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还是要有度量,才是有智慧。

【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

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的德行可以保几世的子孙?「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古人对这个因果,对这个「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他们了解得很透彻。所以真正爱护后代子孙,一定给他们积福,这是有见识的父母。而不是留一大堆财产,最后让兄弟争产,甚至现在报纸上说告上法庭的都有。所以要有智慧,《三字经》上说「人遗子,金满籯」,人给孩子一大堆财物;「我教子,惟一经」,把伦理道德传给孩子。

宋朝有一个宰相叫王旦,他度量很大,「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就是当宰相。结果当时候有一个大官叫寇准。我们可能可以找个时间大家交流一下中国历史,唐朝过来是宋、元、明、清,这是最近的这几个王朝。其中宋朝文人很多,他们开国的赵匡胤(宋太祖)都是喜欢读书的人,常常在骑马的时候还不放过读书的机会,又尊重读书人,就有非常多读书人为他们的国家奋斗、尽忠职守。我们看南宋晚年的时候,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有这么多忠臣,其实也是因为这个朝代对读书人的尊重,这个也是感召来的。而王旦他当宰相,寇准就讲他的坏话,常常讲。结果皇帝听久了以后,有一天就跟王旦说:「寇准常常打你的小报告,讲你的坏话。」诸位朋友,我们刚刚说要会看电影,也要会听故事,是吧?好,你现在是谁?你现在是王旦,你会怎么做?假如是我,我可能会:「拜托!我都做得累得要死了,你还在那边写一大堆。」所以我做不了宰相,而且还这么瘦,人家有宰相度量的都是福德之相。了凡先生讲的,「余福薄」,他自己有自知之明,长得就不像有大福报的样子。而王旦当宰相是非常辛苦的,可是当他听到皇帝说寇准批评他,他马上跟皇帝讲:「皇上,我做宰相这么久了,一定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寇准批评,他是爱国,他希望做得更好。」大家学到了没有?差很多!大家去感受一下,王旦这么说,这个话再传出去,整个朝廷佩服他的度量,寇准听一听也会不好意思。可是假如王旦度量不够大,这么一批评,「好,寇准你给我记住,我非找个机会捅你的漏洞不可」,最后变成什么?变成两个人在那里争,最后变党争都有可能。所以位置愈高的人,你的度量太重要。

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家族兄弟不和,最后打成两派,不相往来,最后家族里面很多人得忧郁症,为什么?那个怨恨一直摆,摆到最后会生病的。还有更傻的人是什么?上一代的恩怨统统降临在下一代的人生里面,让他从小就对这些亲人怨恨,这是最没有智慧的父母,你毁了孩子一生健康的人格。所以人还是要有度量,才是有智慧。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量大福大,能包容,就把宽宏大量传给你的下一代了,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而王旦修养好到什么程度?不讲人家的不是,结果他们家里的人有一天就要试验他,就拿一些粉末,黑的粉末,洒在他的羹汤里面,看他生不生气,度量大到什么程度。结果他就一直吃饭,家里的人问他:「你怎么不喝羹汤?」「今天不想喝。」又有一天,把尘埃洒在饭里,看他吃不吃。他说:「我今天不想吃饭,给我拿粥来。」他就是厚道到不愿意讲人家的不好。结果又有一天,他的儿子跑来跟他讲:「父亲,我们家那个厨房的工人,我们家本来买一斤肉,半斤都被他吃掉了,你看要怎么处罚他?」结果王旦跟他说:「他就吃掉半斤,不然你们到底要吃多少?」「我们一定要一斤才够。」「明天开始我给你们买一斤半,半斤给他吃没关系。」大家想一想,这个事情一传到这个仆人耳朵里面,哪有不感动到流眼泪、改过自新的?所以人首先要学吃亏,不要去扬人家的恶,度量要大。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