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先生效法他,这样每天做那种摄受力愈来愈强,你每天昭告天地,那个诚心愈来愈诚,你起一个念头马上就跟上天交感。结果他的夫人看到自己行的善不够多。
【汝母见所行不多。】
为什么不多?不是她退步了,是他已经当了一个大县的县太爷,他的太太是高贵的夫人,也不能常常出去抛头露面,所以他太太在那里着急,你许了一万件,我现在又做的这么少。
【辄颦蹙曰。】
皱着眉头说。
【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
之前我们还没有当这个县太爷,我一起协助你行善,所以三千善事都能够圆满。可是你这一次许的更多了,三倍多是一万,可是在衙门里又做不了哪些善事。
【何时得圆满乎。】
什么时候才能圆满?古人很憨厚,他给上天发愿,他就想着要赶快做到、赶快做到不能拖。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
了凡先生他太太在那里忧愁的时候,他晚上做梦,结果他梦见神人,他就告诉他这件事。
【余言善事难完之故。】
这一万件我们好像很难完成。梦中:
【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只是减少宝坻县的租税,你一万件善事就圆满了。结果他梦醒了以后就想这件事。
【盖宝坻之田。】
宝坻的田税本来是:
【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
我把它做了一个调整。
【减至一分四厘六毫。】
还减了不少。
【委有此事。】
这个『委』就是实在是有这件事。
【心颇惊疑。】
他心里就很惊讶,神怎么会知道他的事?还是有点半信半疑。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
幻余禅师刚好从五台山到了他们那里。
【余以梦告之。】
他请教法师,梦是这个情况。
【且问此事宜信否。】
这件事真的是真实的吗?
【师曰。善心真切。】
你的善是非常纯一、至诚的。
【即一行可当万善。】
你是至诚的,它就不能用数量去算了,那一行可当万善。
【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况且你一减粮,你整个县的老百姓都受益,那不是万善吗?从理上讲,真心它是无量的;从事上讲,受到利益的百姓确实是超过万人了。所以他听了之后满欢喜的,而且你看上天很慈悲,在他有疑惑的时候给他信心。大家在学习传统文化,有没有作梦梦到孔老夫子给你摸摸头?再接再厉,这个都是好的感应。
【吾即捐俸银。】
他把他的薪水捐出来。
【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让法师带回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在山西;峨眉山在四川,是普贤菩萨;东边普陀山,观音菩萨;在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这个是讲到了文殊的五台山,供养出家的法师一万人,然后做回向。因为这法师都是在代佛教化众生,这个也是值得我们供养的福田。当然这个时代其实要行善,比方好的电视节目它一放可能上百万人受益。假如是在我们这个大陆(国内),你在中央台那可能覆盖面是几千甚至上亿,又是这些好的伦理道德教育,那个功德就无量。所以演艺圈的人他唱一首好歌,那个功德都很大;他唱一首不好的歌,罪业都很大。接着我们看,他又提到另外一件事情。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
孔先生算他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半夜),当寿终正寝,可是他并没有为自己求过寿命。
【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
五十三岁的时候竟然没有生病,没有灾祸。
【今六十九矣。】
他写《了凡四训》的时候,他已经延寿了十六年,他最后是延寿了二十一年,活到七十四岁。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