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外在的东西都带不走,只有自己的灵性、智慧带得走。

凡有财有势者。】

有钱财、有地位的人。

【其立德皆易。】

有地位的人影响的人群多,他有一个善的行为,他有一个善的决策受益的百姓就多。就像袁了凡先生在当县长,那个县很大,他一个政策减税收,受益的百姓就可能是成千上万,所以『立德皆易』,积德行善比较容易。

【易而不为。】

容易而不去做。

【是为自暴。】

那就自暴自弃了。为什么是自暴自弃?他看到人家贫穷苦难坐视不管,他的良心已经被自私、被欲望给障碍了,那当然是自暴自弃。所以俗话常讲「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得了以后要再舍。因为钱是「通货」,「通」要让它流动,它不流动,所以叫「有水斯有财」,水会流动,跟钱也要流动一样,假如水不流动,它就会发臭,钱不流动会怎么样?「积财丧道」。积了钱财伤了自己的仁道,最后变成什么?守财奴,那当然就自暴自弃了。而且自己很吝啬,吝啬的人一定生奢侈的子孙,这个叫人算不如天算。所以「鄙啬之人」,就是很吝啬的人,「必生奢男」,这个都是因果的循环。

在民国初年,曾国藩先生的外孙叫聂云台先生,他写了一本书,大家应该听书名就很有兴趣,叫《保富法》,怎么保持财富的方法。你们回去上网就抓得到了。大家希不希望保持财富?你们都乐天知命不简单,果然是学了《了凡四训》的人,不用强求,「命由我作」。保持财富的方法,他里面举到很多,因为他住在上海,那个富可敌国的人他见了不少,其中有一个姓周的大富翁。从清朝到民国,他的财产有多少?三千万大洋,三千万大洋假如依现在的马币算应该是多少?那不得了,大洋,一个大洋可以买很多东西,他三千万大洋。他说,我留住财物的方法,就是只要钱进我的口袋谁也拿不走。他觉得他厉害,他这么积了钱财。其实坦白讲,他是痴福,他愚痴!他祖先留了很大的福给他,他不明理,他有十个子孙,三千万分成十份每个人三百万,结果不到几十年他这十个子孙全部钱财完全败光,甚至有人没有立锥之地,连生活都困难,这个都是真实的,聂云台先生看到的结果。所以「积财丧道」是真的不是假的。

人这一生要了解到,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你们有没有看过,哪个人死了把钱带走了?有些子孙还拿个金子塞在……真是!这个不读书之过。这样能干什么?所以人真正能看到人生什么是最重要,什么是比较不重要的,这个轻重缓急你能看得懂,你的人生跟一般的人经营绝对格局不同。

诸位长辈、朋友,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带得走的东西。你的人生假如能先看到最后一刻,你再来经营人生感觉就不一样了。人就是忙忙碌碌、忙忙碌碌,然后忙到什么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他,你还剩下三个月的命,他才想到死这个问题了。其实我们看人生最后一刻,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有一样,他当大官或者是乞丐都一样,最后一刻什么?喘气,是不是?对,最后一口气吸不来了不就走了?两手两脚一瘫就没了。什么带走了?连身体都没带走,身外之物带得走吗?所以人几十年,就忙那个根本带不走的东西,不是很冤枉吗?忙到最后患得患失,人到老的时候斤斤计较,一块一毛都不拔,看人家有钱羡慕得要死,看人家子孙当官了每天在那里唠叨:「人家一个月赚一万马币!」那你看多苦,连临终在医院里还抓一把钱,他安心。所以人看到最后一刻,外在的东西都带不走,只有自己的灵性、智慧带得走,你的人生格局就不一样。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