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里最后讲到,这样的人可以算是孝顺了。所以也代表这一段话可以判断、看出一个人孝不孝顺。我们看第一句讲到的,『父在观其志』,他父亲还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心态、他的心志状况。比方他很多事情不会自作主张,一定会向他的父亲禀告,以示尊重,敬禀。而且他这个心境会顺承父亲,父亲很多对的、好的,他都会顺承,然后去实践。父亲有不对的地方他会去劝谏。他有这样的心境,可以观察得出来,他是个孝顺的人。我们一开始讲到,处处恭敬,然后禀报他的父亲,他不会自作主张。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德育古鉴》二十八页。「顾态」,这一位孝子,「性至孝。父娶妾」,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妾,「生二子,钟爱之」,他不会嫉妒这两个弟弟,他父亲亲生的孩子,他也是尽他一个兄长,尽心尽力去爱护。「态每岁束修」,每一年的束修,就是他教书,然后这些学生的家长给他的供养叫束修。束修的典故,在孔子教学当中,每一次学生来拜师,会拿束修过来。我们跟朋友讲,说孔子教学是不收费的。结果他们就很激动,「哪不收费,要束修?」这个心境不妥,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个束修是礼节,不是说孔子一定要有条件才教,孔子是坚持那一分恭敬的礼,而不是说一定要有钱、有这个东西才教。我们以这种心去理解圣人很不妥当。有一些学生虽然拿了几串干肉,束修来了,家里没钱,孔子还扛米去给他,这么爱护学生,怎么可能会去跟学生谈条件的?这个束修背后是一种师道的表现,恭敬老师的意思。所以,「悉以奉父」,他每一次拿到这个束修,他一定给他的父亲。
庚子年春天,「馆于张氏」,他到这个张氏来教书。「赴馆之日,张知其孝行」,这一户人家的家长知道他很有孝行,一次就把一年的修金「送之」,给老师的供养就给他了。「告以:今日之银」,我今天给你的银两,「公父未知也」,你父亲不知道,刚好我们这里,「此间有田欲售」,你可以拿着这个银两买这个地,然后等到秋天到了,你再拿这个租地的租金,又可以多得一些租金的钱。这个家长在帮他出主意,反正你一年以后再把这个钱拿给你父亲就好了,你现在还可以去买块地,还可以收租金。结果,顾态曰,「不可,岂可为几石米易其心」,怎么可以为了多收几石米而改变了我对父亲那一分存心?他就是,只要有钱了,绝不私藏,赶紧交给他的父亲。所以古代人都是时时守住这一颗心,我要对得起我的良心,不能做出我良心不安的事,不然我这一生都会很难过。「且欺吾父哉?」这样好像在心理上不尊敬父亲,还有点欺瞒他了,不告诉他。所以最后他还是拿着去献给他的父亲了,并没有去买地。「生子际明,少年进士」,他的儿子很年轻就考上进士了,而且还做到翰林,像这种大学士,很有成就,很高的位子。
这个故事让我们感觉到,他对他的父亲非常的恭敬,绝不会做出一些不告诉他父亲的话。所以大家想一想,这一分存心,「福田心耕」,有恩田,又有恭敬,敬田,所以他的后代很有福气。现在的人往往不看这一颗存心,只想到眼前之利,看起来很会算,事实上会不会算?他们忘了一句话,叫「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天也是自己的良心、孝心。而且现在人特别会算这些小利,反而他生出来的孩子比他还会计较,最后反而家产都被这些孩子给算走了。
所以这里我们举到的,父亲在的时候看他这些态度。其中有一个态度是父亲不对的时候懂得劝谏。这里,「里仁第四」,《论语》的「里仁第四」里面有提到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里提到侍奉父母,这个几谏,谏是劝谏父母,而这个几字就是,父母的行为有不对的征兆显现出来了就要劝了,不能等父母养成很不好的行为的时候才劝,那就很难劝了。所以这个都是很体恤、体贴,防微杜渐。父母有一些不好的征状出现的时候就赶紧劝,而且劝的时候,见到父母的心境不能够接受,「不从」,不要硬劝,赶紧停下来,「谏不入,悦复谏」,是等高兴的时候再劝,不要硬劝。心都是很柔软的。而且,劝了一次、劝了两次,没有听,劝了几次,没有听,对父母的恭敬态度丝毫没有变。不能劝了两次,在那里跺脚,「气死我了,都不听,真是的」,那这个心态就不对了。「又敬」,不违逆父母,「劳而不怨」,这个劳就是再找机会再劝,尽心竭力。也是很辛劳,但是绝没有任何埋怨父母的存心,一心一意只想着父母好,让父母能够改过回来。所以这个纯孝不掺杂这些情绪在其中。这个是「父在观其志」,他懂不懂得事事恭敬、禀报,懂不懂得顺承父母的善,去效法、学习,懂不懂得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去劝谏。
『父没观其行』,父亲去世了,观察他的行为。观察他什么行为?他能不能「事死者,如事生」?假如他父亲去世了,他态度马上变了,他那个孝一定是假的。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父母去世了,还没有安葬,孩子就在争财产了。那一看就是,这个是不忠不孝了。所以观察他能不能「事死者,如事生」。尤其,比方说他们家庭是有做一些事业的,甚至于他是一个国君或者是一个大夫,一个大的家庭,那他的父亲之前一定有很多的政策,怎么来治理他的国家,治理他的家族。假如今天他父亲刚走,他马上,「我爸以前那一些都不对,全改」,那这个他对他父亲还是不够恭敬。所以对于父亲对的、好的,不改;然后没有所谓对跟不对的做法,他也不改。为什么?因为他还思念着他的父亲,看到那些做法,甚至于看到家里的那些摆设,那都是他父亲在的时候这么放的,他父亲在的时候这么做的,他绝对没有心要去动这些东西,反而看到这些让他缅怀他的父亲。所以他不会去乱改他父亲以前的做法。这可以看出他,虽然父亲不在了,二年、三年都还在怀念父亲。
文章摘录自《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