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讲话要分场合和时机。

讲话的方式讲完了,接着看时机。这个时机当中,孔子在《论语》当中提了很多。「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个在「雍也篇」,「雍也第六」。这个人的程度在中等以上,你可以讲再高一点没有关系;但是他的程度是以下的,你跟他讲上,这时机就不是很妥当了,他很难理解。甚至于说实在的,很多时候,他所经历的事情、体悟的事情还不到,有些他也听不懂。所以有俗话讲了,「养儿方知父母恩」,他有一些经历以后再跟他提,他反而是比较能接受。他都体会不到了,你一直讲一直讲,他就觉得很啰嗦。再来,《论语》讲到的,君子「信而后谏」,建立了信任以后再劝,还没有相信的时候就劝,对方觉得你跟他交情还不够,还批评他,他会以为你看他不顺眼,在毁谤他。这个也是很重要,所谓「交浅不言深」。

再来,讲话的时机也要察言观色,「时然后言」,时机对了再讲。我们不能一开口都让当下的那个气氛很尴尬,这个就不是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讲话时机点很对,讲的内容很得体,人家听了舒服,人不厌其言。「悦复谏」,这个「悦」字也是时机点。再来,在这个劝的时机,还有一点,就是假如我们劝没有用,可以请他能听进去的人去劝。有时候劝人,你不能执着一定要自己去劝。你观察了,他特别佩服哪个人,让他去劝,反而比我们更好,这时候也不要执着。

那现在我们修行,就怕什么?「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好的,可是好的道理不可太过。怎么说?就心偏掉了。团体里面、家庭里面有人错了都不讲,不讲的时候,当事人不知道他错,他会一错再错。甚至于久了以后,他觉得是非都分不清楚了。所以这个「不见世间过」是绝不把别人错误的行为放在心上,甚至于去指责、批评,没有这个心。但是看到别人有错了,就是「善相劝」,就是怎么「谏使更」,这就对了。不然团体里面老实话都没人讲,事情办坏了也不检讨了,「不见世间过」,那这个团体里就没正气了,就没有去改进。一个团体没有正气,又不常常针对事情检讨问题,再提升,那不是愈学愈退步吗?那这个时候怎么对得起大众的信任?所以「不见世间过」是绝对不要再增加是非对立,但是要规劝。

所以有时候,比方同仁、朋友来跟你讲,那个人的情况怎么样,他的动机是要一起来协助那个人。但你要协助一个人,要清楚他的问题,你才好帮他,是吧?所以这个时候,在讨论的时候,是不是见世间过?是不是在搞是非人我?不是,那要了解情况你才好帮忙。但是绝对不去扬当事人的不好,只要去扬了,绝对是错的。探讨好了,我们怎么样协助他,「你去劝劝他,他比较不听我的,比较听你的」,那都是为对方好的心,这个就不是「见世间过」了。

我们很冷静来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现在都是成年,成人,成人要看自己问题容不容易?不容易。所以家庭、团体假如还没有形成「善相劝」,能够直心的去劝告对方哪里不足,那真的,到最后会大家都不知道是非是什么、对错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了。所以不能学得到最后都偏了,变执着了,就不好了。不能修到最后就是要修个样子给人看,「我都不见世间过,我从不批评别人」,修成这样,都叫看起来是个好人,事实上很爱面子。为什么?要别人觉得他是好人不是爱面子吗?真修行人是做对的事情,人家批评误会了,他都「人不知而不愠」,才对了。

而且有时候,现在帮一个人,可能他还误解你,他还看你不顺眼,可能他要三年以后才感谢你。劝不劝?你们有点犹豫。真是这样。不要说别的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护、劝导,他多久才明白?有时候要十五年。多少年以后才知道,原来爸爸妈妈为我好。所以这个年代要当好人不容易,要真的是用心良苦,人家不理解,还指责你,还骂你,你还能一如既往的对他,就对了。这样才是受持《论语》「人不知而不愠」。

孔子这里又讲到时机点了,叫「可与言」,可以跟他讲了,但是我们却没有掌握,「而不与之言」,他已经信任你了,时机可以讲了,你还不讲,这样就对不起人,「失人」。时机还没到,「不可与言」,却急着要跟他讲,「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就讲错话了,「失言」。孔子说,「知者」,有智慧的人,「不失人」,不对不住人,不对不起人,「亦不失言」,也不会讲错话。

文章摘录自《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