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断恶积善 / 文章
时时对照经典,谨慎要求自己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首先就是我们时时对照经典,这个在好几部经里面都有讲到。比方《中庸》讲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比方《孝经》里面讲到的,“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那他一言一行都是先对照圣贤的教诲、榜样,等到他习惯了,一言一行都跟经典相应,他就成自然了。“口无择言,身无择行”,他怎么讲,都跟圣贤的经典相应;“言满天下无口过”,他怎么讲,都不会犯过失;“行满天下无怨恶”,他怎么做,都能让人如沐春风,不会跟人家结怨仇。但是他的前提是老实听话,最后才能有这样的功夫。你看我们没有这个警觉性,一松懈了,讲出来的话,可能就是以前的习气了。
 
    一开始,谨慎对照要求自己还是必要的。包含《孝经》里面讲的,“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这个都是要求自己每一个行为要能为人做榜样,不跟经典相应,怎么达到这个境界呢?《中庸》里面讲的,“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一言一行要想到给后世做法则,对你的后代,要有这个精神。以前的人都懂,以前长辈之间、大家族不能给孩子做不好的榜样,不能给晚辈带坏头,都有这样的认知。现在人缺乏这种责任感,“没关系,不会怎么样”,其实都给孩子很多不好的示范,自己都不知道。
 
    那刚刚王学长讲到说,要这样要求自己,感觉现在听到人家称赞,反而不高兴了、难过了,是不是这样?不高兴跟难过,也是烦恼。所以大家要注意一个重点,过与不及都不好,要循《中庸》,要念念在正念当中,你不高兴了,不是正念。人家肯定我们,我们接纳人家的好意,我不能让肯定我的人失望,所有的肯定都变成鞭策我们的力量,这样转,就更有力量。我们能很清楚自己,“闻过欣”,受宠若惊,这个是很好的,自己有这个觉照,不能被这些赞叹增长了自己的傲慢,有这个觉醒非常好。不然人家称赞我们是一片好意,我们马上那种情绪反应过来了,可能对方都不知所措。所以我们要能领受他的好意,然后:“谢谢你的肯定,谢谢你的鼓励,不过我还有很多地方不足,你以后看到我有什么不足,还要多提醒我、多鞭策我。”你领受了他的好意,同时也是希望对方也能不是只有讲我们好的部分,还能他觉得我们有哪里不足多提醒我们,形成我们同仁之间,都能“善相劝,德皆建”的风气,这样就很好。
 
    人的心,总是时时要懂得体恤得到别人的心意;体恤不到别人的心意,有时候就会变成什么?执着自己有没有依教奉行,体会不到人家当时候的心意了,这样就可能有些地方就不近人情了。你比方说,人家给你称赞,“哎哎哎,别称赞我,别称赞我,蔡老师说不能称赞。”那麻烦了,你连我都出卖了。
 
    你看我们好像学了都很紧张,学习其实要很放松,用心去感悟,就能从每一件事情当中,慢慢调整到一个适中的心态,中庸之道。过与不及,其实在一开始都很正常,但是常常问自己,这样的态度对自己有帮助吗?应该怎么样去对待更好?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41005i.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