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定省温凊。出告反面。

礼之用。和为贵。】

『礼』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又能达到和谐,那是最可贵的。而这个礼其实都是调剂人情,礼尚往来,人情的这些相处、相交,礼教都有一些规范在里面。虽然『和为贵』,人与人这种和谐很可贵,但是: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就是为了调和,为了和谐,而不以礼来约束,还是行不长久,还是不是很妥当。比方我们顾及人情,然后把团体的规矩破坏了,这样可以吗?顺着人情,最后都是把规矩破了。比方说我们是做领导的人,服务他人都要团体来配合,你这个领导者常常卖人情,底下的人办事难度就很高了,你一个没问题、没问题,就把他们给累死了。领导者也要尊重体恤底下的人,不能当领导了就不恭敬人,那不行。或者你常常走后门,这『不以礼节之』,没规矩了。其实说实在的,不以礼来做事情,谁都没有得到利益,好像看起来眼前给了他点方便了,他真的得利了吗?你给他方便,他很高兴,「你真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他真得利益了吗?你不守规矩、不守礼给他方便,他以后就觉得这么做没问题,他就尽走后门。其实你是害了他,然后又让自己团体的人不好做事。

所以说『亦不可行』,不能过到人情上不守规矩、不守礼;但也不能守规矩到不体恤人心,你说「规矩就是这样,没得说」。人家跟我们讲两句,马上就被我们骂回去了,看起来很有原则,但是这种人情的柔软度不够,这样得罪人就会比较常发生。而且假如我们常得罪人,可能也会造成别人对我们的团体,甚至我们的上司有看法,这个我们要敏感。比方我们发脾气,我们对人比较凶、比较傲慢,「德有伤,贻亲羞」。所以虽然有原则,但是要体恤人情,要有耐性去给人家说明清楚,这样其实不一定对你有好处,不一定对当事人有好处,反而遵守了规矩对他比较好。那我们还是守这个规矩,不过在我的范围之内,我还能帮你些什么?你没有破坏规矩,但对方觉得你这个人很有人情味,你尽力为我想了,这样就比较圆融。没有破坏规矩,可是你笑着对他,你还尽力协助他一些事情。所以人处事做到仁至义尽,又不破坏规矩,这个很重要。接下来,我们这一段讲到五伦都在礼当中:

【上则优赐有加。下则鞠躬尽瘁。礼行于君臣矣。】

『优赐』就是赏赐、关怀,『有加』,当然这个「有加」是非常细心体恤,然后看到下属的付出,肯定嘉奖,恩赐有加。而这样的领导者,其实都是没把下属的付出当作应该的,反而都是很珍惜、很感恩他们,然后很关心他们,觉得这个是道义之交,关心他的身心,关心他的家庭,所以「优赐有加」。『下则鞠躬尽瘁』,这个「鞠躬尽瘁」就是恭敬谨慎,尽心尽忠,回报这个恩德,这个知遇之恩。这个做得最好的诸葛孔明先生,做到了下则鞠躬尽瘁。『礼行于君臣矣』,这个要做到尽瘁,其实还是要真心、忠心、不变心。大家一听到不变心好像挺严重的,我们是不是不变心的人?我们会不会变心?其实我们的心一天不知道变几次!下属的尽忠,时时想着不可以给国家、团体、领导丢脸蒙羞。而《孝经》里面,「事君章」那一段话特别精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在朝廷当中尽心尽力提醒他的君上、领导者,回到家里还在那里想,君上还有哪些不足,我怎么善巧方便再提醒、协助他,退思补过。「将顺其美」,领导者好的理念尽心尽力成就;「匡救其恶」,要劝告调整他不妥当的地方。整段话强调的一点,不变心,都是什么心?一心一意只想着如何成就君上、领导者,他没有其他念头,这是义,道义之交。

所以人对每一个人,其实每一个亲戚朋友、君臣关系,都应该是这个态度。不能说今天亲人做了哪件事,我不高兴,好,那我不理他。有这个态度,那都是变心的人,不是真心,不是真爱,都是意气用事,都是谈条件,他对我怎样,我才会对他怎样;他都不对我好,我也懒得理他,这种心态都是利益之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常常都是想着他要先对我怎样,那叫小人,只想到自私自利。我们愿不愿意做小人?不愿意。有志气!新年新希望,今年真做君子,不做小人。从哪里下手?不变心,一心一意就是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好,就对了。那说保持不了怎么办?继续保持。然后要把那个保持不了,干扰你的念头要把它放下,那个念头里面可能有贪心,可能有傲慢,可能有瞋恚,可能有怀疑,贪瞋痴慢那个就是烦恼贼。我们为什么这个心变了?就是认贼作父造成的。现在把这个贼都抓住了,就可以恢复不变心,恢复真心,「礼行于君臣矣」。

【定省温凊。出告反面。】

这都是为人子的规矩,晨昏定省、冬温夏凊、出告反面,这虽然举的是生活的礼节细节,但大的道理都离不开生活细节。所以:

【礼行于父子矣。】

由于这些生活的细节,都能做到对父母的体恤跟恭敬,更大的事那就不用说了,就能做到。但那种大的气节都是在小地方培养出来的,一个人连在这些小细节都对他父亲不恭敬,那他面对大的事情还会为父母着想吗?我们刚刚讲到《史记》,司马迁先生完成这本巨作,也是在『礼行于父子矣』。「父母命,行勿懒」,司马迁先生的父亲是史官。我们翻回来《古文读本》四十二页,司马迁先生字子长,他的父亲是司马谈,也是做史官。很有意思是司马迁的祖先就是周朝的太史,这个有血统,有这种家族的承传。我们古代,其实很注重家学,为什么?因为他有那个家庭背景,他的积累才厚。有句俗话讲,你要去看一个中医,他们家要三代都是中医,你比较保险给他看。假如他才开始学,而且才刚学半年,你给不给他看?不给还是给?给,不然他就没学习的机会了。但是有一个前提,前提是这个医生统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都是依照《黄帝内经》、《千金方》这些经论给你开的,他不会偏差太多。但不一定很准,因为那个准里面还要积累很多经验。所以那个三代都是中医,他可能从小二、三岁就在那里看他爷爷看病,他父亲怎么看病,积累很多宝贵的经验。

文章摘录自《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