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曰。仁者。人也。】
『仁』的精神,这个『人也』是能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
【义者。我也。谓仁必及人。】
仁慈,必想到他人。
【义必由中断制也。】
讲到『义』,必从自己的心来判断该不该做。不该做自己做了,这个我就堕落了,就不美了,就不善了。有时候违背道义,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一生就毁了,不能成就自己了。所以这个标准是不可须臾离也。该做的,再怎么困难,义无反顾去做。所以古人有句话叫「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这都是义的表现。面临财物,不应该拿的,绝不苟且。这样的教诲,其实在我们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当中,很少能熏习到。尤其社会又是功利思想,我们在这个大环境当中,自私自利也无形当中增长。假如从小都是受这些教诲,我们整个威仪很不同。
有一个人做人做得不好,其实人生就是学习,学得好升级,学得不好留级,学得太差降级,这个仁兄他学得太差了,阎罗王就判他:你没有做人的资格,你五常都做不好,降级,你只能做畜生。他为什么五常做不好?他特别自私、贪心,所以他得降级。结果阎罗王判他降级做畜生,他还主动提出要求说:阎罗王能不能让我做母狗?阎罗王很纳闷:这么多畜生可以做,你为什么要做母狗?他说:我曾经看人家写过一句话,说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所以你看人的习性难去掉,连到阎罗王面前还没有反省,还是自私。不过,他主要还有一个原因,是书读得不够多,字看错了,把「毋」看成「母」了。所以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很多启示,人有时候严重的习性,得要下功夫才行!
而这两句,其实就是凸显了我们古圣先贤处世,面对再大的诱惑,甚至再大的威势、威胁,绝不动摇做人的标准、做人的道义。所以孟子讲:「富贵不能淫」,就是临财毋苟得;「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临难毋苟免,这个才叫大丈夫。而人像大丈夫,这一生道德学问就能成就。就像文天祥先生,他尽心尽力复国,虽然失败了,他也是不畏生死,从容就义。他在赴刑场的时候,在他的衣带上面写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从今以后,我毫无愧对任何的人,因为他已经尽力了,为了整个国家,他已经仁至义尽了。所以义是我们判断任何事情的标准。
文章摘录自《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