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详解

  蔡礼旭老师解读: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所谓言多必失,话确实不可以滔滔不绝。因为你滔滔不绝,很多话还没有思考清楚就怎么样?可能就说出去了。结果一出去就怎么样?收不回来。所以夫子才说「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所以言语也要谨慎。在《易经》里面有提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众」。吉祥的人言语怎么样?少,急躁的人言语很多,因为你看一个人滔滔不绝,他的心安不安?不安,很急躁,很没安全感。当一个人处於这样的心境就很容易说错话、很容易得罪人。那你心乱,俗话说「祸不单行」,那都是心没有主宰,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犯过失,所以心要能静得下来。当言语少的时候心就比较平和,人心一平和,对於所处的环境、所发生的事就可以明白清楚去观察、去观照,就不容易出差错。
  诸位朋友,不要听完这一段之后,回去都不讲话。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像我从小就很热心,然后后面再加两个字「过头」。所以一看到别人不用功念书,我就霹雳啪喇在旁边跟他讲,他已经听了头都快怎么样?都快晕了,我们又没有敏感度,要适可而止。在念高中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有交女朋友,我都没有交女朋友。为什么?因为那些同学都不喜欢讲话,然后脸看起来就很酷。很酷,好像就容易交到女朋友。所以我就开始装酷也不讲话,一天都不要讲。结果我想说要坚持一段时间,后来坚持一天以后,我说:还是算了罢!人还是要当自己好。
  当别人真正需要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引导他,去规劝他。但是时机不成熟的时候,确实也不要讲太多,可能会让人生烦恼。所以这个进退之间,缘分的成熟与否,这也不是用讲可以讲清楚,还要诸位朋友自己去累积经验。那可以用孟夫子一个方法,叫「观其眸子」,比方说你跟他谈《弟子规》很重要,然后举了几句经文「置冠服,有定位」,这对你孩子做事的能力有直接相关。你这么一讲,他的眼睛就放光,发亮了。那你要不要说:好,今天就讲五分钟就好,我回去了。这样好不好?这样就没有随缘。当缘分成熟,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另外一个人你跟他讲了,讲了五分钟,他眼光呆滞,你要不要再讲两个小时?要不要?那就太攀缘。所以时时刻刻观察缘分的状态,缘分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假如我们学经文都学成静态,那就学呆了。
  「话说多,不如少」。所以多话不如少话,但是一讲话就一定要是好话,都是可以利益别人。所谓讲利益语、讲柔软语,让人家听了很舒服;要讲诚实语,要讲智慧语,成就别人。有一次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接到的时候哭哭啼啼,就听到她说她先生有诸多的不是,一一把十大罪状都列出来。等她讲完,情绪稍为比较缓和,我就跟她说:我说你都已经有小孩了,家庭要好好把它经营好。在家庭生活当中,你要抓住一个态度,所有的人怎么做那是他的事,你要先拉回来,他对不对那是他的事,我对不对那最重要。所以先不要去看先生的不是,要先看自己,我当太太有没有当好?我当妈妈有没有当好?我当媳妇有没有尽力?假如我们都没做好,还去说别人,那跟别人是一般见识,那我们哪有资格还在这里生气骂他?我们不是跟他一样?那骂他不就是骂自己,对不对?你骂他就是因为他没尽责任,可是我们也没尽。
  所以当一个人能够回到先从自己检讨起,心就平息许多。由於那一分平息,由於那一分尽责,慢慢就会让先生生起惭愧之心。所以人,现在往往很多家庭情况都愈来愈复杂、愈严重,往往都是遇到情况意气用事,他这样,我也敢,都用那种报复,结果家庭毁了,孩子也遭殃,所以我们要理智应事。我讲完以后,我这个朋友她就说:蔡老师,我打电话给你以前,已经打给我好几个朋友(我这个同事也都是打给女的朋友),她们的答案都跟你不一样,她们都说非常的时期一定要用非常的手段。她们都不了解,我们古语说「宁拆十座桥,不破一桩婚」,桥断了还可以建,婚姻假如破裂了,破镜怎么样?很难重圆,那碎片捡起来都合不回去。所以言语要谨慎。到时候你给她建议这样的男人跟他离婚。到时候她意气用事离完了,后悔了,她三不五时打电话来:都是你害的!我看你这一辈子都会觉得很难受,又看到她的小孩,等她的小孩说:都是你害的。你可能每天睡觉都睡不好。
  所以我们与人交谈,一定要抓住一个原则,你抓住这个原则,你的朋友一定会把你当知己看。什么原则?只要跟朋友谈天,谈到家庭工作的事,一定让他自我反省。当你都引导他往自己身上找问题,那才能真正化解。而往往他在反省当中,情绪就能够平和下来。所以不管他有没有照你的话做,假如他没有照你的话做,一段时间之后他会说你讲得很对。假如他真正有照你的话去做,他会到你面前来谢谢你,让我没有意气用事。甚至於他的太太也来谢谢你,都有可能。
  所以我们抓住这个原则,因为人与人在言谈,往往很容易受情绪感染,情绪影响。但是可要切记,不可听片面之词,不可听一面之词。你相不相信夫妻吵架讲出来的版本几乎是什么?完全两边,那谁对?一定有一个事实真相。人往往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所以你不能听先生这么讲,你就被先生的话、言语给你影响,就对他的太太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这样就失去客观。所以你听归听,也要从中去分辨哪些话是对的,哪些话是错的。然后在叙述当中,你就告诉他,你太太这样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这句话好不好用?他才会冷静。他太太今天发脾气,可能只是导火线,那一股怨气已经积累了多久他都不知道,他只在那里气半天:她怎么可以骂我?他不了解这一口气背后已经凝聚了多久的能量,所以你这么引导他原因在哪?他才能设身处地为对方著想。所以以和为贵,与人交谈绝对不可再制造纷争、制造纠纷。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所以事实如此,我们就直接讲出来,绝对不可以再去找藉口,绝对不可以再去掩过饰非。比方说,我们答应爸爸,答应妈妈买什么东西。结果一进门,妈妈说:酱油?我们一定要马上怎么样?对不起,我错了。那个「我错了」好不好讲?好讲。你久没讲就很难讲。所以只要我们有过失,没有守信,一定要当场道歉,对方也会觉得比较能接受。假如这个时候你又说,我最近很忙,又忙什么、忙什么,还解释一大堆,愈解释人家心里愈不舒服。所以「惟其是,勿佞巧」。

 

 

  周泳杉老师解读: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我們先看到這裡。這四個段落,這四段話講的就是四種言語的態度,守住這四種言語的態度我們稱它為信。大家注意,這個信是一個會意字,旁邊一個「人」,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言」,我們講人言為信。用現在的白話文來講,叫做人話,信是什麼?這個人講的是人話。換句話說,如果違背了這四條,這個人講的是不是人話?不是人話,很多人講「這個人不講人話」,那這個人講什麼話?講鬼話,鬼話連篇。他既然講鬼話,那他能算人嗎?所以你看信這一個字,一看到這個字我們就提起高度的警覺,為什麼?因為我們還想當人,不要不把自己當人看,那確實對自己是很大的侮辱。所以他守住這四條。
  第一條戒妄語,『信為先』,不是騙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戒妄語,他不願意說騙人的話,不願意說這個話。所以我們看,司馬溫公曾經說到,他說我一生沒有什麼超過別人的,沒有,如果說你說我一生有什麼過人之處,他說沒有,但是有一條,沒有愧對自己,就是我盡這一生所做的任何事情,沒有不可以對別人說的,我沒有辜負過任何人。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他的學生就請教司馬溫公,他的學生劉安世請教司馬光先生,他就講,他說我們人一生要修養德行要從哪裡開始做起?司馬溫公就告訴他,從不妄語開始做,從不妄語這一條開始守,一個人的德行就開始慢慢增長,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條。
  第二條『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這個告訴我們,說話不在多,話不在多,在什麼?在於利益聽話的人,在利益交談的對方,在利益他,不在多。再來下面,「惟其是,勿佞巧」,告訴我們什麼呢?要就事論事,不在說話多麼的動聽,多麼的美妙,不在這裡,換句話說,就是真誠,不是耍嘴皮子,不是講求言語的美麗、言辭的豐富,不是這個,不是的。所以這裡上面寫「戒綺語」,這個綺是什麼?其實這個綺,我們知道這個布,比較貴重的布它繡的這個花邊都很漂亮,那個花邊就是這個綺,這個綺就是花邊,就是那個很好的布料的花邊。所以綺語就是指的花言巧語,就是我們孔老夫子說的巧言,巧言利口,指的就是這個,把話說得天花亂墜。那問題來了,話說得天花亂墜好不好?不一定,為什麼?其實如果這個人他是講利益眾生的言語,那綺語也沒有關係。可是往往講綺語的人不是這個存心,佞巧的人不是這個存心,他是什麼存心?他是採取欺騙或者是蒙蔽,或者是要操控別人的這個動機,都有這些動機存在,想要騙取別人的稱讚還有名利,都有這些動機。換句話說,我們學這一句話一定還是要從根本裡面去學,再問我們自己,有沒有欺騙別人的動機,從這裡學。如果我們是一片真誠,那麼還要注重我們的什麼?修辭,為什麼?希望別人在聽我們這一片真誠之語的時候也能夠不要產生誤解,這就不是綺語了。所以這一條很重要。但是我們現在社會上很容易犯這一條,怎麼說?我們打開電視,很多綜藝節目就犯了這一條,這個我們要遠離。
  「話說多,不如少」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一個人寡言很重要。《易經》裡面告訴我們,「吉人之辭寡」,吉人,就是那個吉祥的吉,這個人很吉祥,什麼意思?這個人事業成功、家庭美滿、身體健康,這個人吉祥。吉祥的人他的特徵是什麼?寡言,吉人之辭寡,他的詞彙、他的言語很少。「躁人之辭多」,浮躁的人他表現出來的就是什麼?言語很多,一刻都靜不下來,東家長、西家短。我們從他的言語當中就觀察到他內心的狀態是什麼狀態?浮躁不安,像熾盛的猛火一樣燒個不停,這個從他的言語就看出來。所以古人也說到,他說「人平不語,水平不流」。水到了平地的時候它就不流動,水會流動一定是這個地不平。換句話說,人為什麼會想講話?心不平,不平則鳴。可是心不平,末學告訴大家,對自己傷害很大。中國人的學問修養,修養什麼?心平氣和,修養這個,這是中國的學問,我們要牢牢的記住這個核心。《中庸》裡面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個是修行的綱領。換句話說,七情,一般人放縱七情是走迷惑顛倒的路線,修道人他七情要把它做什麼?做調和。中節,什麼叫做中節?就是七情五欲發出來的時候不過度,最好不發,但是要發要能夠知道中節,中什麼節?禮節,中禮節,節度,有節度。修養到了某一個階段的時候,展現出來的就是心平氣和,那就是「話說多,不如少」。
  下一句,『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個是戒惡口,話不能夠粗暴,我們現在講的言語暴力,不可以,不要從言語當中去傷害別人,從言語當中想佔對方的便宜,這個都傷害自己的德行,傷德了。
  再來,『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這個是戒兩舌。什麼叫兩舌?不是說這個舌頭有兩個,不是的,這兩舌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講挑撥離間,在甲這一個地方講一種話,在乙那個地方又講另外一種話。目的在哪裡?目的在讓甲跟乙兩個人的感情受到影響,分裂他們的情感,中傷他們的情感,這個是兩舌,挑撥離間。大家要了解到,這一個現象也經常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存在,存在在我們生活當中。
  這四種言語的過失都傷害我們的德行,嚴重傷害我們的德行。所謂「禍從口出」,為什麼口會出禍?口不但會出禍,而且會挑起戰爭、爭端,為什麼?因為犯這四種過失。沒有這四種過失這個口講出來的話,我們說口吐蓮花,他吐出來的就是蓮花,為什麼?遠離這四種過失。所以大家就知道,這四種過失嚴重,十分的嚴重。怎麼做到能夠把這四種過失降低?寡言,總一句話,從寡言下手。當然我們下面講到「信道修德」,那個是更深層次的,從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就把虛妄的那一念給止住,這個是更深層次的,但是如果我們要開始修養這四條的時候,唯一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少說話,甚至於可以採取止語。在修行的道場我們可以發一個牌子掛在身上,「止語」,就學止語,這個有莫大的好處。
  這四種言語通常人為什麼會犯?因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為了傷害別人取得自己的利益,這個是他的目的。因此我們如果能夠時時刻刻的把別人放在心裡,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損己利人,也能夠克服或者是降低這四種言語的過失所帶給我們的傷害。
  李夫子在這裡非常提綱挈領的為我們點出言語一定要避免這四種過失,而這四種過失所在之處就沒有道德,我們所有的道德都統統從這個口過當中流失出去了。我們從歷史上來看,往往造這四種口過的人,在歷史裡面我們看到,都是用一種形態來造的,什麼形態?叫讒言。這個讒言,這四種過失往往具足,講讒言。你看讒言裡面有沒有妄語?有,有欺騙人的話;有沒有綺語?有,進讒言的人往往會把話說得很好聽;有沒有惡口?有,因為他在描述某一些事情的時候誇大其辭,往往把惡的東西加油添醋形容出來,而這裡面有惡口;有沒有兩舌?當然有,進讒言就是要把某一方打倒,然後爭取到自己這一方的利益。其實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爭利,爭名爭利,就是為了這個,沒有其他的。所以修道人一定要先從名利下手,把名利這個根給擒住,這個是大根大本。所以讒言我們要避免這一個,自己先不說讒言重要。末學看民國初年有一位高僧的傳記,就是弘一大師,弘一大師有十條自己修養自己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不言他過,不說別人的過失。不說別人的過失,那你怎麼教學?他教學的方法很特殊,他對他的弟子犯過失,他不是不言他過嗎?可是他有一套,弟子犯過失,弘一大師就不吃飯。不吃飯,弟子看他吃飯的時間到了,他坐在那裡不吃飯,弟子就開始懺悔自己,諸弟子們就開始輪流懺悔、改過,這個過他一察覺到之後,弘一大師就開始吃飯。這個方法好,不說人家的過失。一個人當他不說人家的過失的時候,還會進讒言嗎?第一個,首先自己不說過失,不進讒言。
  第二個,不聽讒言,這個功力要非常的深厚,這不是一般的功力。末學告訴大家,古代的帝王,這是顏淵問孔老夫子「為邦」,孔老夫子跟他說,「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前面我們先不講,什麼叫服周之冕?他說周朝的服飾是可以採取的,尤其是周朝的這個帽子,帝王的帽子,冕是帽子,禮帽。這個帽子它是怎麼樣的設計?它在前面有我們叫垂玉這個東西,我們看戲劇不是有幾條這樣垂下來的嗎?然後旁邊有兩個東西叫做黈纊。這個字比較難寫,叫黈纊,這個東西就是兩個黃色的棉,黃棉做的兩個東西就垂在這裡。象徵什麼?這個象徵意義就大了,象徵做一個領導的人,在上位者,你看前面這幾條叫我們不要看得太清楚,旁邊這兩根黃棉花叫我們不要聽得太明白。什麼意思?前面這個告訴我們不要有察查之明,為什麼?水清則無魚,我們的究察非常清楚的話,下面的人不敢做事,綁手綁腳,他不敢做事。換句話說,我們要尊重專業,一個領導人不是什麼都懂的,不是的,他不懂正常。
  你看像丙吉,丙吉他有一次出去,他是漢朝的宰相,出去巡查百姓的民情的時候,結果旁邊有人殺人,當街殺人,丙吉怎麼樣?丙吉沒有過問,丙吉車子就過去了,沒有過問。屬下看了怎麼樣?心裡有疑惑,你是一個政府官員,怎麼那裡當街在殺人,你沒有過問?他沒有過問,他車子就走了,他繼續走。可是走到城外,看到牛在喘氣,居然這個宰相怎麼樣?下來問農夫,問說這個牛牠這樣喘喘多久?農夫就給他據實以報。屬下看到怎麼樣?更加的迷惑,你看宰相問牛不問人,關心牛結果不關心人。屬下就慌了,他就問宰相,您老是怎麼了?殺人你不管,結果牛在喘氣,你居然下去問這個農夫,有點顛倒了吧?丙吉就說不是的,他說在京城殺人了,誰的職責?京兆尹的職責,他有京官可以管,我宰相能不能越權?宰相不能越權。如果我宰相下來管,等一下京官來,他以為這個人是我的親戚,他在辦的時候可能會怎麼樣?偏頗。宰相已經來管這件事情了,那這個事非同小可,就會影響他判案的什麼?公平性。這不是我管轄的範圍,我不能越權,你看,宰相謹守分寸到這個地步。不能察查之明,要不然下面的人綁手綁腳,根本沒辦法做事。我們以為我們關心,其實那個是壓力,根本不是關心,我們自己又不是專業的,結果我們去給人家插一腳,人家還得賣我們面子,其實已經怎麼樣?擾民了,自己都不知道,那這個不行。他說那為什麼你問牛?他說你就有所不知,因為牛這樣的喘氣不是正常的。什麼叫不是正常?就是正常的牛不會這樣喘,換句話說,如果看到牛這樣喘是什麼的徵兆?瘟疫的徵兆。那這就是宰相的職權,這是全國的大事,我看到了牛這樣喘氣的狀況,我下去問,要確定是不是跟瘟疫的前兆吻合,如果吻合,我就要開始採取防疫的措施,全國性防疫的措施。那你看這是不是宰相的職權?是,這是問牛不問人。你看,確實。
  再來,那兩個東西叫什麼?不聽讒言,難!末學告訴大家,難!可是有一條,末學真的覺得這一條只要我們守住,不聽讒言可以做到,哪一條?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這一條守住,末學告訴大家,可以不受讒言的傷害,一定要守得住;換句話說,來跟我們咬耳朵,說那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的,那個人就有問題,他就是是非人。不能不分辨!一個真正有德行、有修養的君子,會說人家的過失嗎?會到處的宣揚別人的過失嗎?不會的。我們後面看到,君子一定是隱惡揚善,一定是這個態度的。所以守住這一條,前面這四條言語的過失,第一個,我們就有警覺性了;第二個,別人在造這四條言語過失的時候,我們不受影響。
  末學告訴大家,真的太重要了,為什麼?孔老夫子說,「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一個經句,這一個經文它是連在一起的,上一句叫「巧言亂德」,下一句叫「小不忍則亂大謀」。末學告訴大家,很多古人的註解沒有把它連起來,連不起來,「巧言亂德」跟「小不忍亂大謀」有什麼關係?雪廬老人採取了一種註解的說法,他說「巧言亂德」,這是指什麼?對方。巧言誰講的,小人講巧言,而小人講巧言,第一個亂自己的德,第二個亂社會大眾的德,敗壞社會大眾的德行,這是指他對方的,說話的那個人。「小不忍則亂大謀」指自己。忍什麼?兩個方面,第一個忍,不受他巧言的誘惑,他說妄語,我能夠知道他在欺騙,要不要拆穿他?不要拆穿他。第一個不受騙,第二個忍,忍什麼?不要拆穿他,第二個忍是忍這個;不是說我知道他在騙我,然後我當他的面就給他下不了台,那不行,那不可以。為什麼不可以?我們後面會講到,「疾之甚,禍且作」,他不接受,他不接受他就跟我們怎麼樣?結怨。那你說你不管嗎?一個君子能不管嗎?不可以,怎麼管?做好的榜樣給他看。再來受他的騙,甘願受騙,久而久之他知道,我在騙他他都知道,而且都沒有拆穿我,這個人的慚愧心就起來了。我甘願受你欺騙。
  我們就了解到,你看這個德有多厚!「小不忍則亂大謀」,忍什麼?忍對方的巧言,忍對方的妄語、綺語,忍對方的兩舌、挑撥離間,還有忍對方的惡口,聞謗不辯、受辱不答,忍,這是第一條忍。第二條忍,不當眾拆穿他,不當眾羞辱他,不當眾用話把他抵回去,不要,第二條忍是忍這個。你看「小不忍」,如果我說我忍不住,下面這一條就出來了,「亂大謀」。什麼叫大謀?修道是大謀,利益社會大眾是大謀。你看,古代有多少君王忍不住讒言,把忠臣給殺了,古代有多少的君王忍不住小人的佞口,而把國家的大政給帶偏了,這不是亂大謀嗎?所以這四條,末學為什麼特別的講這四條,因為這四條關係重大,五倫關係都會因為讒言而搞得天翻地覆,這是真的。蔡老師在四十集的《弟子規》裡面,尤其在這一條也做了很多的發揮,大家有時間可以多參考。因為我們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多說這一條,但是這一條非常的重要。

 

 

  钟茂森博士解读:
  讲话关键是在于说得到位就行,千万不要说太多话,多话很可能是废话,不如少说几句,既省气又避免了说多的过失。往往说话太多了,说走嘴了造成很多过失。甚至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听的人可能被你某句话刺痛心了,甚至对你会有怨恨,怀恨在心。这样结怨往往自己都不晓得。古人讲口是祸福之门,说话如果不留意,往往会招致祸殃。所以孔子提醒我们“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君子呢,表面看他,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他说话不多,寡言沉默,可是往往这种人他有大智慧,他的心能集中,所以他做事行动会很敏捷迅速。往往说话多的人做事会做得慢慢吞吞,所以讲话就求“惟其是,勿佞巧”。说话到位,实事求是就好。千万不要用一些花言巧语来掩饰或者是欺瞒,这些都不好。不仅对人讲话如此,哪怕是自己对自己也不能够用佞巧之心,用这种虚伪、花言巧语自己骗自己,那叫自欺。
  人不可以自欺,更不能欺天地鬼神。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赵阅道,他是个非常正直的人,他每天晚上都必定穿戴很整齐,在他家里烧上一柱香,向天禀告,把自己一天的事情都向上天祷告一次,假如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不敢向上天祷告,那么他自己知道这件事情不对,是违背天理的,是违背良心的,所以他以后就不会再做这个事情。他为人很正直,他做官也非常清廉,曾经在一个地方很多人死于一种传染病,很多人都因为这些瘟疫弄得无家可归。所以他就造了一百艘船,并且发文书给其他的州府各地,说如果家里死了人,一家老小没有办法还乡的,就请他们到他所管辖的地方,他所管辖的地方叫虔州。所以他以这种仁民爱物之心救了很多人。当时是宋仁宗的时候,因为他为人正直,不畏强权,对一些贪赃枉法的人进行弹劾,所以别人称他叫“铁面御史”,他后来也做了大官。这就是他善有善报,他对天说话都非常实事求是,绝对不欺天,不自欺。所以因为他不欺,天对他特别有善报。他最后临终的时候,头脑是清醒的,说起话来言词不乱,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一生都是“惟其是,勿佞巧”的这样说话,因此他到临终时说话非常安定,一点都不乱,最后得了善终。你看真正说话不欺良心,不欺天理,他能够得善终。
  我们念佛人都求临命终时,能够身无病苦,意不颠倒,心不贪恋,能够自在往生。想要这样求呢,在日常当中品行的修持就非常重要。在念佛堂里往往会挂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你看我们这个讲堂的外面就有,提醒我们,话说得多不如少,最好是不说话,所以止语念佛好处很多啊。在深圳有一个道场,一位年轻人30多岁,叫黄忠昌居士,三年念佛念成功了,预知时至,念佛往生。他所用的功夫就是止语念佛,不说话,心就能安住在佛号上,你多说一句就多废一句,那叫废话。多念一句佛,多念了一句就是一句,为什么不好好念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