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到道义不去做,那就没有勇气。成语常讲的,见义要勇为。我们来看一则见义勇为的故事,我们刚刚讲的,「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看《德育古鉴》一百六十一页,这是见义勇为。「杨少师荣,建宁人,先世以济渡为生」,他们家世代以济渡为生,应该是住在河边,摆渡来谋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大雨造成溪水暴涨,民居都被冲掉了。「溺者顺流而下」,这个溺者有的是已经淹死的,有的还活着在奄奄一息当中。「他舟皆捞取货物」,其他的船都想趁这个时候多捞一些金银财宝。而杨少师的「曾祖及祖」,这个祖是指爷爷,曾祖就是指爷爷的父亲。「惟救人」,您看,一心一意只想着赶紧把人救起来,这都是仁慈的表现、仁义的表现。因为你把一个人救活,把一个男人救起来,可能他的父母妻小,她往后的日子才过得下去。感同身受,这个时候就尽心尽力。「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他同乡的人,这个嗤就是笑他,真笨,这么好的机会也不多赚一些财物。

「逮少师父生」,这个逮是等到,杨少师的父亲出生,「家已裕」,家庭渐渐富裕起来。「有神人化为道者」,有神仙化成道人。「语之曰」,告诉他。「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你的祖父积累了很厚的阴德,以后他的子孙会富贵显达。「宜葬某地」,适宜把他葬在某个地方。「即今白兔坟」。这些都是明朝的故事,现在这些地方大家有机会都可以去看看。「生少师」,后来少师出生。「封三代皆一品,累世贵盛」。他当到了少师,这个少师应该是太子的老师。太子以后当皇帝了,他就是皇帝的老师。而这么高的官也是对国家奉献很大,就追封他三代的祖上都是一品官,就是他父亲、他祖父、他曾祖父。您看他曾祖跟祖父积了这么多阴功,后来还是被皇帝封一品官。

一百一十七页,我们看另外一个见义勇为。「建州章太傅」,建州这个地方,这个张太傅,太傅是官。张太傅,「妻练氏」,他的妻子姓练。「素有贤德」,向来就很有德行。「智识过人」,她的智慧、见识超过一般的人。「太傅出兵,有二人违令,欲斩之,练氏密使亡去」。这两个人犯了军法,本来要斩首,这个练氏仁慈,有智又有仁,悲智双运,赶紧秘密安排人让他们逃亡,逃走。「二人奔南唐为将」,这两个人到南唐都当了将军。「后攻建州,州破」,他们来犯建州,结果建州被攻破。「时太傅已死」,那个时候太傅已经过世了。「二将重以金帛遗练氏」,这两个因为被练氏救过命,所以给她财物,送给练氏。「且以二白旗授曰」,还拿了两支白旗给练氏,「吾将屠此城」,这两个将军说要屠城,「夫人植旗于门」,植旗就是把两个白旗插在门口,「吾戒士卒勿犯」,我交代我的士兵绝对不可以侵犯。

「练氏返金帛」,把金帛,黄金、丝绸都退回去,「并旗不受」,连旗她也不接受。「曰:君幸念旧恩」,君是对他们两个人的尊称,很感念你们念过去的这分恩情,但是我「愿全此城之人」,希望你们能保全这整个城人的生命,这也是我的愿望。「必欲屠之」,假如你们真的一定要屠城,「吾家与众俱死耳」,那我不会偷生,我会跟全城一起死。而且因为这个太傅负责这个建州,应该已经很长的时间了,是这个地方的父母官,所以他们夫妻也是跟人民都不分彼此,她绝对不愿意抛下子民偷生。所以假如一定要屠,我们家就跟老百姓一起死,「不愿独生也」。「二将恐亡练氏」,这两个将军恐杀害了练氏,「又感其言」,也被她的这番话所感动,「遂止」,就没有这么做了。「夫人所生八子,皆登第」,这是大福!见义勇为福报很大,八个儿子统统考上进士,这个很不简单。我们再看回来「绪余」:

【闻义不能徙。】

听到道义的行为、道理,不能够赶快迁移,这个『徙』是迁移,就是赶快去奉行。像圣贤人他们闻善马上就赶紧去做、去实践。「闻义不能徙」,也是夫子对自我的一种要求。夫子有讲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而人闻义而不能去奉行,这等于是良心比较被欲望所蒙蔽了。『不善不能改』,这是羞耻心也比较提不起来,不然应该知道自己不善,会觉得很丢脸,赶紧去改正过来。所以人要保持廉耻心,保持良知,就能改过行善。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没有遵循道义的做人原则,而让自己富贵,这样的行为,圣贤人是绝对不齿的。不齿就更不可能去羡慕,绝对在人生的境界当中,只要不符合道义的绝对不会动心,再多都不会动心,『于我如浮云』。其实人生也像浮云一样,像做一场梦,什么也带不走,干嘛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让自己的良知、灵性堕落?孟子也有一段话,跟孔子这句话相呼应:「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做一件不道义的事情,伤害一个无辜的生命,而得到天下,圣贤人都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很多人说,让我得了天下之后,我一定好好爱人民,让我有这个权力了,我一定好好爱人民。这样人的话绝对不要相信,他当下就不能守仁义了,还指望他以后守仁义吗?

文章摘录自《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