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言语、行为不能不谨慎,「少说伤害的话」,因为伤害会造成对立;「多说关怀的话」,因为关怀可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讽刺显得轻视,尊重增加彼此的了解。这些言语,我们现在是宽容的话说得多,尊重、关怀的话说得多,还是抱怨、还是讽刺、还是伤害话说得多?「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批评造成隔阂。幸好有人拔刀相助,有时候脑子会秀逗一下,但是你要冷静下来,临危不乱,就会突然想起来。所以大家要相信我,他没有跟我讲,我还是想得起来。因为这样的情况发生很多次,你的智慧是本有,只要你不慌不忙,就会想起来。然后鼓励激发潜能,鼓励的言语能够让孩子、学生慢慢的提起他的信心。这是言语的课,这都是很关键,需要上的。
这个女校长她的先生看到这个报导,就拿过来给她讲,你注意,有专家学者说《弟子规》愚孝,不能读。其实这个教授连《弟子规》都没读过,一个有学术涵养的人,对一本经典都没读过就批评,是很没修养的。他连「入则孝」都没读过,明明「入则孝」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哪来的愚孝!她的先生就跟她讲,你要考虑清楚,人家专家学者这么讲,你不要犯了路线错误。这个我们台湾同胞听不懂,路线错误就是你假如跟错了,乌纱帽就保不住了。这位女校长就对她先生讲,她说他有看法,我有我的责任,我学校旁边的中学,初中、高中,每到寒暑假时期都有一大堆的学生去堕胎,我都看在眼里,难道我希望我的孩子跟着他们一样吗?真的,假如我们不再教德行,这些孩子都跟着这些影星在那里追求名牌、追求穿着、追求欲望,穿的都是这么暴露,他们能不走向这样的命运吗?不走向这样的命运都难!我怎么忍心我的学生往后变成这个样子。
其实我们冷静来想想,假如我们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往后的命运是在中学时代就要堕胎,自己想想很难受。有没有责任?那不是女生没教好,那代表那些男生也是乱七八糟。你不能只看到女生堕胎的问题,那些男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吗?他只有欲望。可是我们现在冷静想想,我们在引导自己小孩的时候,是引发他的欲望还是引发他的善心、孝心?你看现在考试,「你给我考好,我就给你一百块」,是引发他的什么?欲望。「欲不可纵」,欲望一打开来,收拾不了。有个爸爸,他儿子在念幼儿园的时候就说,你只要考高分,爸爸就给你吃大餐。他的孩子读一年级,考试很多,一天考好几科,他说他儿子那时候每天走出校门,就开始:爸,这家餐馆又开了。他走出去就是看餐馆,要去吃饭,所以他考试的目的都是为了欲望,而不是自己的本分。
文章摘录自《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