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田,恭敬,对人对物都要恭敬。俗话讲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都是恭敬的态度。没有恭敬,谈不上修养了。儒家亦如是,《曲礼》开篇就说了,“毋不敬”。儒家的学问就在这四个字当中,“主敬存诚”,时时都是恭敬心处事待人接物,偏离了诚敬的心,就已经是随顺习气烦恼了,就已经不在道中了。
《大学》里有一段话,也是把我们对人的根本态度找到了。“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朋友交止于信”。依止在哪里呢?我们身为一个领导者,绝对要念念为自己的下属着想,怎么样才能真正帮到他的修养,提升他的心境,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依止在这个仁慈上,不会看下属不顺眼,不会排斥,甚至不会对立、冲突,这个我们就偏离了一个为人君的存心了。所以《太上感应篇》说,“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我们得守在做人的常道当中。
为人下属,这个恭敬太重要了。我们想到恭敬的表现是怎么样?《孝经》讲的,“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这个是为人臣的忠心。假如上司有不对呢?“亲有过”,我们做,任何时候都要依经典去做,不能随顺自己的习惯,“我这个人的个性就是这样,我偏要这样做”,那他根本就没资格为人臣。所以既然要修行,要依教奉行。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51207e.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