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这个『语』是去声,作动词,是告诉的意思。『大师』,是乐官的名称,专门主管音乐。《朱子集注》当中说到,「时音乐废缺,故孔子教之」。当时春秋时期,正逢于乱世,可谓是礼崩乐坏。乐是反映人心的,音乐的荒废、雅乐缺失,这反映了社会人心堕落、道德沦丧。所以孔子这段话是教导鲁国的乐师,如何用音乐来扶正人心。
『乐,其可知也』,这句是总纲。下面文章里面就分两段,分别把「乐,其可知也」的要义分述出来。首先是『始作,翕如也』,始作,这是讲开始来作乐、弹奏。翕当合字讲,它是和合,有合的意思。下面一段是『从之』,从就是放,一首乐曲有收有放。放开来的时候就是『纯如也』,这个纯当和字讲;『皦如也』,皦当明字讲,是光亮、光明、皎洁的意思,通常我们说皦月当空,这个皦就是光亮、光明;『绎如也』,这个绎是讲相续不绝的意思。这是讲到第二段,「从之」,放开来的时候,也就是音乐渐渐进入高潮。最后音乐收尾的时候,『以成』,成就是乐曲到了收尾,最后结束。
朱子引谢氏的话,「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为乐。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故曰纯如。合而和矣,欲其无相夺伦,故曰皦如。然岂宫自宫、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连,如贯珠可也,故曰绎如也,以成」。这里谢氏是指宋朝的谢良佐,他讲到(他对这段话的解释非常好),说「五音六律」,这是音乐的基本组成,一首曲子必定要有五音六律。这个五音是指宫、商、角、征、羽,现在我们这个音乐用「哆唻咪发嗦啦西」七音,实际上也是跟五音相对应。音乐的这种音调、音律,合起来才能够组成一首乐曲,所以要有基本的五音六律,但是又要把它合成,所以「翕如也」,这个翕如就讲合成。把这些音调合在一起,又要让乐曲听起来很美妙,这是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旋律,所谓清浊高下,有跌宕起伏。有时候听起来很清、有时候听起来要重浊,有时候音高、有时候音低。就像一个小说里头故事情节一样,它有一个曲折跌宕;就好像煮饭煮菜,五味要调和,不能只有一个味道,有一个味道怎麽好吃?所以讲五味相济而后和,一个美味佳餚,它里面有五味,但是这五味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调和的。用这个来比喻乐曲音律调和,所以叫「纯如也」。
五音能够合成、又能够调和,还不够,这里下面讲,「欲其无相夺伦」,互相要配合得很好,不可以听起来不协调。这个伦,是讲这些音律之间的关係非常的协调,还有这些各种乐器,像钟、鼓、笙、瑟,种种的这些乐器,搭配得非常的协调,这是讲皦如。搭配得很协调,音调与音调之间又不能够是孤立存在,所以这里讲五音,宫商角征羽,这里讲不能够宫自宫、商自商,一个音不能够孤立的,应该怎麽样?它跟其他的音调串连在一起,就像珠子用一根线把它贯穿起来,成为一串珠子。这个串起来的意思,是讲「绎如也」,所谓「余音嫋嫋,相续不绝」。一首曲子就这样非常的和谐,音调、乐器都非常的协调,相续不绝,一直到最后,乐曲演奏完毕,给人以非常美好的享受。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