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适、莫两个字,要做一个解释,这个是关键字。这两个字古注有多种解释,我们看到李炳南老先生,雪公老人的讲义,他有提到五种意思。这五种意思都是先儒古德所提出,都有道理,而且是大同小异,我们这里就不花很多时间来一一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看我们师公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义》。适、莫的解释,李炳老採用清朝大儒俞曲园先生所考证的意思,他考证适莫二字即是亲疏之义。适就当疏字讲,莫当作亲字讲。像东汉时代的郑康成先生,他说这个适是通假,通匹敌的敌字,而且应该念适(音敌)莫。莫是通贪慕的慕,爱慕的慕。爱慕其实就是亲,敌就是疏远。所以适莫,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亲疏。
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就好懂,讲『君子之于天下也』,这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人,所谓是无亲无疏。他没有说一定要跟谁亲近,也没有一定要跟谁疏远,没有亲疏,他没有这个分别,他只用什麽标准?用义,义之与比。这个比字,雪公老人注解说,「比者,密也,和也」。这个比就是亲密,就是有融合的意思,「义之与比」就是以义为亲密。换句话说,我所亲的是道义,跟义融合在一起。《朱子集注》当中把比解释成从,比者从也,从是跟从,这个意思也说得很好。所谓是「唯义是从」,对一切人不分亲疏,只讲道义,处事待人都以道义为准绳,这是一个君子。
我读《论语》这句话,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讲亲疏,我们为什麽讲孝?孝顺父母,父母是我们的亲人,那我们对父母跟对别人怎麽能够不一样?我这个问题一直在思索,这个疑情我在那参。到了昨天早上,我去跟我们师父上人一起用早餐,早餐之前跟师父上人在楼下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师父早晨都有散步习惯。师父就跟我说了一段开示,我突然就豁然明白了。老人家跟我讲,这个宇宙真相是什麽?都是我们念头变现出来的,宇宙一切万物一念而生,但是我们这个念头相续不断。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念,一个念头只有这麽短,所谓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分之一秒。这一念里面产生的宇宙,含有圆满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小至原子、粒子、夸克、电子,大至星系、星云,全是我们这一念所生。这一念时间太短,但是它第二念又生,念念相续不断,它停不下来。所以我们看到这宇宙有相续的现象,其实这个现象是个假相,它是一念一念都不同,叫相似相续相。不是真的相续,相似相续,其实是一念念断开。就好像我们看电影,底片是一张张断开,但是影出来在银幕上我们看的是相似相续,电影有情节连在一起。
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原来宇宙万物都是我自己,就是我的念。我的身固然是我自己,所有一切万物都是我自己。就好像我的身体,我每个细胞都是我,不能说我这身体只是我的心脏,或者是我的头,那不是完整的;全身所有细胞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自己。用这个比喻我们能够了解,整个宇宙就是自己,所有众生就是这宇宙中的一个细胞。所以,对宇宙万物、对一切众生都需要爱,都需要关怀,不分亲疏。不能说心脏我得亲一点,我就爱它,脚我就不爱它,它是疏远的,我把它砍掉也无所谓,这个就错了,这就是不自爱。所以放下自己小我,你才能知道原来宇宙真正是一个自己。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