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这个騂,騂且角这个騂(音星),它是指牛马是红色的,红色的、赤色的牛马。騂且角的角是指牛角很周正,可以做祭祀用牛,就做牺牲来用,是祭品,选这种上等的、好的祭品。所以祭祀的时候,用的是红色的牛,牠的角很周正。这段话是孔子对仲弓讲的,仲弓就是冉雍。孔子对仲弓说,『犁牛之子,騂且角』。我们首先看朱子的《集注》。这段话说牛,用来做祭品的牛,不能够用耕牛。这个「犁牛」还有一个意思,这个犁当杂毛的这种牛来讲的。如果是杂毛牛,不能用作牺牲祭品,总之犁牛不是用来做祭品用。但是「犁牛之子」,这个小牛,可能牠是红色,而且角很周正的,这种牛可以做为牺牲祭品。『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谁勿用?人,可能不想用这种牛来做祭品,因为人有一种偏见,认为犁牛的儿女(小牛)一定也跟父母是一种类型的,所以也不用来做牺牲。但是这种牛确实看牠本身是适合用来做祭品,所以《朱子集注》里面讲,「山川」就是山川之神,「言人虽不用,神必不舍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话当然是藉物来打比方。朱子的意思是孔子这个话对仲弓讲的,因为「仲弓父贱而行恶」,仲弓的父亲是低贱的人,而且行为鄙恶,「故夫子以此譬之」。孔老夫子就用这个犁牛之子来做比喻,说父亲鄙贱,但是生的儿子却是很贤能,仲弓是个贤能的人。正如犁牛本身不能做祭品,可是犁牛之子可以做祭品,山川之神还是要的。这个意思,朱子说,「言父之恶,不能废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贤,自当见用于世也」。可见得孔子没有那种封建旧思想,他是一个开放的人,父亲虽然有恶,但是不会影响他儿子行善。父和子之间当然有影响,但是也有可能是两个极端,就像仲弓。仲弓是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仲弓之贤应当「见用于世」,应该被世人所任用。我们之前看到孔子讚叹仲弓,说「雍也可使南面」。就说仲弓是可以被任用来作为治国人才,不能看他的父亲。这种选贤举能的思惟,是一个先进的思惟,并不守旧。特别是在当时春秋时代,那是世袭的制度,大家都以为有其父必有其子,但是孔子并不这样墨守陈规,而是完全看每个人本身的德行,用的是他的德才,不是查他三代。
《朱子集注》当中引「范氏曰: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鲧为父而有禹。古之圣贤,不系于世类,尚矣。子能改父之过,变恶以为美,则可谓孝矣」。我们大家都知道舜是大孝子,「二十四孝」他是首位,他的父亲是瞽瞍。这个瞽就是眼睛瞎了,眼睛瞎是什麽?看不清是非善恶,这个人等于眼瞎了一样。舜的父亲娶了第二任太太,这是舜的继母,结果父母两个人合起来谋害舜,很不仁。但是舜并不因此而改变对父母的孝心,仍然保持他的纯孝。最后感动了乡里、感动了尧王,请他出来为国家服务,甚至最后将帝位让给了舜,这就是「禅让」。后来瞽瞍,舜的父母这一家人,包括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统统被感化了。鲧(音滚)是禹的父亲。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禹是很能够治理江河的。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治理江河的人,但是用的方法不正确,导致劳民伤财。结果,禹继承了父业,把江水治得很好,他以疏通的形式,不是以围堵,而是疏通,最后治水成功,证明「古之圣贤,不系于世类」。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