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戒色经验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弟子规笔记熏陶戒色法系列 展开/收起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我们来看《雪公讲要》里头,他引《集解》(《论语集解》),这是何晏注的。「言余人暂有至仁时,唯回移时而不变也」,何晏的理解。『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回是颜回,做到三月不违反仁,也就是他做到了仁。仁这个境界,是夫子所崇尚的圣贤境界,颜回能够「三月」心没有跟仁相违背,也就是他有仁心。所以他,像《集解》里讲到的,「回移时而不变」,移时是三个月时间来做证明,没有变过,心一直保持仁的状态,三月能做到,当然三月之后也一样能做到。这是夫子观察颜回三个月,发现他三个月其心不违仁,就断定他做到了仁。

 

 

 

其余的人,『其余』就是余人,其余的人,包括夫子三千门徒其他的人,除了颜回以外,只是「暂有至仁时」,暂时达到仁可以,但是时间不能很长。有的可能一个月做到了仁,有的可能十天、半个月做到仁,有的可能只能一天做到仁,有的可能只能一念有做到仁。像刚才我讲到的,老鼠被开膛破肚还能够跑到十一米远去喂牠的孩子奶,我们这一念仁心就起来了。但是一念之后,会不会又变成麻木了?还是吃肉、还去杀生,那就是麻木不仁了。心就麻木了,麻木就不仁,只是一念有仁,后来就没了。这属于我们这里讲的「余人」,其他的人,不像颜回始终保持着仁。

 

 

 

我们看《皇疏》,皇侃的注疏,这个注疏主要是以《集解》来做注,注解《集解》。说「三月一时,为天气一变」。三月就是一个季度,叫一时。每个季度三个月,天气就变了,由春转夏、由夏转秋、由秋转冬,这是天气变化。「一变尚能行之,则他时能可知也」。我们观察三个月,就有一个季节的变化,能看见他在季节变化的时候他还能保持着仁而不变,那其他的时间我们就知道一定能保持不变了。所以这里讲「三月」是代表时间上一个季度。

 

 

 

底下雪公引《四书辨疑》,「东坡云」,这是苏东坡写的《四书辨疑》,「夫子默而察之,阅三月之久,而造次颠沛无一不出于仁,知其终身弗畔也」,苏东坡这个意思也讲得很好。说孔老夫子默默的在观察颜回,看到他三个月,观察期三个月,时间不短,一个季度,发现颜回是「造次颠沛无一不出于仁」。前面我们有学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就是吃一顿饭的工夫。吃一顿饭的工夫心都不曾违背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就是你很忙的时候,很忙的时候会不会违反仁?有的人很忙,什麽都不管了,人家要请我们帮忙,我们也不理会,甚至见死不救,造次就违仁了;颠沛,就是自己颠沛流离的时候,命运不好,人生处于低迷状态,这时候有没有违反仁?还能不能够去舍己救人?颜回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没有违反仁,三个月可以看出来了。所以从三个月就可以推知,「其终身弗畔也」,畔就是违反,他终身都不会违反仁,可以下这个定论。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