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长:谢谢老师。刚才我的同事,我们一起的伙伴都是企业的。这几天这样子听课,我们会发觉到我们一直以来,有在企业里面都在推展《弟子规》。但是我们觉得说,很对不起老师的就是说,我们不懂得怎么样把这些,这个团体里面,怎么才能树立一个榜样。因为这几天也一直在听到老师在讲企业要一个榜样。但是我们一直在办、一直在做,好像感受不到,我们有在怎么样。因为我们有在私底下办的,我们都觉得说影响力是满大的。这里允许我讲一个这样的见证。我们在新年期间办一个联欢晚会,本来是要早上谈《弟子规》、谈见证,一直谈到晚上六点结束,来一个晚餐。但是在四点的时候,傍晚四点的时候,有一对夫妇都离开了。六点钟结束。(蔡老师:学长,你到这里来跟大家讲一下。来,请。)
谢谢老师。各位同学,你们好!在六点钟结束之后,这位夫妻的朋友,邀约他来的,就赶快打电话,问他为什么你这么紧急离开,因为还有剩下两个小时,你应该听完。他说我来不及,来不及了。他说什么叫来不及?他说,现在我们夫妻赶到老人院去,把我的父亲带回家。原来这一对夫妻,太太是高薪收入,在新加坡工作,女儿是给父母亲去养。先生是一个厨师,时间都很忙。女儿九岁罢了,但是因为爸爸妈妈比较疼孩子,父亲就不允许妈妈疼孩子,奶奶就比较疼,老人家就为了这个吵架。女儿就觉得说我赚钱回来,奶奶疼是对的,爸爸这样是不对的,既然这样啰里啰嗦,就把爸爸送去老人院。
所以她听完了我们那天谈的《弟子规》,很感动的就想把爸爸带回家。带回家了之后,这个是一个陈太太,她把爸爸带回家,就顺道去把妈妈也接回来。因为她把爸爸送去老人院,妈妈也气起来也离开了。所以她要把这两位老人家带回家来,跪拜下去,学我们当天的跪拜仪式,这种情形,把它跪拜下去,跟父母亲叩头、认错。那当然,当时的情形可想而知,陈太太的妈妈讲了一句话,我的女儿三十多年了,我就等你这一句话罢了。所以当天当然是和好了。
当时她的小女儿九岁了,讲了一句话给她妈妈听。她说:“妈妈,我非常的恨你!”她说为什么呢?她说,奶奶很疼我、爷爷很疼我,你每天都骂他们,所以我很恨你。我已经准备要磨刀,晚上去刺妳。陈太太听了之后,整个人软下来,她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九岁的孩子会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所以当然我们促成了这件好事之后,新年期间,她的爸爸妈妈和女儿都来跟我们做一个拜访、感恩。
我的想法就是这样,《弟子规》真的很棒,双鹤试验。我们发觉到今天来的老师,你们都很辛苦。为什么?你们教育孩子比我们去教育大人更难,因为你们还要牵涉到家长的问题。那我们企业决定要散发一个力量,我这几天一直在听老师讲,我们企业要承担一个责任。那我们从哪里承担起真的不知道。我们这里办了一下,后续又没有了;那边办了一下,后续都没有了。更对不起的就是为什么我发觉到,我们现在办班一下,很多朋友因为要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大家怕怕的,所以大家都在自己的家,自己做《弟子规》,不敢表露出来。
所以我们会发觉到,我们愈办,朋友愈怕《弟子规》;我们愈讲,朋友就愈觉得说,这个来教孩子就好了,不敢表露出来,因为这些故事在我们的团体里面非常非常的多,但是我们就是不懂得怎么样像蔡老师刚才讲的那句话,“知小而谋大”。可能我们希望说,通过老师今天给我一点启示,给我们这些企业界的朋友有点提示,让我们很想扮演这个角色的朋友,我们的团体真的很多,但是我们就是不知道怎么样去把这个工作做好。所以这里真的要请教我们的蔡老师,给我们“开示开示”一下。谢谢。
蔡老师:不敢当不敢当。大家不要再讲“开示”了,不然我的体重会愈来愈轻,被吓的。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其实我们刚刚潘学长你所问的问题,就在你讲的里面就有答案。当我们听到一个家庭,她九岁的女儿想要杀害自己的母亲,你说这个家庭是什么状况?人间的地狱。藉由大家的分享、大家的行孝,触动了她的良知。请问大家,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这样的事不值得做吗?这样的事不应该做吗?现在社会这五伦关系乱成这个样子,我们怎么样树榜样?没有离开我们的本分,没有离开我们的家庭,也没有离开我们的工作。榜样就是五伦,我的家庭和乐、夫妻好合,自然有缘的人看到了,他就会跟你结这个法缘。我们的团队里君臣都非常和睦,真的那种氛围大家可以感觉到,走到你们公司,“你们公司跟其它公司不一样”,你马上《弟子规》就送出去了。那个假不了的。
当时候我们在庐江,最重要的因缘是谁?是四万八千老百姓。在这个时代,人们不会听你说什么,人们会去感受,会去看。他真的走到老百姓家里面去跟老百姓聊天、吃饭,感觉老百姓特别亲切,给他钱他还不要,“就是要请你吃饭的嘛”,感动他。光说不行的,是老百姓做得好,所以让来的人都很激动。
我记得有一个是全中国,那都排在前面的一个校长,他得到很高很高荣誉的一个校长,他来了很激动,看到这些老百姓这么重视道德。他说我四十多年来,要追求的就是这个目标。我们炎黄子孙寻寻觅觅找了这么久,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就在我们面前的经典里面就有了。原来中华文化就在我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身上就有了。我们心粗眼翳,太粗心了,没有去感恩、没有去感悟。所以首先从落实五伦开始。这个缘分会很自然。
再来,这个因缘要愈好,首先我们的企业各个部门要落实《弟子规》。人家到你这个部门,他就知道《弟子规》怎么做,“见人善,即思齐”怎么做、“兄道友,弟道恭”怎么做、“事勿忙,忙多错”怎么做,有条不紊。这一点,在世界的管理当中,有一套管理特别受到世界的认同,是日本TOYOTA企业他们的“精益管理”。其实那个精益管理的精神,都在经典当中。为什么?精益就是《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用《大学》的道理。这本经典好,任何现在世界成功的方法,决定都在这一部经的精神当中。
看这几天有没有机会,精益管理的精髓,胡萍老师她是专门研究,她们的顾问公司就是做这个管理的,在全中国很多大企业,是他们服务的企业。所以您看,大家有这颗要承传文化的心,五湖四海共聚一堂,大家可以互通有无。她还有一篇很好的,她对精益管理的心得报告,我看了以后很佩服。精益管理,我要拜她为师,她学得非常好。“道之所在,师之所在”,这个也是《师说》给我们的教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谁学得好,我们就要向他学习。不能懂一点东西了,就觉得人家叫我“老师”,这个腰有点紧了,都弯不下去就麻烦了,自己就被自己给卖了。孔老夫子“昔仲尼,师项橐;彼圣人,尚勤学”。孔老夫子跟七岁的项橐请教,因为他懂的孔子不懂。孔子给我们这么好的榜样。
所以这个管理系统,它整个运作,怎么把《弟子规》传统文化精神融进去。我在这里大约跟大家写一个胡老师她整理出来的精髓,大家一看应该就差不多有一个概念。所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康熙皇帝他有学习的三段话很好。他说:“讲论得之最速”,你听一个专门研究这个领域的专家来讲这个东西,他花三十年,他的精髓你可能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可以领受到一些,这个机会很难得,叫“讲论得之最速”。
所以我们二号结业,三号我课程已经排好了,这些人来了我不能放过他们,要请他们把他们专门研究的东西,供养给还没走的学长们。有人说:“我二号要走了。”大家放心,我们会录音录像,您愿意听,我们会再告诉大家。像王贵清老师,他对因果教育很下功夫,他对《德育古鉴》、《历史感应统纪》,这《历史感应统纪》是二十五史当中,“种瓜得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把它搜集起来,这都是古人用心良苦,还有《太上感应篇汇编》,汇编四大册所有的故事,历代的故事都搜集在这一本书。他就这几本书,挑出最重要的跟大家讲一堂课。包含他的太太仉红梅老师,他们两个是我去海口遇到的两位,当时候在海口都是优秀老师,每个礼拜都来上课,很认真。结果后来我就是被他们两个推的。为什么?他们两个有一天跑到我面前来,“老师,我要辞职”,把我吓一大跳,辞职了,那我就得带着一直走了。那我假如带错了,那我就要到十九层地狱报到了。都是他们鼓舞我,推我一把,让我不能懈怠。这么多人愿意来共同承担道统的承传,那他们的这一份真心,时时也是在鼓舞着我。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要真正做出对知己的道义才行。这个是“讲论得之最速”。我请胡老师就这个精益管理,以至于王善人化性的精髓所在,再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思虑得之最深”,你能够把每一个道理体会之后,再从生活工作处世当中怎么去落实,“思虑得之最深”。“力行得之最实”,你把这个道理真正百分之百落实,你所解行相应,感受的东西会非常踏实,而且会伴着你一生,法喜充满。
这个因加缘,最后会成为美好的硕果。因是什么?其实就是了凡先生的一句话,叫“爱敬存心”。古圣先贤的教诲没有离开这两个字。爱表现在哪?不辞退员工。进来了,就照顾他一辈子的态度,怎么培养他的德行、能力,成为人才,而且不是自己企业的人才而已,是世界的人才,有这种胸怀。所以“礼运大同篇”在哪里?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都做得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刚刚我们潘学长,他们的公司办的这个课程,很多老百姓的良心唤醒,这功德无量。
李慕松总裁带着他的员工到庐江去听课,他亲自开车,他六十几岁,快七十岁的人,亲自开车。他为什么亲自开车?因为那一天是礼拜天,他不想麻烦司机,因为司机也有家庭。你说这么设身处地的董事长、总裁,哪有不感动他底下的人?结果他亲自开来,坐在他车上的人上了几天课反省,他说当时候坐到车上说,这个总裁是不是要带我们去洗脑?后来上完很感动,有一个女的,她父亲写了一封信给李总。他说,我教了三十几年女儿她都不懂事,居然你这总裁把她给教孝顺了、教明理了。一个企业家,一个领导者,做到让他的父母时时感你的恩,你这一生没有白来,你真亲民了,你真明德了。为什么?你愈感觉到众生得利了,我们本有的慈悲心会被他们唤醒。你就会责无旁贷,不疲不厌的去利益人,最后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
所以第一个原因,是和睦的大家庭这种慈爱,培养每一个员工。这在写的时候我都很汗颜,也很惭愧,自己都做得很不好。所以看这一篇的时候,看得是很觉得问题很多,自己的问题,包含自己的团体的问题很多。所以有好的榜样给我们来效法是太幸运了。好,和睦家庭的这一个精神、主义。
第二个精神,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人性。大家看这些精神,也是诚意,也是正心,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这个“爱敬”的精神。什么时候呈现尊敬?相信他有明德,相信他能成为人才,这个都是对他的尊重、对他人格的尊重。再来,在每一个生活的小事当中对他的尊重。这个尊重不能现在听了很感动,有尊重,回到公司去变没尊重了,这个不可须臾离也。在哪里?比方这个下属他付出很多,突然这一件事情变了,不用做了,那我们应该怎么跟他讲?“好了,不用做了”,什么说明也没有,他付出那么多好像被打个闷棍一样。一次、两次、三次,他会得忧郁症。会不会?他对你这么信赖,这么认真工作,最后你什么也没跟他讲清楚,这个就是没有体现出尊重。
包含底下的人给我们提宝贵的意见,那是他绞尽脑汁,为了这个团体,呈上来一些建议,你看一下,“太好了!好好好。”放着,石沉大海。我们以一个轻慢的心去面对底下的真诚心,那怎么是尊重人性呢?那他们的真心不就被我们给踩在地上了?最后整个所有团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大家都内伤了,要吃中药了,是吧?这个是因。
缘呢?就是所有做事很有章法,他不只人格在提升,做事的能力、管理的能力也在提升,叫标准化。这个标准化就是精益求精,所有做事的流程、方法愈来愈提升,愈来愈没有缺点。因为每一件事做完,你只要积累经验,改善错误,你会愈做愈好。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话给我们,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没有检讨,错误会继续发生,我们在糟蹋团队的资源、糟蹋团队的体力,这样就不尊重了。您看,还是回到这一个存心,爱敬很重要。
所以这标准化,再加上什么?加上不断提升每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这一个机制系统。做事有标准化,愈来愈完善,然后每一个人又不断的在他的领域当中,提升他在心态上、在能力上、方法上解决他所面对的问题。他每一天都在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工作当中面对问题,所有的这些领导不是指责他,而是陪着他把宝贵的经验留下来,那他在这一个大家庭的氛围,他心里很安,他不怕做错事情,他很认真的去负责。真的有做不妥的,还能得到大家的关爱、帮助,这个都是爱敬。而事实上,我们问问自己,人有没有可能没有做错?人非圣贤,对啊,所以错是很正常的,毕竟他在用心了,我们怎么可以看到错,而不看到他的用心呢?那这个就已经只看到东西没看到人,那就麻烦了。只看到成绩而没有体恤人心,这个事业就走不长久,人就一个一个倒下来。
所以“将加人,先问己”。我们犯错的时候,希望身边的人怎么对我们?所以“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先协助,这是李炳老留下来的金玉良言,用在一个团体当中帮助太大了。这个原话,“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这一句到时候再请班主任抄一下。“见人有恶”,人家有恶的习性,“不指责”,要规劝他,“善相劝”,“或守默”,先不讲。他还不信任我们,不好劝,我们做得更好,让他认同,水到渠成再劝他。接下来第三句,“见人错事”,他已经做错了,“不指责,要协助”。
再来,结果是什么?每一个人的道德、学问、心性,还有他的做事能力都持续改善。大家看到这个“善”字没有?止于至善。持续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每一天睁开眼睛,就要精进,今天要比昨天进步。这个结果就是持续改善。这是我们胡老师整理的,她没有版权所有,她是欢迎翻录,功德无量。
最后,就是我们潘学长还有讲到的,我们可以固定几个地方持续办课程,不要东办西办。持续固定的地方办下去,然后不断的锻炼自己的人,那个人才会一个一个出来。而且想学的人都会到这些点去,这样你就以静制动。因为我们有时候跑跑跑,跑到最后自己身心也伏不住烦恼。最主要的几个点,长期、固定的给有缘的大众交流、分享,自己也会一直进步,教学相长。除非觉得有必要偶尔在其它,真的人家很渴望的,你去跟他结个缘。但是真想学的人,他一定要长期深入,长期深入他就会来这些固定的点,你就帮自己的企业,也帮当地的人培养出人来。
当时候我们在海口,就是一个礼拜跟我们这些“老人们”就上一堂课,就固定每个礼拜都是这样。而且这每个礼拜的交流变成什么?他每个礼拜充完电,然后又回到他的工作、回到他的家庭好好落实六天,六天以后再来充电,挺好的。所以我们感觉每一次上课,好像开同乐会一样,大包小包的,有的都拿东西来吃,就很好,学习氛围很愉快。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wd_141011.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