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是大圣人,圣的意思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达明了。他老人家在这里说,「我曾经一天不吃饭,一夜没有睡觉,我在这里想来想去,想自己、想家庭、想国家、想天下,想什么都无益,最后找到一个结论,不如学也」。这句话的意思很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讲「思尽还原」,那个根本在修身。所以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吕氏春秋·先己篇》说,「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治身就是修身。「成其身而天下成」,自己把身修好了,最后最高的境界能达到天下平等。「治其身而天下治」,把自己的烦恼、习气、过失统统都改正过来,那叫治,就是佛法讲的断烦恼!我自己能做到,就影响一家,你一家就影响一国,这一国就会影响天下,这是很有道理的!
「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不在天下,在哪里?在自己身,这个话讲得深刻。所以,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中国古圣先贤治国平天下的经验。我们要想修身,「先正其心」。这个心是讲的思想、见解,就是佛法讲的正知正见。
「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我们很想自己的见解、思想能得其正,怎么想也正不了,这原因在哪里?我们缺乏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我很想有诚意,但是诚意总是生不出来,那什么原因?你有障碍!诚意是性德,自性本来具足。我们今天诚意不能现前,什么原因?我们迷在物欲,迷在自私自利,迷在名闻利养,迷在五欲六尘,意怎么能诚!
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念是邪念,错误的念头、不善的念头。起自私自利的念头,不诚;起贪瞋痴慢的念头,不诚。要把这些欲望放下、舍弃,用什么方法?用「致知格物」,首先从这里下手。『格物』是佛法讲的断烦恼,『致知』是佛法讲的破所知障。这两种障碍障住了我们的性德,使我们的诚意、正心不能现前。要从放下做起!放下之后就看破。看破是致知,放下是格物;而后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都在学!
夫子说他一生学习的过程,很值得我们效法,「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古时候一般讲七年小成,九年大成。释迦牟尼佛学习的时间大致上都相彷佛,学成之后,终生从事于教学工作。
「四十不惑」,不惑就是不会再受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换句话说,心得定了,六根对外面的境界,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知,不为六种境界所诱惑。也就是说,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生瞋恚,永远保持着心地的平等清净,功夫到家了。夫子三十岁之后,历事练心,是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提升自己的境界,成就真实智慧,真实的德能。在世间确实没有比这桩事情更殊胜、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所以他说不如学也。
「五十知天命」,天命的意义很深很广,在我们佛门里面来讲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浅而言之,知道业因果报的理论事实。「六十耳顺」,岂不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理事无碍」?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踰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自然然的从性德流露出来。这种享受,不但世间人没有法子跟他相比,天人也比不上,是四圣法界的境界。从这个地方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他所讲的「不如学也」。这几句话说明,他立志学圣学贤,他的烦恼逐渐减轻了、远离了;智慧逐渐增长,境界逐渐向上提升,这是讲个人的修养。
(恭录老和尚讲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