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 2014/10/26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5-016-001
尊敬的执行董事黄秋云女士、拿督黄景裕先生、吴执行长,诸位贵宾、诸位老师、诸位长辈,诸位家人们、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有来自我们全球各地的华人,大家共聚在一堂,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而这个缘分,它的源头来自于我们共同的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那也有不少企业家,也是曾经接触我们师长释净空老教授的教诲,这也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共同的根。刚刚在影片当中,老教授有讲到,培养传统文化的师资是当务之急,而他老人家今年是八十八岁高龄了,我们想象一下,一般八十八岁高龄的长者,应该是享福的时候了,但是老人家为了中华文化的承传,以至于刚刚影片当中还有讲到宗教的团结,因为宗教的团结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是否能够走向安定。因为老人家强调,整个世界的问题根源,从现象上来讲,好像这个时代的情况挺复杂的。
诸位长辈、诸位企业家,您相信这个世界会愈来愈好的请举手?我感觉这个教室在放光,已经照向世界了。我们华人常常说传灯,马来西亚有一首歌,几乎是马来西亚华人都耳熟能详的就是「传灯」这首歌。一盏灯可以点亮多少灯?无数啊!所以刚刚看到诸位企业家举手,我们看到每个人背后是几盏灯?几百、几千,甚至是几万盏灯。而老祖先又教导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只要他遇到好的缘分,他真的遇到古圣先贤的教诲,可以把他的善根、本善给唤醒。所以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将可以点亮我们生命当中家人、有缘人的心灯。因为老祖宗告诉我们本性本善,这是不变的真理,老祖先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以前在念师范学院的时候,看到一些实验的结果,有的是拿狗做实验、拿猫做实验、拿老鼠做实验,有一些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理论。请问大家,假如拿狗、猫、老鼠做实验的结果,拿来教人,会教成什么?哦,会教成畜生?告诉大家,教成畜生算不错了,因为目标定在狗跟猫,一不小心会怎么样?猫狗都不如了。怎么人类会活到依狗做实验、猫做实验的结果拿来教人呢?从这一点可以了解到信心多么的重要。为什么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智慧,代代都出圣贤的结果没有被拿来用,反而新的理论是拿动物做实验拿来教人?所以师长讲,最大的危机在哪里?信心!
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发生过不肖子孙、杀父害母这种现象,一个朝代发生个两、三件就不得了了,可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可能一天就不止这个数了。老祖宗告诉我们,「如是因,如是果」。五千年都没有的现象,为什么我们现在频频发生?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好好的学习老祖宗五千年的智能了,结果却学到拿狗、猫做实验的方式方法。那个方法是把人引向什么?狗跟猫,那个是欲望啊。所以假如往功利、享乐主义,欲是深渊啊。那孩子们欲望一直增长,最后满足不了,当然为了金钱会伤害自己的至亲。所以,根本在人心没有受到好的教化。
刚刚我们提到,从现象上看好像觉得这个时代很复杂。比方说人的身体,三十年前没有见过的病,现在层出不穷;再来,心理的问题,现在自杀率很高,忧郁症这些比例都很多,这些情况好像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的。再延伸到家庭,现在离婚率尤其在大城市一直在攀升,以前几乎很少听过,我们小时候好像没有听过离婚。家庭,现在父子冲突,告上法庭的很多,好像企业界的特别多,当然,我不是说你们哦。因为台湾就有发生过,一个企业家去世了,三年不能下葬,因为他的子孙财产摆不平。那照现象上来看,这个企业家的命运是什么?死无葬身之地。一个人拼命了一辈子,最后的结果是死无葬身,那是太冤枉了。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智慧,踏出的脚步大小不是最重要,方向最重要。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背道而驰,自己的人生也不会幸福。
所以老祖先的智慧表现在哪?表现在一个字里面、表现在一句经句里面、表现在每一篇经文当中,都有智慧。您去全世界找,哪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字里面含摄了人生高度的智慧,可能「除此一家,别无分号」。你们脸上没什么表情?这是我们祖先开的「店」,我们现在还继续在开着「店」。而汉字是承传五千年的文字,整个经典用的文言文,那是老祖宗的智能,他把语言跟写文章的文字分开来,因为语言会不断变化。其实我想诸位企业家,你们可能都是离乡背井去创业,当三、四十年你回到你的故乡,很多你故乡的方言,你好像有一些已经不大熟悉了,好像沟通起来还要解释一下,有没有这个经验?语言三、四十年前就有一个小变化了,那三、四百年呢?今天假如我们有能力,把一个明朝的人请到现场来,您跟他容不容易沟通?不容易吧?可是有一点可以沟通,怎么办?用写的。你跟他说「学而时习之」,然后他会说「有朋自远方来」,那这个可以沟通。因为文言文传承下来的经典,是每一个朝代的人都学习的,所以文言文的发明,才让我们这个民族可以直接向孔子、向尧舜禹汤学习,这个也是「除此一家,别无分号」。
所有的古文明都断了,古文明之所以能只剩中国可以延续,第一个,因为他发明的文言文可以传承文化,其他古文明没有发明,现在只有考古学家去研究了,一般的人没有办法在他的古文明得到人生的智慧启示了。另外一个重点,是因为我们老祖先传的是真理,它不会变。再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因为我们老祖先是道德起家的,有些民族是航海起家的,至于他航海干了什么事,我们就别说了,因为老祖先说要「隐恶扬善」。但是我们的老祖先航海,跟其他国家有些不一样,我们老祖先在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利益了多少的国家跟民族?把我们最好的文化跟谋生的能力,没有条件的利益他。因为中国人是以天下为怀。《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所以实质的炎黄子孙标准在哪里?我们拍着胸脯,「我是中国人,我是炎黄子孙」,但我们像吗?
像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我虽然生长在台湾,但是我们对祖先不够认识。我记得自己在初中时代,好像觉得可以讲几句English conversation(英语会话),就好像觉得比人家高一等,你看,这是很忘本的事情。所以我记得二00四年的十二月底,我来到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市区的陈氏宗祠,跟我们马来西亚华人交流《弟子规》。结果下课的时候,中场休息,刚好有一些贵宾大家坐在一起,突然交换名片,有一位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拿到对方的名片,看到这个华人的名片上没有一个华文字,当下他非常的严肃,问对方说:「你没有中文名字吗?」(我当下肃然起敬。)「你怎么连祖宗都给忘记了呢?」所以这个时代,我们中华儿女真的是丧失民族自信心。可是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家开始学习,他们真的印证了老祖宗讲的,可以修身、可以齐家、可以治国、可以平天下,可以影响到天下的苍生。这个不是理论。西方很多的理论,他落到实际做不到。可是从诸位企业家所参加的两天的论坛,上台分享的这些企业家,他们的影响力现在达到影响一个国家没有?那这次参与有全球各地的企业家,有没有影响到天下?所以老祖宗讲的不是理论哦,是什么?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只要你有这样的志愿,是每一个人能够达到的人生价值。
所以《大学》一开篇,其实就教导我们人生的价值观。我想,假如我们今天遇到了大学毕业典礼,我们在门口等着每一个大学生走出校门,可能还戴着大学帽,我们采访一百个学生,我们请教他人生的价值观,人生的意义、价值在哪里?请问这一百个人会讲出什么样的答案?甚至于我想一半的人可能不知道要回答什么。而这次还有我们清华大学(台湾)贺校长他们也参与,我们看了也非常感动,这代表什么?大学校长在为着大学学生的未来去着想:他们的未来应该怎么发展?他不能只看着学习分数,他要看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他要引发出自己的人生志向。进而还没有毕业以前,就可以跟企业界去实习、去合作、去锻炼。不然大学毕业出来去做一个秘书,我们现在常说,这个时代有点颠倒,孝子孝子,变成孝顺儿子叫孝子;现在秘书呢?一当颠倒,董事长会变秘书,秘书会变董事长。因为这个秘书不懂得为臣子,常常还得董事长去问他,「这件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那不是董事长变秘书、秘书变董事长?所以假如不学习传统伦理道德,五伦关系会怎么样?会有点颠倒的现象。所以,老祖宗讲的话都不是理论。
而我们看,大学生出来不知道人生方向,是该责怪他的时候吗?二十二岁的孩子,他能懂得多深的人生哲理?不可能。所以《三字经》这一篇经典很重要,它不只是中华文化的概论,其实里面的话也是字字珠玑。《三字经》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当领导、当老师、当父母的人,首先要相信孩子、员工能学得好,不然我们每天就怀疑他们,就烦恼死了;但「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虽然有本善,他是受环境影响。所以,《三字经》又告诉我们,「昔孟母,择邻处」,所以要有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像诸位企业家这么好的企业团队文化,来陪伴他们人生的成长跟成就。
所以《三字经》真的都很有哲理,《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那这一段话里面,亲跟师都讲到了;再来,还有「三才者,天地人」,您看,人的地位有多高。我们几千年来有一个传统是祭祀,传统的祠堂立的神位可能有些地方还有,上面有五个字,叫「天、地、君、亲、师」。天地化育万物,所以天地的恩德是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不能忘的,要饮水思源的。那为什么「君、亲、师」跟「天地」并列?显然君亲师的恩德非常大,而君亲师也效法着天地的无私奉献,来利益他的孩子、学生跟人民。
我们看「君」,皇上贤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我们看报纸当中,每一天这个世界发生战争的地方多不多?不少啊,发生战争的地方流离失所,哪有好日子可以过。所以这个「君」代表国家领导人,同时也代表让一个国家、社会安定,背后的多少力量的付出,有君、有警,有种种这些维护社会安定的行业在付出。甚至于我们在吃年夜饭的时候,还有多少国君、还有多少军警,他们都不可以休息。所以老祖先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人生态度,叫知恩报恩。所以祭祀是慎终追远、不忘祖先恩,同样的,天、地、君、亲、师,这些恩德不能忘。
再拉回来,「君」,其实在我们的岗位当中,诸位企业主都是君。可能这几天,像我们听到吴念博董事长的分享,他非常重视人文教育,而他的员工很多很年轻,二十几岁,经过整个他们公司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个孩子本来不孝顺,现在懂事了,结果他的父母写信来给吴董事长,甚至于是一定要来见他一面,当面感谢他。等于是一个企业主他又是老师,他又把员工当做自己的家人、子女这样来爱护,这是君、亲、师。把一个孩子救了,诸位企业家,在中国,把一个孩子让他懂得「浪子回头」是什么概念?(众答:金不换。)对,很可贵。我的意思是说,把一个浪子劝回头了,紧接着延伸的影响是什么?把一个家庭给救了啊。就像这些年来在我们祖国大陆,有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们非常感动,就是海南省监狱系统,张厅长他真的是把这些服刑人员当作亲人一样的爱护。他发现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所以,以《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三本教材,教化了一万多个服刑人员。结果他们整理出来的教材,现在已经由司法部发行面向全国。(我今天应该把这本书带过来。)张厅长他一个人发了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刚刚跟大家交流到,我们的老祖先是道德起家,是把道德落实在各行各业,因为重视道德,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第一,它有文言文的承传,这个是高度智能的工具;第二,因为它是真理;第三,因为老祖宗积了厚德庇荫我们。大家假如有回去查族谱,就会相信我这一句话了。像我们小时候在台湾有句话叫「陈林半天下」,你们听过吗?这可能是福建的状况,因为看《了凡四训》说,莆田林氏,有老母好善,都煮粉团给人。有个修道人吃它三年,最后说,「妳积了厚德,妳以后的子孙当官的有一升麻子之多」。最后「福建有无林不开榜」,就是每一次只要是开进士的榜,一定有她林家的人。这句话师长有印证,师长说他学生时代还有到福建建瓯,福建那一带无林不开榜,就是他林家的后代很优秀,他们那时候都还确实是呈现这样的情况。
林氏是比干的后代,请问您尊姓姓林的请举手?我们掌声欢迎比干的后代。其实姓氏是很有意思的,我发现这个都有祖宗冥冥当中在保佑。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回台湾办传统文化的课程,刚好我们是跟陈瑞珠老师一起办,我们也有祭孔仪式,结果我们两个人主祭,带领大家祭祀。祭祀完之后,陈瑞珠老师说:「我们两个人这一生都要干这个事情,不干不行。」我说为什么?她说:「因为孔子两千五百多年的时候,在陈蔡绝粮。」《了凡四训》有说,「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父母有错误、祖宗有错误,我们要弥补,是吧?同样的,我们的中华民族,整个文化为什么在这两、三代出现断层?这两、三代人有没有责任?有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赶快承传起来,才能够弥补这两、三代的忽略。可是他们忽略了,不代表他们不爱我们,这个要分清楚,你们不要回去骂人。为什么?你今天回去跟你爸爸妈妈说,「你怎么没有教我?」他们也很无辜,因为他们会说:「爷爷没教。」结果两代人去找爷爷,然后又跟爷爷讲,爷爷说:「没人教我。」三代人跪在墓碑面前,曾祖父母已经不在了。所以这几代人也是没学,他们也很无奈的。所以讲到这里,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整个文化的承传、承先启后,是我们所有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
从刚刚莆田林氏,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祖先所积的德,可以庇荫几百年之后的后代,莆田林氏是明朝人。而舜王离我们四千年了,舜王的后代:胡姓、陈姓、付姓、田姓、虞、姚。这黑板上有您尊姓的请举手?我们欢迎大舜的后代。学习传统文化的人,首先第一个最触动的一定是「二十四孝」之首的舜王。面对父母的不了解,甚至要伤害他,这么恶劣的情况,他的念头里面纯一的孝心,没有其他念头。所以,我们中华民族读了这第一篇孝道的榜样舜王,那还有什么不能孝的呢?我们的条件都没有舜王这么差劲,哪有不能孝顺的道理?实实在在讲,舜王,父母对他不好,「亲憎我,孝方贤」,这个时代的人常常都很不肯吃亏。请问大家,舜王吃亏了吗?父母对他这么不好,他还是至孝,他有没有吃亏?我们做事业、企业的人,最会打什么?打算盘,很聪明的。请问,我们从舜王他的人生得到什么启示?人欠你,天会还你。而舜王也证实了,一个人能调伏自己的贪瞋痴、所有的习性,只有纯一的孝心,他的智慧会恢复,所以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他有高度的智慧。他本来是农民,最后为什么变成大智慧者?除了他调伏了他的习性之外,他也很好学。孟子说,舜王是只要听到一句好的教诲,他就全心全意把它落实,这是舜王学习的态度。舜王之后,从农民变什么?变天子,「富有四海」,所以他的福报达到顶点、智慧达到顶点,德行,他是孝之首、德行之首,他的德行也圆满。
所以我们老祖先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舜王做到了,就是尽孝,就是放下自私自利,他可以恢复。「在亲民」,舜王也利益了当时候所有天下的百姓。然后自己智慧、德能、福分圆满,也尽力帮助所有有缘的人、广大的人民往这条路走。当时候的人民是以「耻不如尧舜」而感到羞耻,他也带动了全国人民往道德去走。其实现在这样的局面在我们祖国大陆也是如此,现在习近平主席他学《孔子家语》,他学《论语》,广大的人民也跟着学,这叫「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德风吹了,自自然然影响广大的百姓,所以是「亲民」。自己圆满了,帮助人民(有缘人)圆满,叫「止于至善」。所以,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观,可是我们假如不学习老祖宗的智慧经典,可能我们现在大学生出来还不知道人生的价值观是什么。
所以,舜王给了我们很多的人生的启示。包含,舜王假如没有尽孝,父母对他不好,他跟父母吵架,会产生什么结果?刚刚举手的人就消失掉了,那就不可能后代子孙传四千年了。所以我们中华文明有一个字可以代表它的核心,哪一个字?孝字。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合在一起不可分。「老」是上一代,但上一代还有上一代,叫「过去无始」;舜王传到现在一百多代跑不掉了,下一代是「子」,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所以诸位长辈、兄弟姐妹们,我们现在的抉择、现在的用心,会决定未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吧?这「未来无终」是一个孝字,父母跟我们是一体,祖宗、后代子孙跟我们也是一体,祖宗的德庇荫我们,祖宗的榜样持续在教育我们。所以慎终追远,认祖归宗很重要。
这次课程结束,诸位一定要回去查你的祖先是谁?我跟你保证,你查完以后,那一天走路的感觉会不一样。刚刚举手的那些企业家、老师们,他可能今天走路这个姿势就要不给舜王丢脸:我是圣人的后代,要做好的表率。我记得当时候《德育课本》是蔡振绅先生编的,跟我们是同宗,所以就把我们始祖,其中有一位叫蔡仲,他给我们的一篇教诲就列在最前面了。结果这篇教诲当中就指出,我们是周文王的后代,那一天我走路也不大一样。但是更觉得有责任,我们的始祖文王,他是爱民如子,甚至于是看到旁边发现有枯骨,他马上就请旁边的人要把他埋葬好。结果旁边的人说:「那又不是你祖先的骨头,你干嘛把他埋呢?」他说:「我是一国之君,所有人的祖先都是我的祖先,所以要把他埋起来。」所以才留下来一句成语叫「泽及枯骨」,就是文王的慈悲是对于去世的人都这样的尊重。结果这一件事情传开了了,老百姓说:「我们的君王连去世的人都爱护、尊重,更何况是我们活着的人!」
所以大家为什么要回去认祖归宗?因为刚刚已经跟大家讲到,我们这个民族是道德起家,刚刚讲到的尧、舜这些圣王,他是在国家领导人的身分上契入圣人的境界,他叫「君道」;而诸位企业家现在也是你整个企业团体的君,尽君道。在教育界,孔子是至圣先师,他也契入圣人,他是「师道」。我们中国社会,有好几个商团,「商道」,安徽有徽商、山西有晋商、浙江有浙商,所以在商业界多少人契入圣贤的境界。重视道德,在我们各行各业都是呈现出来,商业界最好的代表,谁是财神?范蠡,春秋时候的一位圣贤人。他辅佐勾践复国,最后带着他的妻子西施,可能西施比他还有名,但是感觉认识范蠡比西施还要重要。后来他开始从小生意做起,三聚财三散财,赚到钱又布施掉,又从小生意做起,没多久又致富,又散尽钱财帮助最贫困的人,这是历史当中记载「三聚三散」。
其实他已经道出了财富的真因。我们在大自然当中,以至于在人生的哲理当中,都离不开「因缘果」三个字,我们这个民族的祖先很厉害,他很会归纳。请问大家,您现在所遇到的人生一切事情,有可能离开这三个字吗?不可能。现在发生的事情,原因出在哪?前面。怎么耕耘才有怎样的收获,但是因还要配合上缘。所以范蠡他布施很多的功德,他是很有财富的命,他有富贵,不管他干哪一个行业那是缘分,最后他一定会赚钱。
我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开小学同学会?一开小学同学会说,「那个同学以前坐我旁边,成绩比我还差,才能也不怎么样,怎么现在事业做的比我好那么多。」很可能会气得当天睡不着觉。所以人往往在很多事情会不平,是因为不明理,理得心才能够安,不然看很多事,会有很多的抱怨。虽然这个同学成绩不怎么样、才能不怎么样,但是他挺慷慨的,他很喜欢帮助别人;再来,他不会嫉妒人,他还会用人。你看刘邦,他说:「打仗,我不如韩信;管理国家,我不如萧何;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结果这些很强的人都被他用,最后他当皇帝,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格特质。说到刘邦,有两个姓氏的人不能不弘扬传统文化,一个是姓刘、一个是姓李的,叫「重回汉唐」。现在很多全心全意在做传统文化的,姓刘、姓李的这些老师、领导者不少,这个一定都有祖宗在保佑的。
好,我们刚刚也讲到,商业界也契入圣贤境界。包含还有一个行业也可以契入圣贤,叫乞丐。清朝的武训,他是乞丐,他把要来的所有的钱拿来盖学校,教人怎么懂得做人,乞丐也是圣人。所以中华民族道德起家,从这里就可以感觉得到。不只各行各业是圣贤、重视道德,连每一个角色都可以契入圣贤的境界。我们周朝有三太,太姜、太任、太姒,三代的女子,代代都出圣人。太姜是太王的夫人,生了泰伯、仲雍、王季;太任生了文王,太姒生了武王、周公。三代的女子非常重视胎教,所以中国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因为重视胎教,因为女人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她们在母亲这个角色契入圣贤的境界,对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由于这样的典故,后世称结了婚的女子叫「太太」,是这么来的。所以以后人家称呼妳「李太太,妳好。」那个意思就是说「李圣人,妳好。」
我们要了解一个逻辑,我们老祖先特别重视本,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假如不找到根本,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徒劳无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所以努力有结果,不一定有好结果,因为在枝末当中是没有什么效果,甚至还有反效果。所以在《群书360》当中,「务本」的经句是最多的,我们待会可以举一、两条一起来学习分享。好,既然是务本,我们在企业界都清楚一点,成就事业最重要的关键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从家庭来。那家庭的教育里面,母亲的教育最重要。所以有好女子才有好妻子,有好妻子才有好妈妈,有好妈妈才有好子孙。
我们很感佩我们吴董事长,他知道女人很重要,所以他们公司的产假是两年,这连政府单位都不敢开出来,这是对于整个民族的一种责任、一种爱护。那安了这个母亲的心,她孩子的胎教一定做得好。而且吴董事长这么做,还有用智慧去做。用什么智慧?要进公司两年十个月才符合这个资格。为什么?要先学两年她才懂道理,不然胡里胡涂怀孕、胡里胡涂生孩子。懂了两年再怀孕,怀孕、怀胎十月,所以要在公司学习两年十个月。
今天帮助人,没有用智慧是帮不了人的,你假如不务本,帮不了人。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很大的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去见师长,问释净空老教授,「我们去帮助这么多贫困地区,怎么帮助愈多的愈贪、愈不感恩?」他们做的有点灰心了,来请教。老人家回了他一句话:「他连父母都不感恩,他怎么会感恩你?」所以人的德行,「百善孝为先」,他有一个源头,他连对他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懂得感恩,他的知恩报恩的心没有办法起来;没有报恩心起来,当然贪婪心就增长。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还是要教他。
所以刚刚跟大家谈到的整个社会现象很复杂,身心、家庭,刚刚说父子冲突很多。老祖宗的文字,一个字就把这个智慧点出来了,「钱」,「金」旁边是什么?两只刀。所以这个死了三年都还没有下葬的企业家,假如他把这个字看懂了,他就不是这个命运了。《三字经》也教了,今天《三字经》提了不少句,回去好好翻一翻,宝典。「人遗子,金满籯」,很多人留什么给孩子?钱。「我教子,惟一经」,他把智慧、经典传下去。传钱变成祸患,所以有智慧的祖先、父母,怎么会留给后代会起祸患的东西呢?所以,《三字经》这些经句,其实很可能我们听懂了,就不会造成整个家庭最大的灾祸,但是假如听不懂,问题很大,有一些不是走了之后才产生。
在台湾有一个企业家他积累了二十亿的台币,他建了一个房子花了一亿。我当时候一听,他建个房子花一亿,是不是告诉小偷:有空来我家坐坐。要藏富教子,你的孩子都觉得你很有钱。结果他七十来岁中风,他的儿子跟孙子在一年的时间之内,把他二十亿全部把它花光,一辈子哦。所以「至要莫如教子」,为什么皇上一登基,第一件大事是什么?立太子。有后的观念,培养接班人是一个家、一个团体头等大事,这在《群书治要》都是特别强调的。
孩子把二十亿花光了,他们家的祸患结束了吗?刚刚开始。有没有把二十亿花完了,突然在父亲的面前痛哭流涕:「我错了,我是不孝子!」有没有可能?没可能,除非他到马来西亚参加企业论坛,人总在遇缘不同,他有好的缘分,他才有机会把本善给唤醒。所以大家这么尽力学习、尽力在弘扬,这都是功在民族文化的承传,在这里也要向大家致敬。
我们看到家庭、父子、夫妻这些现象,再延伸到整个社会,比方说现在堕胎的情况很严重,一年有五千万人,而在我们祖国大陆是一千三百万,这个比世界大战还要惨烈,而且未成年少女占比较大的比例,这个是值得我们去冷静的。包含到现在整个大自然的灾祸,国与国的战争,从身心到社会、家庭种种,看起来很复杂。我们老祖先最会归纳抓根本,根本在哪?人心出了问题,人心往利跟欲的方向在追求。刚刚谈的所有的现象,离婚率跟利欲有没有关系?有啊;堕胎跟利欲有没有关系?有啊。整个大自然为什么温室效应、水灾、风灾这么多?《群书治要》里面《尚书》告诉我们,「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善跟不善才是吉祥跟灾祸的根源所在。所以只要是重视孝道的教育,像我们这次还有「孝行天下」的钱先生,他们就是大力在弘扬孝道。《群书治要》里面有一本书叫《孝经治要》,「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用孝来治天下,效果非常的好。
我想诸位来自祖国大陆的企业家,在今年政府有做一个节目,我想看的人记忆都会很深刻,叫「寻找孝心少年」。我想每一个看这个节目的人不哭啊,可能是没血没肉的人。看的都非常的感动,甚至于生惭愧,这么小的孩子都懂得孝顺父母,那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也是要向他们学习。而政府做这样的事情,都是符合《群书治要》、符合孔子的教诲。在《群书治要》当中有讲到「显贤表德」,都是古圣先王最重视的。像浙江杭州吴菊萍女士,有没有来自浙江的企业家?那你们一定认识吴菊萍。她看到一个孩子好像差不多从十楼要掉下来了,她没有任何念头,跑过去用手把这个孩子救起来,结果她的手就粉碎(骨折)了。所以在一个市民广场就立了一只手,手里面有一个婴孩,她的见义勇为的精神。听说她那个小区之后没有人吵架了,因为稍微快吵起来了,旁边的人就会告诉他,「吴菊萍舍了命救人,你还吵什么架!」他不好意思,不吵了。这个真的会影响人心,人都有羞耻心。
就像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大家听过没有?有两户人家闹不愉快。当时候宰相是张英,他的孩子跟邻居吵得不愉快,因为觉得邻居占了他的地,结果就写一封信到朝廷给他。他回了一封信给子孙说:「千里家书」,传这么远的家书,「只为墙」,建墙,在那里争过来一点、过去一点。「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子孙就知道怎么做了,就退了三尺;最后旁边邻居也不好意思,也退了三尺,就出了这一条六尺巷。结果我们曾经去六尺巷,发现一个现象,因为六尺巷还算宽,骑车的人可以过,可是骑车的人只要发现有行人来了,他就停在旁边等,等行人走,他才走。所以六尺巷也传了几百年,还在影响那个地方的社会风气。
所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现在所做的事跟后代都是分不开,都在影响他们,甚至在影响我们眼前、我们整个团队的人。我们也曾经听过,一个主管到了这个单位,这个单位从此没有人离婚,本来离婚率很高。所以这一个企业家领导人,他员工的父母每天烧香,都会祈求老天爷,「你要保佑这个领导人,他救了我儿子啊。」所以这个叫积阴德。
那我们现在看到了,利、欲是问题,而人心要转变要靠教育,所以老祖先又留了另外一句重要的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才能够扭转人心。所以老教授强调,整个社会的乱,是因为东方忽略了圣贤的教诲,我们整个中国社会非常重视教育,所以东方是缺乏圣贤教诲,西方是缺乏了宗教的教育。那没有这些圣贤教育,所以人心整个被财狼、色狼,这些欲望给控制住了;而他真正有学圣贤、宗教的教育,他会把利欲转成道义、转成勤俭,这些现象就会改善。所以自己的人生,以至于世界的命运,从根本上看,只是什么?一念之间。但是要我们自己肯转,但是要教育产生力量之后,每一个人心肯转,这个社会就会愈来愈好了。那当然,一开始看到大家这么有信心,这个世界会愈来愈好,大家的信心也感染了我的信心,所以今天中午我会多吃一碗饭。大家彼此信心,互相鼓舞。
刚刚跟大家谈到,我们祖先重视知恩报恩,所以在祠堂立的是「天地君亲师」。而我们受到国家领导的恩德,社会安定,尤其像习主席现在推展圣教,整个正法、圣教,都要依国主才能兴盛。为什么唐朝中华文化这么兴盛?唐太宗重视;清朝为什么有康乾盛世?那是康熙、雍正、乾隆重视。所以《孝经》、《书经》当中讲的,「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好的领导人,是所有人民的福祉,君,所以要做。君的恩德很大。「亲」,我们都是父母所生所养,恩德很大。「师」,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知礼仪、知是非,就是透过老师给我们的教导,所以师的恩德很大。
而「君亲师」的精神是一体不可分的,这三个角色基本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扮演。诸位长辈、诸位企业家,我们是不是「君」?是啊。我们是不是「亲」?我们吴董事长现在他们是整个大家庭两千多人,是家,他是大家长,他现在儿女很多,生了不少,叫他爸爸的愈来愈多。现在不是他企业的这些年轻人叫他爸爸,现在连广西的青少年叫他爸爸,因为吴董事长跟一些企业家,他们看到了整个国家、民族有一个非常急迫的需要,就是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好像是五千八百万……六千多万了?我们设身处地一下,留守儿童他缺乏父母的关爱,那缺乏父母的关爱是什么逻辑?是会直接影响到他健康的人格。人的人格只要不健康,他这一生已经跟幸福绝缘。所以吴董事长他们这些有共识的企业家,希望能带动起整个国家、甚至于是整个企业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这些都是我们未来民族的栋梁。所以做了很多的措施、福利,让这些同仁能够回去多一些时间陪伴他们的孩子。我想这些同仁得到这样的福利,他会非常感动,会感谢公司一辈子;而且他会非常珍惜回去陪孩子、教孩子,孝养自己父母的机会。那这一份感动是至诚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于公司、对于他的家庭,我想都会有一生的、一辈子的影响。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君亲师。而且在扮演领导者,假如没有亲、没有师,也扮演不好。「君」是以身作则,是领导。可是一个领导者,他假如没有像父母一样爱子女的爱心,他组织也带不好;他虽然有父母的爱心,可是该教员工的时候他又不讲,那他没有作「师」,员工还是不能成长。所以这个时代,当父母的人说孩子不好教,因为他忘了他还有君、还有师。他不是只有去疼孩子,他要以身作则,他该教他的时候也要教。当老师的人说,现在孩子不受教,他可能只觉得我站在讲台上是老师,事实上他还要以身作则,他也要用父母的心去爱学生,学生就能够跟他感通。所以我们扮演每一个角色,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三宝,「君亲师」这三个字。所以这三个字很好用,用到极点就成圣人。而且从今天开始,任何的不如意,我们都思考:我在这个因缘角色,「君」有没有不足?「亲」有没有不足?「师」有没有不足?一这么反省,一定可以找到问题,马上调整,就能否极泰来,就马上能够转变了。
好,那谈到「作之君」,我们就《群书治要》当中的领导风范,分成三项,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作之君」,大家有带《群书治要360》吗?没有,好,我们待会用银幕打出来。
首先是使命感,在一百九十页,三百一十八句,在《中论治要》当中有讲到:「位也者」,职位,是「立德之机也」;「势也者,行义之杼也」。这个「机」、「杼」就是指纺织机跟它的那个梭子,等于是说,我们今天有这样高的权位,它不是用来享受、不是用来弄权的,更重要的它是来行教化的。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很少,成年了也不懂,反而是进了重视传统文化的企业我们才开始学。所以,「圣人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人伦正焉」。吴董事长他们的企业里有一个「好媳妇」的团队,一个好的媳妇,上,孝顺公婆;下,教育子女;中,和谐整个家族,那是不是编织「天地之化」?她们好媳妇的队伍,现在是三百多人。
我们在古代讲,士农工商,读书人对社会的影响最大;而现在发现到书局去,假如是十本成功人士传记,企业家超过一半,所以代表现在企业界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那现在是不是还是士、农、工、商?其实从精神上来讲,什么是「士」?士是读书人。读书人的展现是什么?以天下为怀。所以现在为什么企业家值得人尊重?他跟古代的读书人的气节相应,他也以天下为怀。吴董事长他们企业是:用心将圣贤教诲带给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一九七0年代,汤恩比教授,他是英国人,他在他的演讲当中多次提到,他说:「中国的人民,他们都是以天下为怀。」所以刚刚问大家,炎黄子孙的特点在哪里?我们像不像炎黄子孙?(众答:像。)我们掌声给这位企业家。我们不能给祖宗丢脸,「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们每个人走出去都是代表中华民族、代表我们的国家,甚至代表我们的行业,所以这个都要有责任,这个使命感。
其实我师长常常跟我们劝勉说:「人生短短几十年,总不能白来人生一趟,而人生只要先看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再来经营人生,可能心态会不一样。」诸位企业家,你们有没有经历人生最后一刻?没有吧,有就没有坐在这里了。可是大家应该看过吧?对呀,我们的长辈也曾经在我们眼前离开了,所以人生最后一刻是怎么样?你们都没有看电视哦,怎么你们的表情好像「人生最后一刻」也不知道怎么样,这不用我表演吧?这个还要表演?怕我表演不像。所以这个最后一刻就告诉我们一个真相,生命有多长?佛陀曾经问过他的弟子生命有多长?还有的说七十年、八十年,最后佛陀讲,生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吐出去,下一口吸不起来,叫与世隔绝了,生命是在呼吸之间,这个就要有无常的观念。所以为什么培养接班人这么的重要?无常到来,我们可以很安心、放心离开这个世间。而那一口气没有来,双手双脚一摊,告诉了我们什么?身体都带不走,还有什么带得走?所以现在的人苦,苦在哪?拼命追求他带不走的东西,都觉得人生要怎样?要大房子、大车子、要有多少财产,才会幸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调查,是愈有钱的人忧郁症多,还是没钱的人忧郁症多?(众答:没钱的人。)你们讲的,我没讲。所以我们都被骗了,我们被好莱坞电影骗了,我们不知道其实什么最快乐?为善最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有父母可以奉养,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还能回想小时候吃一只棒冰,我咬了两口、你咬了几口,现在一个孩子吃五只棒冰,嘴巴还翘的很高不高兴,你看,差这么多,所以天伦之乐是人生的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我们看着我们底下的下属、同仁,不断的成长,他们的家庭愈来愈和乐,比自己还快乐,这个就是孟子讲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再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对得起良心。
人生的缘分很特别,我跟我们中心的领导人,我们拿督执行董事黄景裕先生,跟我们吴念博执行长,我跟他们两位长者都一起睡过觉,在跟他们一起睡觉当中体会最深的,就是他们好睡。好睡也是人生的福报,几乎都躺下去就睡了;他们功夫也很好,都不用动的,就一躺下去就是这个姿势,他们在睡觉当中不忘仁德,怕翻身影响旁边的人。跟他们一起,他们也很好吃,所以好吃、好睡是福报。人假如钱很多,不好吃又不好睡,吃还得吃糖尿病的药,睡的时候还得吃安眠药药,那得要学习什么?放下。
因为科学家说,一个人一、两岁的时候,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结果我们一个同仁,他的儿子现在一岁多,他真的算了,他说不止,他的孩子躺在那里睡觉,自己在那里一直笑,面带微笑,他真的去算过。一、两岁的时候平均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以后平均一天笑七次,这个科学数字很值得我们省思。你们有没有亲戚朋友跑过来跟你说:「我愈活愈笑不出来,我努力的目的,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就是为了笑不出来。」你们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亲戚朋友?没有哦?有的话要进精神病院了。但是,这个时代的人绝大部分是往这个方向走,愈来愈笑不出来,所以这些科学数字可以敲醒我们的人生方向。
所以老祖先有句话讲,「欲是深渊」,人假如追求利欲,那是一个深渊,没有底的,怎么会愈来愈笑得出来呢?所以只要是追求利欲,他的人生三个字就定他的命运了,贪之后就有求不得的痛苦,绝大部分的烦恼逃不过因贪所产生求不得的烦恼。所以为什么说「人若无求品自高」?为什么说「知足常乐」?那要再进一步思考:你不求,就没有了吗?你求就有了吗?好,这两句话我们回去想,想到开悟为止,慢慢我们自己去参。有一点,学习传统文化,不能都是别人告诉我们,都只是听,没有去感悟、没有去省思,听太多会把悟门给堵住,所以有些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点到为止。就像刚刚讲的范蠡,他都不求,他就没有了吗?那求就有了吗?求,真的有了,那他在求的整个过程都是痛苦的,付出多少代价,白头发愈来愈多了,皱纹愈来愈多了,睡觉愈来愈难睡了,这些都是代价,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搞清楚。
所以我们今天已经看到人生最后一刻,再来经营人生,那我们要努力留得下来的,带带得走的。身体都带不走,身外之物怎么带得走?所以什么留得下来?孔子的教诲留下来,范仲淹的教诲留下来了,在商业界范蠡的榜样留下来了,这是留得下来的。钱留不住的,钱留了,可能会造成后面人的争端。那什么是带得走的?智慧带得走、灵性的提升带得走。所以我们学传统文化走人生,应该愈来愈笑得出来,愈来愈达观。你们也应该笑一个给我看一下嘛,我讲半天了,你们要配合一下!你们笑得出来很重要啊,你们一笑得出来,你们所有的员工慢慢都笑出来,是不是?你看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生闷气的时候,你笑得出来吗?笑出来还被一顿打。所以,这是无形的整个家庭跟整个企业的氛围文化。所以现在为了几千个员工,笑不出来也要把它挤出来,慢慢、慢慢就愈来愈自然了。
好。那带得走的,是这一生所做的一切善事,甚至于你追求更高的境界,把所有的执着放下,你可以了脱生死,不要再搞轮回的痛苦了,那这个就属于更高的哲学领域、还有宗教的领域,值得我们去追求。为什么?人世间都有一个终点,终点也代表另一个起点。所以孔子在《易经》里面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身体是一个工具,最多让用七、八十年,厉害的用一百年,工具终究会坏,坏了之后要怎么样?换一个身体。请问大家,你要换什么身体?你会换吗?你有把握换吗?那我请问大家,现在的人,他最后一刻在哪里过?他的状态是怎样?已经不知道痛苦了,很多都已经在弥留状态胡里胡涂了,请问他会换一个好地方吗?所以很多修养很好的人,他临终的时候是说:「拜拜,我走了。」他就是这样无疾而终,眼睛一闭就走了,这是我们的目标啊!
《三字经》就有这个目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被他的祖父劝导,在梦中点化他,他从那一天开始断恶修善,后来五个孩子都很有成就;他自己因为积累了很厚的功德,最后他是洗好澡,跟亲戚朋友打招呼,然后自己头一点他就走了。走去哪了,我还不清楚,以后清楚了,再跟你们分享,因为我的功夫也不够。所以我们省思到人生的意义、价值了,我们经营人生的目标、使命就不一样了,利益家人、利益有缘的人,不要白白来这个人世间。
第二,「作之君」很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我们列了一些纲目,这些纲目在《群书360》当中都有,大家回去可以再深入这些经句。首先,「正己」,一定是正己才能感化别人。我们刚刚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这个「教」字,我们必须认知它本来的意义,不然一般当父母的人,一谈到教孩子,他都是想教孩子不是教自己。而真正这个教育的「教」字,首要的是教自己。「教」,旁边两个叉,下面一个小孩,第一个叉是父母、老师、领导画的,下面是孩子、员工、学生潜移默化效法的。所以「教」字的左边代表身教,上行下效,就是正己;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枝树枝,那是耳提面命、不厌其烦的教导提醒。你们有没有遇过员工教一次全会的?有要通知我,他可能是颜回转世的,我们要赶快请他出来教化。那这个就是耐性。那假如是正己,我们就可以反思:我的身教做得如何?我的耐性够不够?其实只要从这两个角度,可能我们有不足的地方就可以发觉调整。第二,以身作则,教化当中有讲到上为下效,上面的人做,下面的人效仿,这样才叫作「教」。我们清楚了教育这个「教」的主要精神,还是首先要自我教育,所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第三,是修身。在修身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精神,第一是「戒贪」。老祖宗发明这个「贪」字,告诉我们「贪」跟「贫」就愈来愈接近了。而且老祖宗告诉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可以取横财,取横财必有横祸。所以首先要戒贪,不然一失足成千古恨。而且纵使你没有犯法,你贪了,你一定教出败家子。再来,修身当中要戒脾气(惩忿),怒似猛虎,常常发脾气,整个团队的氛围是很不好的,和气才能致吉祥,脾气很大的时候,整个就是乖戾之气,没有人和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次刚好海南有办了一个传统文化的课程,当时候前一天张发厅长,刚好跟餐厅老板娘的先生有误会,一顿脾气起来了,结果我们还在想说,明天开幕了,今天张厅长发这么大的脾气,课程会不会有影响?后来还比较平安过去了。结果因为前一天发了脾气,隔天刚好张厅长谈到,比方他说戒烟,从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再抽了。刚好他在叙述这一段的时候,李越就老师就加了一句话说:「张厅长,你今天就发个愿,从今天开始不要发脾气了。」结果张厅长思考了一下说:「好。」后来过了一个月,礼旭给张厅长打电话,然后就问他,「厅长,有发脾气吗?」他说:「没有!」那天发了以后,从那一天开始一个多月没有发,他接下来的那句话更令我感动,他说:「我一定要专程去感谢那天让我发脾气的人。」所以这个念头一转,不止不跟对方生气,还变成感恩他。今天是十月二十六号,是一个好日子,我们共同发个愿:从今天开始,不要发脾气。那个镜头可以往这里照下来一下,以后可以成为呈堂证供。发愿很重要,人有愿力,才有锲而不舍的动力。我就不逼大家了,传统文化说,不要强人所难。
再来,是「迁善改过」,像张厅长刚刚那个,他也是迁善改过,下了很大的决心。
在以身作则当中,孝悌很重要,一个人能够尽忠于领导,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孝经》讲得好,「君子之事亲孝」,他事奉父母孝顺,「故忠可移于君」,他只要孝顺父母,他在单位会感恩领导,自然效忠于领导。「事兄弟」,他在家里面尊重长辈、友爱兄弟的态度形成了,「故顺可移于长」,他到了单位去,很自然的对单位的长辈、还有同事,都很友爱。所以在企业当中推展孝悌,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好,经句当中都有对孝悌这个意义的彰显。
第五,是「反身」,就是反求诸己。我们吴念博董事长他的企业文化,他所带领的企业团队,有个很重要的企业文化,就是内求、利他。「内求」,就是什么事情他反求诸己。而当领导者他反求诸己,这是跟人的本善性德相应,他所带动的必然是对方的反省。所以形成的氛围,一遇到事情,大家都是先反省自己,那每个人都在每一件事情当中,得到最好的启示跟智慧,所以这叫「各自责,天清地宁」。可是假如领导者遇到事情是先责怪对方、责怪同事,这叫「各相责」,会怎么样?「天翻地覆」。老祖宗这些句子都告诉我们,一个家庭、一个团体,是和乐还是冲突,在哪里?一念之间,在一个态度上面。「反身」。
再来,「诚信」,在商业界诚信、信义为立业之本。还有「度量」,一个人的事业能做多大,跟度量、跟他的眼光有关系,量大福就会大。
第八,「谦虚」,《易经》有六十四卦,只有一卦是六爻都是吉祥,就是谦卦。谦卦六爻皆吉,不管你处在什么境界都是吉祥的。而换另外一个角度讲,只要不谦虚、傲慢了,人生的危机也会产生、瓶颈也会产生,所以很多的企业周刊,很多大的跨国性企业为什么会倒?绝对是因为领导者,他觉得自己很有成就,听不进去这些重要干部的劝,他傲慢了,就出问题了。所以危机还不在事相当中,在哪里?在这一颗心。
第九,是「谨慎」。「谨慎为保家之本」,甚至于每一件事、每一个重要的合作,都要慎于开始,缘分不成熟不能起贪念,最后可能合作到一半,因缘不成熟,要进进不了,要退退不了,就非常辛苦了。但是那个时候也不能怨人了,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记取一个教训,要慎于一开始、慎始慎终。慎终就是不要跟人家结恶缘,好聚好散。第十,「学问」。什么才是真学问呢?句子当中都有彰显,大家可以回去看。
再来,使命感、以身作则之外,还要有大公无私的修养。我们从家庭看,一个父母有三、四个孩子,假如他偏爱某一个孩子,这三、四个兄弟姐妹的纷争就要开始了。从家庭再延伸开来,领导者假如没有能够大公无私,那不平等,不平就会有怨,所以大公无私很重要。
第四,因为一个团体要成就,人才重要,所以要「知人善任」。舜王治天下之所以能安定,他用了五个圣贤人,管了国家最重要的五件事,天下就定了,在这一点,应该诸位企业家经验是很丰富,知人善任。尤其要观察,一个人不是只有对上面好,也要爱护下面的,对下面的人不好,对上面的人好,那个都是变成谄媚、巴结。所以「知人」当中,这些句子很重要,很多国家领导人,翻了我们《群书治要》这些句子,说:「哎呀,我假如以前看过,就不会犯那些过失了!」
最后还提到,作之君要「纳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总有考虑不到位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可以接纳别人的意见,就能找到我们忽略的地方;甚至于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德行有偏颇,一个领导者的德行有偏颇,很可能造成的是整个企业团队的失败,这个时候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下属、干部提醒,我们能马上接受。所以有一句话叫「福在受谏」,最大的福报是接受了别人正确的劝谏,你人生的灾祸就跨过去了。就像唐太宗他能接受魏征的劝谏、这些忠臣的劝谏,才开创了我们中国的「贞观之治」。所以纳谏很重要。
好,这一节课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也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平安!我们共同发一个愿,承担起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使命,让传统文化在我们自己身上,把我们的企业发扬光大;同时也发一个愿,今天以后不要发脾气。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