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传统教育 / 文章
蔡礼旭老师:为传统蒙学正名——接受《芒果画报》采访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fxsp.org/category/index33-2.html
http://www.amtb.cn/rsd/rsd.asp
  
蔡礼旭老师、《芒果画报》记者 2012/5/2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8-005-001
 
记者:我们传统的蒙学教育,是启发孩子的哪一方面呢?
 
蔡礼旭老师:启蒙,就是启发孩子的本性、本善。《三字经》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纲领和概论,一开始就讲到“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善”和《大学》讲的每一个人本有的“明德”,是一样的意思。怎么让明德开显出来,圆满孩子的智慧德能?俗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小时候德行的根基扎下去就会影响他的一生。
 
我们的老祖宗对教育有高度的智慧,我们的民族最重视教育,也最懂教育,几千年前就讲胎教了。周朝的圣人最多,三代的女性太姜、太任、太姒都注重胎教,“眼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她的念头和一言一行都是善的,她的正气就影响胎中的孩子,就已经启蒙了,自然生下好孩子。
 
记者:传统蒙学十分注重孩子“定力”的培养,这其中深刻的道理是什么?
 
蔡礼旭老师:我们从自己的人生来看,十差九错都出在慌张上面,所以一切言动都要安详。最重要的是,人定下来后,他的思虑很清楚,才显得出智慧。现在人很浮躁,被欲望给障住了。所以要培养定力,让孩子有调伏欲望的功夫。怎么“定”呢?古今中外所有的圣哲人,教育都离不开三个字“戒、定、慧”,“戒”就是规矩,“定”就是不浮躁,“慧”就是处理事情的能力。因“戒”才能得“定”,所以古代为什么都要学礼?学礼者,才有分寸,他的心才不散乱,不会去放纵。教育的目标是要开智慧,但要先从守规矩开始,进而有“定”之后,他的智慧自然能开。
 
记者:传统蒙学还十分注重“孝道”教育,是“德之本”、“教之始”,这一点与西方教育有所差别,为什么中国会把“孝道”教育提升到这样的高度?
 
蔡礼旭老师:这个差别就是最核心的问题。“孝”这个字可以代表整个中华民族。而这个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个“子”,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所以祖先、父母、孩子跟后代是一体的,不分彼此的爱就是天性的展现啊。而且这个字,上面是老人,下面是儿子,儿子背着父母,这是报恩啊。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文化传五千年,为什么所有古文明只剩我们?就跟这个“孝”字息息相关。“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一个人爱心的源头活水。所以孟子把这个次第说得很透:“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人首先爱自己的至亲父母,然后推演到爱他人,最后到爱万物。“孝”之爱无限大,自然有这样的高度。
 
记者:传统蒙学教育是很贴近孩子天性,很灵动活泼的,为什么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教育存有“刻板、沉闷”的印象?
 
蔡礼旭老师:之所以有“刻板、沉闷”的印象,是把传统文化当成约束,没有在力行中活泼地运用传统精神,只僵在文字的表面,没有理解文字的意义所造成的。老祖宗是通达人性的,他们洞察到“父子有亲”是天性,让孩子终身保持。人保持天性后,悟性特别高,就能感同身受。所以能做到孝的人,他时时能为人着想,他就不会呆板。而且我们传统特别重视“敬天爱人”,以前的孩子跟大自然非常地接近,所以他就会爱护大自然,会去尊重生命, 他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以后就会回报故乡。所以蒙学重视生活教育以至于和大自然的相处,对一个人的人格都非常的关键。
 
记者:古时的孩子是怎样度过童年的?与现在的孩子相比有何不同?
 
蔡礼旭老师:古时候因为是农耕社会,都生活在大家庭里面,孩子在家里面就必须学习应对进退的礼节,怎么去礼敬父母、长辈,爱护弟妹。他天天学习人际关系的建立,从小的生活训练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同时让孩子参与农耕,这都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孩子习劳而知感恩,就能体恤父母生活的不易,也在锻炼他的做事能力,当他到学校去,会主动帮忙老师,得到老师的爱护,将来到社会愿意服务,受人欢迎,这样的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健康的。所以孩子童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怎么会不快乐呢?
 
今天多半是小家庭,孩子是家中的宝,他们只有“得”的经验,没有付出、替人想的经验,即使教他,也体验不到。孩子愈“得”愈“小器”,愈“小器”人际关系愈差,愈不快乐。
 
记者:蒙学教育的为学次第是怎样的?
 
蔡礼旭老师:在《三字经》里就有提到:“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小学》是德行跟生活的教育,是由宋朝朱熹夫子编的,整个纲领都一脉相承自《周礼》、《曲礼》的教诲。而《弟子规》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本家训,清朝李毓秀夫子编的,是整个传统家教的集大成。它的依据是孔老夫子对于一个学习古圣先贤教诲的学子应该掌握的七个纲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论语·学而》篇里的这句教诲提出来,结合生活的种种细节编成了这本《弟子规》,假如还能配上清朝陈宏谋先生编的《养正遗规》,就很完整了。所以《小学》的根基扎稳了,再来学《孝经》、“四书五经”、“十三经”,还有历史、诸子百家,这个是学经典的次第。
 
记者:您在讲座中多次强调家长学习《弟子规》,然后在生活中表演给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
 
蔡礼旭老师:这是身教。老祖宗在创字的时候,文字里面就有高度智慧。《说文解字》里讲,“教”是什么呢?“上所施,下所效”。它的古字,左边是两个叉,下面一个小孩,第一个叉代表父母老师画的,第二个代表小孩模仿、效法的,所以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是身教,而不是言教,对这一点现在成人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刻。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树枝,这是耐心的意思,耳提面命,不厌其烦。所以教育中,身教和耐性是关键,而我们现在之所以不能把孩子教好,就是这两个精神没有真正去贯彻。能够从这两个角度去反省,就查到我们自身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去指责小朋友了。
 
记者:现在传统蒙学教育的推广,瓶颈在师资。怎样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优秀的蒙学老师呢?
 
蔡礼旭老师:师资最是重要。因为在《论语》里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能够弘扬整个道统,一定要靠我们这些读书人首先把圣贤教诲做到。整个文化之所以被否定、被误解,还是知识分子学了之后没有做到。今天来承担这一份责任的话,首先从修身做起,从格除物欲、改变自己的习气开始。一个人学习后,言行举止改善,自然更能赢得他人的信任。要有源源不绝的师资,还得要学的人自己先学先做先得益,有身教德风,来感召有缘、有志向的人。这个在《礼记·学记》中也点出来了:“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教学的人,他把古圣先贤的德风,做出来,讲出来,学的人就觉得我也要跟老师一样,以老师的志向为志向,那“人才”就出来了。
 
记者:家长如何在繁多的“蒙学教育形式”中,选择真正利益孩子的教育方式呢?
 
蔡礼旭老师:家长一定要把心定下来,不要太着急,这样孩子也才能在安定中成长。而所有的教育最基础、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家庭教育。在整个蒙学机构、老师等这些因缘还不成熟以前,家长一定要守住家庭教育。不然家庭教育没巩固好,一再向外找学习机会,家长心慌了,孩子的心也乱了,这个要慎重。虽然我们本身也没上过私塾,还有个道德底线在,想到的是绝对不可以让父母、家庭蒙羞,这个是家庭教育形成的,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提醒家长教儿教女先教己,做给孩子看,另一方面在各地的弘扬者要自我期许,要更好地修身,同时要听到家长和社会大众的心声,把自己的教学单位办好,安一方百姓的心。
 
记者:如今国学热持续升温,但是在“复兴”之下,也有传统文化是否真正深入人心、真正落实的问题。从您多年经验心得出发,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承才是更为有效的方式呢?
 
蔡礼旭老师:对于这整个因缘的发展,“媒体”的环境教育很重要,也是救世界最重要的力量。另外就是政府,我们很欣喜,现在很多传统文化论坛,都是由政府带动主办的,这样人民接受的面就会很广泛。这些论坛,属于传统文化复兴的第一个阶段,叫“宣传期”,让大家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什么,受到感染的人就会去效法。但是接下来必须进入第二个时期,叫“扎根期”,德行必须扎稳了,才能够去感化他人。所以这些论坛确实是必要的,但紧接着呢,这些讲师们和教学单位,要带着大家去落实,去真正改习气,从自己的本分伦常做起。那他的家才能安定,才能变成亲朋好友、社会大众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