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总序这两句话,出自《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也就是说,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根据《论语》中的这句话而展开。《弟子规》里很多句子都有古圣经典作为依据,其中很多出自《礼记》。
《弟子规》虽说是一本童蒙书籍,但是“弟子”并不是只是指小孩子而已。在《论语》原句中,弟子的意思是学生的意思。我们都是圣贤人的学生,所以 《弟子规》是我们必修的科目。在清朝的时候,《弟子规》作为童蒙教育,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到。而我们现在,大人也难以做到,所以我们要学习《 弟子规》补这个课。
为什么要补这个课?因为《弟子规》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弟子规都做不到,别说高深的学问,就算世间的一般事业也不能成功。
《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教育的基础。《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所以无论学什么,都得从根本,从基础学起,这个基础就是孝。
学孝,就得完全把《弟子规》落实在生活中。就是说,《弟子规》不是读读而已,更是要对照经文反省自己,切实地做到。学弟子规注重解行相应,我们的笔记也特别强调“行”。
《弟子规》要是能完全做到,在今天这个社会,你可以说不是普通人了。
《弟子规》的第一部分,就是根据《孝经》里“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而展开。
而对“养则致其乐”也做了展开,即“养父母之身,心,志,慧”。
这个乐,不是父母乐,而是孝子乐。要体会孝养父母那种乐;还有父母不高兴的时候,孝子依然能孝顺父母。这是身体力行而体会到的快乐。
所以,圣贤学问不仅仅是形式而已,而是注重存心的学问。敬,乐,忧,哀,严等都是存心。
有了这种存心,体现在外表的就是《弟子规》里面所说的那些事情。
《大学》说“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真诚,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文中的样子。所以《弟子规》的经文,里面的那些做法,是圣贤人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某些愚痴的人所理解的所谓规定条条框框来束缚人。
而我们现在内心不真诚,要怎么办?《中庸》说,“其次致曲”。就是说我们得先从小事做起,慢慢的你就接近诚了。什么小事,礼记中有“曲礼”,其精神和《弟子规》是一致的。礼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其精神是不会变的。所以,我们要学真诚,在今天这个时代,《弟子规》是非常好的可以依循的教材。我们今天没有礼乐,那么我们要学习,就得把《弟子规》当成最基础的礼来学习。
对照着弟子规,在形式上学着做,内心也慢慢受到影响。
所以孝顺父母是修身还是修心?都是。修身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身。不注重行为的修心,那可能会变成好高骛远;不注重修心的行为,那叫假修身,是虚伪。
《论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只注重内心直率,而外面不注重形式的修饰的话,就会变得“野”,只注重外面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心的直率,就会变得虚伪。
《弟子规》是讲学习的基础和根本,就是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有余力了,还要学文。
在春秋时代,文有时候不仅仅指文章而已,比如诗书礼乐,六艺等等,都属于文的范畴。
而《弟子规》里讲的文,则着重于学习圣贤经典。
其实并不是说先力行,然后才学文。而是力行和学文要同时进行。
我们怎么知道应该怎么力行?要对照经典,学习《弟子规》,我们才不至于会做错。
所以笔者的理解,“有余力,则学文”是说,你学习了圣贤教诲后力行,能够落实了,有余力了,再去学习新的教诲。
子路有一个德行,就是听闻了教诲,如果做不到,就不敢再听新的教诲。要切实先落实听到的教诲。这说明他是个注重力行的人。
我们学习《弟子规》如何力行?
首先可以先挑选里面小部分比较难做到的经句,就先专攻这几条经句。这几条做到了,其他的就容易了。
一开始不要想着一下子能完全做到,能一下子做到那最好不过。习气比较严重了,就先花点时间,比如一个月或三个月,专门改里面的三四条。
改过不容易,一定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笔者自己目前的做法是,拿个本子,把某条严重的习气写下来。如果犯错了,就在后面划一笔。“过”字有五笔,五笔就是一个过字。过一段时间看看有多少个“过”字。尽量别让本子写满了不够写。这是目前鞭策自己的方法,不知道效果如何,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还有,隔一段时间后,可以利用弟子规功过格,每天反省检点自己的过失。
用功过格一定不能自欺。要切切实实以提升自己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