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叫我们去做什么事情,不要拖拖拉拉,叫了马上就去做。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培养自己对父母的恭敬心,因为恭敬,所以叫到了马上就去办;其次是对治自己懒惰的习气,比如父母叫去劳动,不要因为懒惰而拖拖拉拉;再次,是注重自己对父母讲信用,比如答应了父母的事情,要快点去完成,不要一直拖,甚至忘记了。
有的人,对朋友、客户挺讲信用的,就是对父母不讲信用。父母叫他帮忙买点什么东西,他第二天就说忘了;但是客户有什么事都马上办得妥妥当当,不敢有遗漏的地方。这就是颠倒了。为什么?对父母失去信用,父母也不会追究责任;要是对客户不讲信用那饭碗就不保了。说明这个讲信用是假的,不是发自内心真诚的信用。不过现在有些人他对客户也不讲信用,这就更加过分,这种人十有八九对自己的父母也不讲信用。要培养讲信用的品德,首先就得对自己的父母讲信用。这才能体现我们对人的信用是无条件的,这才符合君子的做法。
古时候的人对父母非常恭敬,父母叫他做什么马上就去做。所以父母叫去劳动他都会开开心心,欢欢喜喜地去做。而通过劳动,又能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所谓惜劳知感恩。内心就生出对父母的无限感恩之情;通过劳动,又锻炼了自己的办事能力,能力不知不觉就提升了。所以从小不劳动的人,他一出社会就会经常给别人添乱,遭受别人的白眼。
这句话如果要落实,还有更加深入点的理解。就是父母有需要,不要等到父母开口,我们就得去给办好。中国人有时候比较含蓄,有些话不会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心里有那个期待。那么我们就要视思明,听思聪。要时时观察父母的需要,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期望。知道父母心中有什么期望,还没说出来,我们能帮忙做的,马上就得去帮父母做好。家里盐快用完了,米快吃完了,知道了,别等父母说,自己就去买。
还有,父母要求我们长期坚持做的事,比如坚持打扫房间,我们每天都要“行勿懒”,要长期地去坚持认真做,不能因为有一天懒惰而不做了,甚至把这件事荒废了。
二十四孝里的曾子有一天上山砍柴,家里来朋友了,曾子的母亲不知道怎么办,那时候又没手机,就咬了自己的手指头一下,这样一咬,曾子马上感受到心痛,就想是不是家里有事,就回家里去了。“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落实,曾子可谓是我们这些现代人一生都要学习的榜样。不要以为这是神话故事,二十四孝里的故事都是真的。像蔡礼旭老师,他也是有一天感到心脏不舒服,他就打电话回去,就知道他的母亲身体不舒服。
所以“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希望我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甚至希望我们成圣成贤。我们怎么做?马上就去努力付诸行动,努力刻苦地学习,一生都要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在家里能做到“父母命,行勿懒”,出外工作,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做到“领导命,行勿懒”。这是发自内心,很自然的就去做,而不是刻意的,更加不是为了阿谀奉承而去做。这样就比较真诚,是君子的风范。这样的人领导就会看重,觉得这个人不是拍马溜须的那种人,但是公事都会马上认真去执行。久而久之,就会把更加重要的工作交给他。那么这个人就能升职加薪,以后也做领导了。当然我们要说清楚,这么做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好处。通过落实圣贤教诲,升职加薪是自然而然得到的,不是去刻意求得,如果不能得到,我们也不要不开心,人都有命运,虽说可以通过积德行善改命,但不要刻意强求,工作上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
钟博士曾经跟一位教授学习,安排工作的时候钟博士问,这个工作要什么时候完成?这位教授说:“我昨天就该要了。”他给的工作量,要求做的时间都很长,每周要做20小时。但20小时绝对完成不了,要用40小时才能完成。钟博士对这位教授这么严格的要求,也是“行勿懒”,分配了马上就认真去做,从来没有跟这位教授说不满。后来钟博士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摸索着走,慢慢30小时就能完成,渐渐20小时就完成了,再后来10小时就能完成,因为熟了,熟能生巧。效率是越来越高,钟博士的工作能力也越来越强了。钟博士到大学教书,当时其他教授一年平均产出0.6论文。但是钟博士平均的产出率,是一年4篇论文,而且质量都很高。钟博士说:真正肯服务,肯“行勿懒”的人,自己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
此外,我们还要做到,“师长命,行勿懒”。师长教我们的,要马上努力去做。比如师长说,弟子规是学习圣贤教育的基础,要先落实弟子规。我们听到了,还不马上去认真落实弟子规,那就不听话,不老实了。这样学习,是难以有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