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弟子规》学习笔记:揖深圆,拜恭敬。
古礼,有作揖,有跪拜,礼代表着恭敬心。作揖是两只手抱拳,弯腰鞠躬。古人进入朝廷里,向皇帝行跪拜礼,在家里对父母,在学校对老师也要跪拜。
 
现代,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场所里,我们会比较常鞠躬,鞠躬时弯腰要圆,不可敷衍了事;至于跪拜礼现代日常比较少用,自己在家里可以对着圣贤的画像行跪拜礼,每天坚持拜300下以上,坚持至少几个月,这是修福消业障的好方法。跪拜的时候尽量动作慢一点,这样内心就不急躁,容易端正心态,引发恭敬心。
 
一个人通过这些礼节来养自己的恭敬心,时间久了,恭敬心就养成了。养成恭敬心,处处有一种谦和之气,这就是福气。《了凡四训》讲,“大多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必定有一个预兆。他从心里面生起一个念头就是预兆。虽然一般人看不到他内心的念头,但是能够通过他的身体、神态,看到他的内心。所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如果一个人的行为非常恭敬、厚道,他必定会获福。如果一个人轻薄、傲慢、懒散,必定会有灾祸。
 
在古代这种案例多不胜数。比如春秋的时候,秦国出兵伐郑,但必须要经过晋国和周王畿。秦军在没有受到允许的情况下偷偷越过晋国国境,来到了周朝都城洛邑。按照礼法,行军经过周都时,除御车者外,射者和持戈者都应该卸甲、下车,以示对周天子的尊敬。但秦军却做得很敷衍散漫,车左车右下车时,仅仅脱下头盔,并没有去全甲,士兵上车之时,居然有三百多乘的士兵是跳跃而上,丝毫没有庄重之意。这时周王畿的王孙满看到了,通过这些细节断言:秦军必败。王孙满从秦军士卒的举动看出他们轻而无礼、轻佻浮躁,士兵有此表现,其统帅必然是寡谋而疏略,一旦进入险境,很难带领军队脱险。事情的发展果然如王孙满预料的那般,秦军在进攻郑国前被一个商人骗了,以为郑国早有准备,无法突袭,于是灭了一个小国就班师。在途经归国必经之路崤山时,遭遇晋军埋伏,毫无准备的秦军缺乏应变之能,全军覆没,三位统帅也全部被俘。
 
明朝袁了凡先生,在他的《诫子文》里面,讲了他亲眼见到的一件事。有一个读书人叫夏建所。了凡先生看到这位夏先生仪态谦和、卑下、谦光动人,透出一种自然的谦敬神情。回来之后告诉别人夏建所先生必定要中举人。因为,大凡天要让一个人发达之前,必先让他的智慧发起来。他有一分智慧,就有一分福分。智慧一发,轻浮的人也变得诚实,放肆的人也能够收敛,变得厚道、恭谨了。所以夏先生这样的谦光动人,必定考中。果然开榜之后,夏先生中举了。古代读书人,懂得圣贤学问,就懂得看人。看一个人有没有福,就看他有没有谦和恭敬的态度,而谦和的态度也必定是通过一些礼节体现出来的,因此即使是忙乱的时候,礼节也不缺。恭敬心没有减少,所以常常能做到“揖深圆,拜恭敬”。
 
古人立志成为圣贤,会通过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内有圣贤信仰,外有行为规范,久而久之,就能使得心灵有所提升。作揖,跪拜等礼节,目的是引发自己内在的恭敬。所以礼太重要了。我们现代的人是很可怜的。废弃了古礼以后,直到现在也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礼节。因此也就无法确定在哪个场合用哪个礼节。有的人握手,有的人点头,有的人微笑,有的人鞠躬,有的人跪拜。不管形式如何,我们要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修养自己的恭敬心,不可停留于外面的形式。蔡老师讲过,有一位朋友学习传统文化讲座,第一天上课,看到别人都互相问候,但只是跟别人点一个头。第五天上完课要回去的时候,却说自己前面鞠的躬都不算数,因为不是打从内心的恭敬,所以现在要很正式对讲课的老师行三鞠躬礼。所以鞠躬的动作是不是从内心出来,自己知道,别人也感受得到。礼节确确实实不是做表面的,“诚于中,形於外”。只要我们心里真正恭敬对方,就算在某种不方便鞠躬,没有什么礼节可用的场合,在与对方交流的言行举止中,相信对方是能够感觉到我们对于他的恭敬的。
 
这句话的精神关键就在于恭敬。只要年龄比自己大的,都要表现出对他们的恭敬态度。很多人身上的很多特点都值得我们恭敬。比如一个长辈辛勤工作,从而养育了他的家庭,这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很不容易。不懂得恭敬别人,往往是因为自私自利,傲慢自大。那么这时候应该学会尽力去观察和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别人的优点自己未必有,别人的缺点自己未必没有,那么有什么好傲慢自大呢?有时候看到别人品行上有缺失,就打心里厌恶鄙视他,这是不对的。要相信所有人都拥有本善,每个人都能恢复自己的本善。所以依然要恭敬他,恭敬的是他所拥有的本善。
 
揖深圆,拜恭敬,也是家庭教育中可以运用的规矩。比如孩子坚持早上向父母鞠躬,要求孩子见到老师和长辈一定要鞠躬问好,父母生日的时候向父母磕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