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朱子治家格言》这些教诲,都能让我们反思我们人生的价值观。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有意义、才尊贵?像经句提到的『见富贵而生谄容』,这样的行为让人家觉得羞耻,觉得爱慕虚荣,不受到别人的尊重。事实上别人不尊重我们,还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自重、自敬,才感得别人觉得我们很羞耻。自重从哪里做起?从正确的人生价值。我们看到,见富贵生谄容,他把富贵变成他人生的追求,甚至进一步变成贪求,爱慕虚荣,所以遇到富贵的人,他就抓住机会巴结谄媚。首先,富贵真的能够让人家快乐吗?真的能够得到幸福人生吗?我们看世间富贵之人,他的烦恼比贫穷的人更多,因为老祖宗讲到「欲似深渊」,他追求名利、欲望,那是无底洞。所以追求富贵享乐的人生,它是无止境的一条路,愈陷愈深,最后求不得苦一大堆。所以,真正要乐应该是什么?知足常乐。
我们俗话讲的,你纵使家财万贯,也是只有日食三餐;广厦千间,你有一千间房子,你晚上也是夜眠六尺。所以人生物质上的需要,其实是很有限的。假如去追求物质的享乐,那就变成跟人攀比,最后人比人气死人,变成这些欲望的奴隶,反而自己的灵性一直在下降,反而人生对父母以至于对妻儿、对社会国家、对民族,应该尽的道义都没有尽,结果追求富贵名利一辈子,统统是过眼烟云,带不走。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是留留得下来的,带带得走的。没有智慧的人,都是求带不走的,身外之物都带不走,而且还留下成为子孙祸患的那些财物。大家冷静看看,现在哪个大企业家去世了,都还没有埋葬,结果子孙就打官司了,一年、二年都不能下葬,那真是可悲,死了之后没有他葬身之地。所以《三字经》当中,古人劝勉我们,「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一般的人,没有把人生这些道理想透,所以都是想着给孩子留更多的钱财、房屋,这些田产,这是以财货来害子孙。明理的人就会想,子孙假如贤德,我还留一大堆财物给他,那不是让他没有志气吗?「则损其志」。子孙的素质不如我,我还留钱给他,那不就增长他的骄奢淫逸这些恶习了吗?所以有智慧的父母、长辈,决定不留财物给孩子。留什么?留经典,留他这一生恩义、情义、道义的榜样。
就像范仲淹先生,他留给后代子孙,就是那分道义、忠义的人生。对整个家族、对社会贫苦的人,甚至于贫寒的读书人,他们全心全意照顾,为家族、为社会培养了非常多的人才。忠,范公为政,确实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了八、九百年的家道,哪个范公的子孙不效法他的忠义?所以这是真正留留得下来的,就是他一生的德行风范,成为他百年、千年之后子孙的榜样,这样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他自己也成就了完美的德行、智慧,这是带得走的,他所做一切善行,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福德,这都是带得走的。
假如没有能把人生真正的价值观想通,不只一生造作很多罪业,追名逐利,很可能做很多昧着良心的事情,还留钱财给子孙成为祸根,那真是太不明智了,甚至很冤枉,又不明理,小人冤枉做了小人。所以我们老祖先,在《大学》就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明德就是每个人本有的智慧、德能,就是三字经讲的「性本善」。我们这一生,就是要恢复本善,恢复明德,恢复自己无量的智慧、德能,这是我们人生自爱的价值。再来,爱人的价值,在亲民,这个民,自己的家人,以至于自己生命当中所遇到的一切有缘的亲戚、朋友,我们都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当我们离开这个世间,很可能你的孩子、你的亲戚朋友都会说到,这一生就是因为遇到了你,他的人生才幸福快乐,才走得正确。这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意义的人生。
而我们古圣先贤,又给我们表演人生真正的乐,决定不是外在拥有多少的物质享受。其实大家冷静看看,现在我们称很多病叫文明病,那都是富贵病,都是太享乐了,缺乏运动,然后吃得太营养,产生很多这些慢性病。古人说「病从口入」,人最大的财富是健康,而健康很重要的要勤奋劳动,然后要吃得规律、吃得简单,反而不要吃得太多、吃得复杂。现在人吃宵夜的这么多,反而都吃出病来了。所以还是道法自然,身心健康。
现在误会外在刺激叫快乐,那是没有办法持久的快乐,那是欲望暂时满足,刺激一下而已,过了以后呢?可能欲望又更大。比方我们吃好吃的,就愈想吃,穿好穿的,愈想买,住豪华的别墅不满足,可能满足一会儿,又去追求更深的欲望。所以现在忧郁症、心理疾病的人多,统统都是求不得的痛苦。所以富贵不能达到真正人生的快乐,反而是什么?是你富贵之后去利益他人,亲民,由于你利益他人,你的心胸愈来愈宽广,愈来愈不自私,你的明德愈来愈提升,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
所以老祖先告诉我们「助人为乐,为善最乐」,尤其又点出来,真正的乐,是从内心自自然然往外涌现的快乐,这不用花钱。孔子在《论语》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圣贤教诲,这个「时」就是时时,不间断的,「习」就是实践,就是去做,时时不离经教去落实。比方经教告诉我们不能瞋恨心,「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我们知道自己还是常常会发脾气,学了这句,下功夫时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一有情绪上来,马上把它调伏,然后从此以后不发脾气。人从此以后不发脾气,那身心轻安,很快乐,任何境界都不能让我们生气,所以不亦悦乎?
我们现在假如不从内心下功夫,每天还有很多贪欲,每天还有很多看不顺眼,你纵使富贵,每天还是很多烦恼、很多痛苦,跟人事物可能都对立起来。所以,真的把贪心、傲慢、瞋恚心这些不好的习气放下,我们的性德显露出来,那是人生的快乐,那是真正尝到修道的快乐,所谓「安贫乐道」。
所以,世味哪有法味浓?世间这些享受的刺激,比不上人真正放下习气的快乐,以至于神交古人那种快乐,世间的快乐是比不上的。颜回夫子他契入这种快乐,所以他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子对他的赞叹。我们一般人听到这句,生活这么苦,我怎么受得了?其实人的精神生活愈充沛,物质的欲望自然就淡了。我们现在物质的欲望还那么重,看这样的生活就很难理解。事实上假如我们真的深入经典,都觉得每天的时间不够用,哪还会想要去满足哪些欲望。甚至于很用功的时候,两个礼拜、一个月,可能起个买东西的念头都没有,没有起这些享受的念头,身心反而非常充实、快乐。有时候体会到古圣先贤的德行存心,真的是会手舞足蹈,觉得好像圣贤人就在我们的心中一样。
所以见富贵之人我们不要生谄容,因为人富贵,福田心耕,都是修来的,不用去谄媚。谄媚,自己也得不到,应该是懂得自己去修福,所谓恩田、悲田、敬田,谄媚跟这三个精神都相违背了,不只让人家瞧不起,更不可能会获得福报。所以应该在自己的心地当中下功夫,去行善积德就会有富贵。而且得了富贵不是去享乐,不然灵性一直堕落,变成欲望的奴隶。富贵以后,来照顾自己的亲人,照顾需要帮助的人,就像范公一样的人生,所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经文下一句说到:『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我们传统文化的教诲,都是教导我们要行仁道,去爱护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贫穷的状态,人家瞧不起我们,还轻视我们,甚至以言语来数落我们,那我们当然很难受,这就违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而且,一个不对的人生态度,随时在折自己的福报。
我们一起学习过《了凡四训》,明白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人一天当中,自己的福报都有加减乘除,我们要契入仁道才有福报。那怎么契入仁道,仁爱的大道?首先要如孟子所说的,「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不断的,哪怕是勉强自己,都要时时保持一个恕道,宽恕他人。包含这个恕字,如其心,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如其心就是感同深受,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看到他贫穷了,体恤他的贫穷,看到他生病了,体恤他的生病。
我们想到,新加坡有位很仁慈的长者,许哲女士,她活到一百一十多岁,她的母亲也活到一百多岁,我们从这里就看到「仁者寿」,仁慈的人长寿。她的自传当中,回想到小的时候,家里其实,在汕头,那时候生活也是非常困苦,吃得也不是很好。但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就是刚好要吃饭,母亲跟兄弟姐妹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母亲打开门一看,好几个面黄肌瘦、饿了好多天的同胞,她母亲马上回来,把桌上的食物端出去给这些同胞吃,孩子们就跟着母亲出去。许哲女士就回想到,当她看到这些同胞吃下食物,心中那种喜悦,还有对她母亲、对他们那种感恩的心,她就非常的欢喜。母亲这种仁爱的行谊,深深影响着他们,所以他们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不从事于社会公益的工作,都是尽力的热忱去帮助他人。所以见遇贫穷之人,要体恤他们的心情,不可以作骄态。
人应该因行为而尊贵,因能够符合上天好生之德而尊贵。我们从这句,遇贫穷而作骄态,这一句提醒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延伸开来,我们今天处在富贵的地位,也要常常能体恤贫穷人的痛痒,他的生活情况。比方今天你做大官,做大官是父母官,不能变成享受富贵,反而要深入民情,跟人民在一起,然后更好的去服务、去爱护人民。
包含我们少壮之时,见到老年人要格外的恭敬,体恤老年人的辛酸,能够更细微的去体恤老人生活上的需要。你不能自己很强壮,反而还嫌弃老人,这就非常非常不应该。事实上我们自己也要想一想,我们也有一天会老,如是因,如是果,今天我们尊重老人、照顾老人,铁定感来的是我们老年也受人家尊重、受人家照顾。天地之间它是一个循环,所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你怎么待人,感召来人家怎么待你。
老天爷也用心良苦,让人都能有回报别人恩德的机会。就以做人最重要的根本,就是孝顺来说,我们受父母的恩,才能够成长茁壮,才有今天,我们也要能够回报父母的恩德,这样我们才会觉得良心很安。我们孝顺父母是因,又感得孩子学到了孝道,把这孝道一承传,所以孝顺父母,最后自己也感得子女的孝敬,都是循环。人假如这一生不循环,回报父母的恩,这样的人生觉得很空虚,所以你看古人给我们留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很大的遗憾。
就像《诗经》里面讲到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了,他觉得很悲哀,没有办法孝父母,回到家没有父母奉养,好像没有回到家一样。所以他向着天地感叹,父母的恩像天地一样的厚,想报都报不完,现在没有机会了。当我们的父母年老,确实在父母的身上,反而让我们想起我们自己小时候的状况。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现在父母老了,他生活能力差了,就变成我们奉养他,就如同父母在我们小时候照顾我们一样,这是上天非常用心良苦的安排。
有一段老人家的心里话说到,「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老人家可能在生活上动作会比较慢,比方走路、吃饭,这些我们都要能设身处地。「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教你。」确实我们一听到这段话,回想自己成长过程,吃饭不会吃,都是父母手把手这样牵着我们的手,让我们学会这些能力,包含系鞋带都是的父母教导。「当我一遍又一遍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的听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的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个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进入梦乡。」我们的童年,就是有父母这样的爱跟耐性,才能让我们成长。「当我需要你帮我洗澡时,请不要嫌弃、不要指责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千方百计哄你洗澡的情形吗?当我对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时,请不要嘲笑我,想一想当初我怎么耐心的回答你的每一个为什么。」
「当我由于双腿疲劳而无法行走时,请伸出你年轻有力的手搀扶我,就像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时我扶你那样。」我们学走路,不知失败了多少次,都是父母的陪伴,才能够走稳每一步,这都是我们该知恩报恩的时候。「当我忽然忘记我们谈话的主题,请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回想,其实对我来说,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陪我说,我就很满足了。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刚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时,我对你那样。当初我引领你走上人生的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报以感激的微笑,这微笑中凝结着我对你无限的爱。」
我们念到这篇文章,内心非常感叹,假如让我们的父母提出这样的话语来,那真感觉自己太不孝了,一定是让老人家很难受了,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假如我们真的感父母的恩,化为行动,就会非常体恤他生活的点滴,哪还让老人家讲这些无奈的话?我们效法东汉黄香,他那分细心、耐心,「冬则温,夏则凊」,这样体恤父母生活的需要。我们以体恤父母的心,进而把这个爱心延伸到爱自己的家人,爱邻里乡党,爱社会大众,「凡是人,皆须爱」。再延伸到爱一切的生命,《朱子治家格言》后面有讲,「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这就是一个人孝心、爱心继续的延续开来。
这分爱、这分体恤能延伸开来,就时时能设身处地。比方我们现在有安定的生活,我们也去体恤正在患难当中的人群,我们每天把修学圣教的功德、福报,回向现在还在苦难当中的人民、人类,这都是落实了仁道,忠恕之道。包含我们处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也能设身处地在其中的人的辛苦,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人不能设身处地,有时候讲话就会苛刻,就会刻薄,就会把很难的事都说得很简单,把有智慧的人都说得很愚笨,这就不是忠恕之道了。忠恕之道应该是什么?忠,尽心尽力去协助、帮助,不讲风凉话,不批评;恕,就是感同深受,这时候讲出来的言语,都是体恤的言语,都是鼓舞人的言语,就不是批判的言语。
文章摘录自《朱子治家格言》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