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弟子规》学习笔记: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财物的取得与给予要分辨清楚,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
 
“贵分晓”提醒我们不义之财不可取。《曲礼》中说:“临财毋苟得。”面对钱财不要随便取入私囊,而要先思考一下得到这个财富是否符合道义。所以我们通过经营事业而获得利润,要选择那些合理合法,不危害社会大众的行业。比如烟酒行业,是对社会大众不利的,这样的行业我们不参与;通过偷盗、抢劫、赌博而获得的钱财,当然也是不符合道义的,像炒股,通过短线操作低买高卖,这等同于赌博,是不义之财,投资股市应该提倡价值投资;偷税漏税、贪污受贿所获得的钱财,也是不义之财。《大学》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所以财有“吉财”和“凶财”之分,凶财凶入亦凶出。通过不正当方法取得的财物,最终会以灾难的方式失去。得到财富,要特别留意来路正不正。不合乎道义的财富,我们绝对不能要。聂云台先生所写的《保富法》记载了这样的事实:曾国藩、林则徐、左宗棠等为官清廉的人,其后代多数是人才。同一个时候发大财的人,如广东的伍氏及潘氏、孔氏,都是鸦片里发大财至数百千万银两的。几十年后,他们家珍贵的物品,又已经流到别家了。他们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别家作妆饰、木器了。他们的后人,一个闻达的也没有。
 
“与宜多,取宜少”则告诉我们要多给与而少索取。我们中国人讲“礼尚往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别人送礼给我们,最好要清楚对方给我多少,我应该回报他多少。当回馈他礼物的时候,要在他礼物的基础上,再多加一点送还给他。给别人的多,向别人索取的少,这是中国人的厚道。别人给我们的恩德,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要报恩,要加倍偿还。
 
如果我们是家庭、家族的一员,家族在分东西,我们要少拿一点,多留一些给别人。当亲戚比较困难的时候,我们还要不吝啬地出钱出力帮助他们。当人有这种礼让、照顾别人的态度,家族的风气就和谐,整个家族会兴旺。要是家人之间喜欢争夺,家就会不祥,纵有家财万贯也会败丧掉。
 
汉朝的薛包,他的弟弟和侄儿要求分家。他就把老的佣人分给自己,说:“这班年老的人,和我一同做事已有许多年,你们恐怕使唤不便。”又把荒芜的田地、破旧的房屋分给了自己,说:“这些都是我幼小时候所治理过的,在我的心里有一种特别感情。”又把破旧的日用器具分给了自己,说:“这都是我从前用惯,吃惯了的。”把新的好的都分给了弟弟侄儿。后来弟侄们把家产败光了,薛包又时常去救济他们。
 
五代时期的张士选,从小父母就过世了。后来他叔叔对他说:“你是你父亲的独生儿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我应当将家产一分为二,你一份,我一份。今后你有了家产,就可以自己成家立业了。”张士选十分惊异说:“叔父,您有七个儿子,这怎么行呢?应为分为八份,我们兄弟八人每人一份。”叔叔听完张士选的话自然不同意,但是张士选也不赞成叔叔的提议,最终这件事就只能放在一边,分家之事只得作罢。同年,张士选进京赶考。一位相士指着张士选说:“今年高中状元的,一定是这位少年。作文章的事情我不懂,但这位少年脸上充满积了大阴德的气象,所以我敢断定他必中状元。”张士选果然中了状元。
 
和朋友合资做生意也是同样的道理,宁愿自己少拿一点,多让利给别人,这样朋友之间的交情就深厚。管仲年轻时家里很穷,和鲍叔牙一起投资做生意。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随从看了不服气,鲍叔牙就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是我同意他多拿一点的。”管仲知道后非常感激鲍叔牙。
 
如果我们不是什么富有的人,在给人打工,也应该注重多付出而少谈报酬。做事的时候宁愿多做一点而不计较工资的高低,这样的人是厚道的人。
 
如果我们是富有的人,是一个企业家,那么就要多为员工的利益着想,多让利给员工,除此之外还要懂得多布施,承担社会责任。管理企业和治国的道理是一致的。《大学》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国家宁可有偷盗国家财产的大臣,也比有为国家聚敛财富的大臣好。因为聚敛财富,伤害的是人民的利益。这就是告诉我们领导人要懂得让利于民。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也要懂得多思考如何让员工获取更多利益。处处为员工着想,员工就会更加愿意为企业付出,企业才能良性发展。《大学》说:“财散则民聚。”散掉钱财,得到的是民心。孟尝君毫不计较地照顾冯谖的衣食住行,所以感得冯谖真心地为他出谋划策。冯谖到了薛地收债,就以孟尝君的名义把债券都烧了,民众欢呼鼓舞。后来孟尝君避难到薛,民众感恩戴德夹道欢迎。
 
事实上命里有的财产,就算布施出去,终归还是命里所有,是不会失去的。而且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真诚地多布施会让自己更加富有。如果为富不仁,一毛不拔,那么自己的事业终将衰败。《保富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江西的周翁怒气勃勃的指责萧家,因为湖南发生了灾荒,官府向他们劝募捐款,他就代老板周翁认捐了银子五百两,而周翁嫌他擅作主张,捐得太多,所以才发怒。那时他已有数百万银两的财富,出个五百两救济,还不舍得。后来住在上海,有一天,谭组安先生与他同席,问他,如何发到如此的大富?他说,没有别的法子,止是积而不用。他活到八十多岁才死,遗产有三千万元,子孙十房分了家,不过十几年,就已经空了。其中有一房子孙,略能作些好事,这一房就比较好,但也是遭遇种种的意外衰耗,所余的钱也不多了。若是以常理来说,无论如何,每房子孙都有三百万,不会一齐败得如此之快;然而事实上,却是如此。这位老翁,也是正当营业,并未取非分之财;不过心里悭贪,眼见饥荒,而不肯出钱救济;以为积钱不用,是聪明。却不知道此种心念完全与仁慈平等的善法相违反。除了本人自己受到业报外,还要受到余报的支配,也就是《易经》所谓的余庆、余殃的支配;使独富的家败得格外的快。
 
如果我们是国家大臣或单位高管,则应该一心为公,事事以公家利益为先而不谋取自己的私利。能够忠诚地辅佐上级领导,帮助他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就是一心为公。春秋时期楚国的斗子文当上令尹后就对楚成王说:“国家之祸,都是因君弱臣强导致的。建议百官世禄田邑的收入都要交一部分给国家。”成王传令百官遵行。子文以身垂范,将家产尽数捐出。他又动员斗氏家族带头响应。于是国家财力大增。子文又注意选贤任能,强化军队治理。斗子文曾三次辞去令尹,家中无一日储粮,这都是体恤百姓的缘故。成王听说子文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上朝时特意为他准备一束肉干、一袋粮食送给他,以至后来国君准备肉食朝赠令尹成为惯例。成王每次要增加子文的俸禄,子文就选择辞官逃避,成王只得放弃。有人对子文说:人生不就是为了追求财富吗,你却选择逃避,这是为什么呢?子文回答说:“从政做官的本意是在保护民众。眼下民众还很贫困,我若利用职位去谋取财富,就离死不远了。我这是在逃避死亡,并非逃避财富啊。”子文可谓是“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的典范。
 
然而为百姓谋福利也要注重存心和动机。齐国大夫田乞在向百姓征收赋税的时候采用小斗收,青黄不接时往外借给百姓粮食却用大斗出,收回的时候依然用小斗。时间长了之后,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对比那些脑满肥肠、横征暴敛的大臣,田乞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晏子却看穿了田乞的真实用意。他私下里对晋国的叔向说:“将来齐国的政权一定会归于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人民群众爱戴他。”田乞损公却不直接肥私,而是在行使公职的时候为自己收买民心,行善积德的背后隐藏的是窃国的野心。几代人之后,田乞的后代田和向周天子请封,要求立田和为诸侯,周天子准许。田氏从此代替姜姓成为齐国的诸侯。这种为谋逆篡位而施惠于人民的行为是内心的欲望在主宰,而并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春秋时期就是乱臣贼子太多,天下才越来越乱。人们不再讲仁义道德而喜欢用武力和权谋谋取利益,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天下进入了更乱的时代,致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施与别人时注意自己的动机,也是“贵分晓”的体现。比如我向别人施与,是真正为了帮助他,还是为了讨好他?最终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些都要细细地去观照。
 
季孙氏做鲁国的宰相时,孔子的弟子子路任其封地郈的县令。鲁国发动百姓挖长沟,子路见百姓辛苦劳累很是不忍,于是拿私人的俸粮做成稀饭,邀请挖沟的人到路边来吃。孔子听说这件事,立刻派子贡去倒掉他的稀饭,打碎他盛饭的器皿。子路义愤填膺冲到孔子面前问:“夫子难道不想让我实施仁爱吗?”夫子说:“你擅自去对季孙氏封地的百姓实施仁爱,不是在侵犯宰相的权力吗?就算是施爱,也是要遵守礼数和规则。”
 
所以布施也要有智慧,不能好心而做了坏事。像有的人接受布施反而会增长贪婪、懒惰和傲慢,那么我们就不能盲目地去布施给他,要用智慧去处事。这也是“贵分晓”的精神。索取,接受别人的馈赠也一样,要懂得分辨,考虑到会造成的影响。鲁国定有一种法律,凡是鲁国人被别的国家抓去做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孔子的学生子贡很有钱,虽然也替人赎回被抓去的人回来,却不肯接受鲁国的赏金。他不肯接受赏金,纯粹是帮助他人,本意是很好。但是孔子听到之后,很不高兴地说:“这件事子贡做错了,凡是圣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做了以后,能把风俗变好;可以教训,引导百姓做好人,这种事才可以做;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觉得爽快称心。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穷苦的人多,若是受了赏金就算是贪财,那么不肯受贪财之名的人,和钱不多的人就不肯去赎人了。一定要很有钱的人,才会去赎人。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子路看见一个人,跌在水里,把他救了上来。那个人就送一只牛来答谢子路,子路就接受了。孔子知道了,很欣慰的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自动到深水大河中去救人了。"
 
布施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对治我们的贪婪之心,所以我们布施能够无所求,不求别人感恩和赞美,也不求福报就更好。多布施,不计较地去布施,久而久之悭贪之心就淡化了。《了凡四训》说: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什么都肯舍;譬如自己身上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念头,没有一样不肯舍掉。若是不能什么都舍,那就先从钱财上着手布施。世间人都把穿衣吃饭,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因此,钱财上的布施也最为重要;如果我能够痛痛快快地施舍钱财;对内而言,可以破除我小器的毛病;对外而言,则可救济别人的急难。不过钱财不易看破,起初做起来,难免会有一些勉强,只要舍惯了,心中自然安逸,也就没有什么舍不得了。这是最容易消除自己的贪念私心,也可以除掉自己对钱财的执著与吝啬。
 
“取宜少”,少向别人索取,也有帮助自己提升德行的作用。特别是帮助我们“养廉”。我们刚开始服务别人,那种热诚、关怀的初发心非常的勇猛。可是到了某一个阶段之后,别人给我们表扬、供养,我们就退转了,贪念起来了。所以我们要保持初心就得懂得节俭。不管帮助的人有多少都不忘初心,还是过着物质生活最基础的水平。付出的不要计较,索取则要知道节制,才不至于在行善的过程当中,被这些赞叹、名利冲昏了脑袋,这样才能真正的泛爱众。
 
向别人索取得少,最好不向人索取,是不求人。古人讲“登天难,求人更难”。人情有时候很薄,向人家索取,人家未必会理,你自己就生烦恼了,甚至会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苦恼怎么来的?向外攀求就会有苦恼,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就得大自在了。“人到无求品自高”,观察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就看他有没有“求”的心。真正君子,淡泊名利,于功名富贵一无所求,所求的是道。“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所忧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不能增长,不能为社会奉献,不能够帮助社会推广圣贤教育,来达到安定和谐。忧国、忧民、忧道,是君子所忧的。取的少,欲望很少,没有攀缘的心,品格高尚,因此他就刚强。古人云“无欲则刚”。毅力、志气很刚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困难、诱惑都难不倒他,都不能够阻碍他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