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弟子规》学习笔记: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先要问问自己:“换作是我能接受吗?”如果自己不喜欢就要立即停止。
 
比如我们不希望别人轻视我们,就不能够轻视别人;不希望别人侮辱我们,就不能侮辱别人;不希望别人欺骗我们,就不能欺骗别人;不希望别人怀疑我们,就不能怀疑别人;不希望别人毁谤我们,就不能毁谤别人;不希望别人陷害我们,就不能陷害别人;不希望别人伤害我们,就不能伤害别人;不希望别人占我们便宜,就不能占别人便宜;不希望别人用负能量影响我们,那么也不能用负能量去影响别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谨记“将加人先问己”,对别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先用此观照,把这条教诲作为为人处事的原则。又比如我们平时手指不小心被刀割破了都会疼得厉害,要小心包扎,动物跟我们人类一样也有痛觉,也爱惜自己的身体,当它们被杀害时一定会痛入骨髓,那么我们一定不能去杀害动物。
 
《论语》里提到,“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仁恕之道相应。钟茂森博士说:“仁”字是人字边一个二,代表两个人自他一体。如果自己与别人还有分别,甚至还会起起摩擦对立,就没有仁了,一体就被破坏了。仁,代表了宇宙的真相,宇宙本来是一体的。因此真正懂得仁,懂得自他一体、自他不二,这样的人必然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又提到,“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可见要真正达到“仁”的境界是不容易的,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也许我们现在还未必能完全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至少要先做到:以前别人对我做过的很过分的事情,我被伤害了,很厌恶这种行为,那么我坚决不再对别人做同样的事情。要有这样的志气。
 
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我们对别人施加什么,最终都会返回到自己身上来,不会有丝毫的偏差。我们今天种下了伤害别人的因,总有一天我们要还这个债而被伤害。所以要施加给别人什么的时候,我们不希望以后也遭受这样的伤害就要马上停止,因为害怕果报,施加出去的必定会返回来。于是我们就明白,现在我们遭受的种种侮辱、毁谤、不公,都是因为我们过去这样对待过别人,现在返回到自己身上而已。能够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就不再怨天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