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经文的意思在现代可以引申为领导应该如何对待下属和员工。身为领导人要端正自己的品行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也很可贵。
“端”是端正的意思,我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端正。态度要严肃,言语上不能轻浮,不能有市井气,不能嬉笑打闹或随便开低级玩笑,这样就比较容易得到下属的尊重。《论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领导人要有领导人的威仪。不仅仅言语行为上端正,思想上也要端正,就是要恭敬,包括对人、事、物都要恭敬。爱惜公物、节约开支,是对物的恭敬;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是对事的恭敬;做领导的,特别要礼敬自己的下属,绝对不能在言行上对下属表现出轻视的态度。当下属感受到自己倍受尊重,就会更加愿意尽心尽力为团体付出。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倍加礼敬,所以感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慈”就是要有爱心。做领导的要多为员工谋福利,像亲人一样照顾他们。要尽力去保证员工的收入,以养活员工为责任义务;要尽量增加员工的福利,有的企业会送给员工住宅,这样员工就会非常感激,会更加死心塌地为企业做贡献;要保证员工的休息时间,比如双休日、法定节假日,不能随意加班,有的企业日夜都要运作,让员工日夜辛苦劳作而搞坏了身体,这是被私利所蒙蔽而变得缺乏爱心;要照顾员工的家庭,体恤员工的各种难处,在安排岗位上配合员工的家庭需求,员工家庭有事需要请假的时候还要多了解能够给员工提供什么帮助;要引导员工学习圣贤教育,每天都组织员工一起学习,因为唯有圣贤教育能让我们获得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在企业单位里弘扬圣贤教育是真正爱员工。我们都深知在学习圣贤的这条道路上要有所成就需要时间,所以企业领导人应给予员工更多的业余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圣贤教诲。
“宽”就是要宽容,对下属不能苛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难免都有犯错的时候,当员工有犯错的时候不可以苛刻地去指责他,而要协助他,帮助他善后,帮助他提升自己的能力。员工感受到领导人的宽大也会很感激而更加愿意为企业付出。这样的企业氛围会很好,因为员工不会很紧张,害怕做错事而畏手畏脚,会更加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的企业会更加有生命力。
汉朝时期的刘宽性情温和善良,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有一次,他的夫人打算试探刘宽,看看他是否会发怒。刘宽将上朝时的朝服穿戴整齐后,夫人就命婢女把肉羹端过来,让婢女装作不小心把肉羹泼洒在刘宽身上,将朝服弄脏。没想到刘宽不仅没有发怒,还关心慰问婢女说:“肉羹有没有烫伤你的手?”他的宽宏度量竟然到了如此的程度,百姓们渐渐被刘宽的德行所感化,敬佩信服他宽阔不计较的心胸,也纷纷效仿他为人处世的品格。刘宽所在州县的百姓,心量都变得宽厚仁慈起来,天下人都尊称他为宽厚的长者。
有时候作为领导,下属犯了严重的错误,为了帮助他改过,为他的前途着想,不得不依照规章制度给予处罚,这也是仁慈的表现。但是处罚要得当,不宜太过苛刻,要在他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也是宽厚。而在设计规章制度的时候也要尽量宽松,要以引导员工提升道德水平为目的,而非趋利。
“虽贵端,慈而宽”告诉我们,虽然我们要求自己很端正严肃,但是对待别人却很仁慈宽厚。《论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中庸》也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别人就不会怨恨我们。所以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神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看到事情出现了问题,那绝对不是别人的错,而是我自己的错。特别是作为一个团体的领导人,底下的人犯错了,单位遇到了严重的问题,那么首要责任依然在于自己,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去感化他们。古代的圣人看到因为干旱不下雨,有人民无法种植,因为饥饿去偷盗而被抓起来,就说:“他们没有错,是我没有好好教育他们,你们放了他抓我吧。”这句话一说完,天就下雨了,天地都受感动。所以古代的圣王都是只要求自己,而不要求人民,不需要刻意去要求人民做什么,“恭己而正南面而已”。这就是《大学》说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只修自己的身,自然而然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整个宇宙就是自己,不要求自己而要求别人就是舍本逐末,是不能成功的。周泳杉老师说:中国式的管理和西方式的管理不一样,中国的管理不需要管钱、管事,管很多人,不是什么都要管,中国的管理只需要管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自己。
这句经文也是告诉我们,泛爱众,就是什么身份地位的人都要爱,不论身份高低,就算是身份地位很低的人,我们也一样真诚地去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