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习笔记: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虽然我们要平等地爱每一个人,但必须也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有所不同,社会有仁德之人也有流俗之人。这个不同不是本性不同,而是习性不同。《论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每个人都拥有一样的本性本善,只是因为被习气所污染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有贤愚之别。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去除习气而透出本性光明。人之所以有很多习气是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弟子规》成书于清朝,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而内心比较善良,但那时的社会尚且还“流俗众,仁者希”,那就更加不用说我们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断层好几代了。放眼观察现在这个社会,人人追名逐利,而追求仁德的人少之又少。“流俗众,仁者希”确实就是我们现在社会的客观事实。那么我们应该随波逐流还是追求仁道?这是不得不思考的。如果我们自己想要有所进步,对流俗之人要敬而远之而亲近仁德之人。要亲近仁德之人也需要智慧,能够判断谁有仁德。不然跟错人了,被误导了就把自己耽误了。而《弟子规》这里就教我们如何判断谁是仁德之人。
“果仁者,人多畏”,这里的“畏”不是说仁者很凶,不给人好脸色,或很有权势,大家都怕他。而是仁者端正自己的言行,自然而然就透出一种威严,让人敬畏。《论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言行思想都很庄重,严格要求自己又很恭敬,自然就有一种威仪。这是《大学》说的“诚于中,形于外”。《诗经》说:“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内心庄重,严于律己,那么外表就会喧赫而盛大,这样的一位君子,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所以人们敬重他,不敢随意怠慢且愿意听从他的教诲。这是这里“畏”的意思。
“言不讳,色不媚”是言语上直言不讳,也不会有谄媚讨好别人的神色。因为仁者所思所行都是利益社会大众,没有自己的私欲,所以不需要去讨好迎合别人。所谓“无欲则刚”,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私欲就能刚强。《论语》说:“刚毅木讷,近仁。”一个人能够刚强、果敢、朴质,言语迟缓,当然不会去谄媚别人,说话也会说正直的话。所以仁者要么就不说话,一说话,一定是利益别人的话,给大众谋福利,帮助大家提升德行。这样的话往往会针对大家的习气而说,虽然有时候会说得比较委婉,但只要听者能接受,就会获得好处。但忠言往往逆耳,特别是如果想随波逐流,不愿意听正直的言语,就会听不进去。
季康子向孔夫子问政说:“治理国家,杀掉那些坏人怎么样呢?”如果是一般人,也许他就会迎合季康子,说“对对,就应该这样。”但孔夫子不这么回答,而是说:“您治理国家怎么想到用杀戮的方法呢?您要是能够向善,百姓也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品德如风,小人的品德如草。草上刮起风,草一定会随风而倒。”百姓之所以不好,是因为领导人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领导人自己的品德有所缺失,又怎么能治理好百姓呢?孔夫子用正直的话让季康子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的言语是仁者的言语,是“言不讳,色不媚”。
《论语》说:“未知,焉得仁?”真正的仁者必定有智慧,所以说出来的正直言语必定是契合当世问题所在的。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孝道教育和因果教育。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仁者,一定会提倡因果教育。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环境,在演讲中能毫不避讳地劝大家相信因果,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仁者。现在电视上的那些电视节目主持人,说的话都是在歌颂“太平盛世”,大家喜欢听什么他就说什么,从不说大家不乐意听但是真正有帮助的话,而他们的形象都是道貌岸然的,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好人,觉得他们一直在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人不是仁者,而是乡愿。所谓的乡愿就是缺乏道德原则,与世俗同流合污,看起来忠厚老实,大家找不出他的缺点,实际上却是媚俗趋时的“老好人”。乡愿是德之贼也。
《论语》中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觉得温和可亲,受其教导如沐春风,他说的话则很严正。很好总结了仁人君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