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人有不足,我们要善相劝,德皆建,不应该是批评。

【闻言未审。而以定善恶。则是非有错。而饰辩巧言之流起矣。】

 

这经文当中提到,『闻言未审』,听取臣子的这些言论、这些进言,「未审」就是还没有审断、判断清楚以前,『而以定善恶』。就非常轻易的论定是不是真实状况、是不是善、是不是恶?这样不去审断就马上下判断的态度,很可能会造成什么不良的风气?『则是非有错』,是非有可能判断颠倒。『而饰辩巧言之流起矣』,就是这些善辩、巧言令色的风气就会兴起。今天听了这些言论,没有判断它的真实性,可能就会误会人,甚至会错杀了人,错怪了人,这些进不实言论的人不就得逞了吗?这个时候他知道领导者有不妥当的态度性格,他不就趁虚而入!都用这些「巧言」,「饰辩」就是很会装饰言语,甚至边讲都看著这个君王、领导者的表情,看你一听马上火气来了,他就赶紧继续煽风点火了。那盛怒之下,可能就会下错很多的决策了,就会怪罪很多的忠臣。

 

所以「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位者不辨是非,喜欢听这些谗言,底下这个风气就会愈来愈盛。假如上位者很冷静能分辨忠奸、善恶,甚至於判断出来是不实的,又能适时的惩罚这些佞臣,那这个风气它就不会发生。太宗曾经接受魏徵的劝谏当中,我们一起也学习过的,「谏太宗十思疏」,里面有一句也是跟谗言有关的,「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想到会有这些谗言、这些邪人的风气,那怎么样来制止?则思正身以黜恶。自己有很好的修养,很有智慧就能辨别清楚,能判断这是谗言,这是邪臣,进而罢黜远离这些恶人。所以还是回归到自己正身,自己修身的功夫。这些谗言能起作用,一来为人君者疑心太重,再来脾气太大。这些谗言几句就把情绪统统给调动起来,听话有时候,要保持心平气和来听,才能分辨清楚。一个人能够不听谗言,那也是相当有定力、智慧了。

 

孔子在《论语》当中有讲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一个人是很明智的看事情是可以看得很长远的,表现在哪里?表现在他能判断这些谗言,谮、愬这都是属於进谗言的部分。这一句当中比喻谗言就像浸润,就是水在滋润东西的时候都不知不觉,它慢慢那个水分就一直渗透下去。肤受之愬,把谗言比喻在皮肤上面的灰尘,大家每天洗澡皮肤上有没有灰尘?有。什么时候沾上去的?不知不觉。所以这个谗言可能就是一次、两次、三次,不知不觉就受影响,能完全很冷静不受影响,不容易。有一个故事,讲到「曾子杀人」,曾子是至孝,有一天有人跑来跟他母亲讲,曾子杀人了。他的母亲没有任何情绪的起伏,神态自若,不受任何影响继续织她的布。过了一会又有一个人跑来,说曾子杀人了。他的母亲回了一句话,我儿子不会杀人,接著继续织布,拿著梭子织布了。又过了一阵子又有一个人跑来跟她讲,曾子杀人了。当下她母亲有点惊慌失措了,就把那个梭子扔在地上,就赶紧走掉了,心里不安。是郑国有一个人跟曾子同名同姓,不是她儿子。

 

这个故事,是有一个臣子讲给他国君听,讲完他告诉国君,我没有曾子的贤德,而国君跟我的关系,也比不上曾子母亲对她儿子的信任。你看我贤德不如,信任也比不上,而且讲我的人会超过三个人,那国君到时候您可能就不信任我了。所以这个臣子藉这个故事打预防针:国君,您现在把我派出去,最后别把我给砍了,您不能听信旁边那些谗言。最后这个国君答应他了。然后真的发生状况,他赶紧传信告诉国君,您忘记上一次我们讲的那个故事了吗?那件事了吗?国君才稍微有点恢复记忆。不过后来这个国君去世了,他的儿子还是听了谗言,最后这个大臣还是被冷落了,所以不听谗言不容易。不过假如你是那个臣子也别太伤心,「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人生尽力就好,随缘、随分、随力,也不要强求,强求到最后可能借酒消愁愁更愁。真的没有机会没关系,开私塾教书,您看古人那个时候遇到乱世,尽心尽力栽培下一代,等机缘成熟了,他所教出来这些学生,又能够让整个社会恢复安定。所以进也好、退也好,都是想著老百姓。

 

而这君臣之间、人与人之间贵在相知,都能很理解对方的志向、对方的诚心、对方的人格,你要相信这个,相信他的发心,相信他的愿心。至於有一些什么缺点毛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因为别人讲了他什么毛病,就对他有成见,这样就可能会冷了对方的心。所以在面对这些谗言的时候,都能时时记得,他心地最可贵的那些态度,这样就不会受这些谗言的影响。甚至於那个进谗言的人,你还可以藉这个机会提起他的正念:你看他这么多好怎么都没看到?他现在有不足,我们要善相劝,德皆建,不应该是批评,更不应该是落井下石。有时候讲人家的不好也是一种习气,修行人有时候也难免,藉由领导、藉由身边的同参道友提醒,也能慢慢发觉把它改过来。

 

其实有时候人在批评别人,讲话讲到意识不到,他讲著讲著就批评人,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样不好,没人提醒他,他不觉得。你在讲那个人哪里不好、哪里不好,这些人都还没见过他,你就障碍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到时候人家对还没见过的人都心存成见,这样言语就造口业,这样不好。要口吐莲花这个才好,尤其我们处在这个时代,中华文化的教育三、四代人断了,大家都没有基础,所以要隐恶扬善为好。扬了善,让大家慢慢去效法、学习;你反而扬他的恶,断了他向善、向上的心就不好了。为什么?他恼羞成怒,他觉得你都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我就坏给你看好了。这是孔子也有讲到这段。

 

在贞观时期,我们看太宗皇帝怎么来应对谗言。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上奏,这右仆射跟左仆射其实就是宰相,说到监察御史陈师合上了一篇奏摺,叫做「拔士论」,提拔这些读书人「拔士论」,讲到人的思虑是有限的,他的思虑、精神、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总是能够了解担任好几个职务,所以应该多提拔一些人来担任这些工作。杜如晦讲到,这一段话应该是在讲我们,就是杜如晦、房玄龄都是左、右仆射这些大臣,人家应该是在讲我们,我们兼了好几个国家的重要职位。结果太宗对戴胄说到,我是以至公来治天下,不是因为说这几个臣子跟我关系不错,我就委以重任,不是这个样子。虽然他们从我在做秦王的时候就跟著我了,还没有做皇帝以前都跟著我了,但是是因为他们都真正有才能跟德行,所以他这么讲,是在毁谤、在离间我们君臣的关系。过去阿斗虽然昏弱,但是因为对诸葛亮没有丝毫怀疑,所以他的国家才能够安定。今天我是因为有杜如晦这些大臣,才能让这个社稷安定,所以他这是刻意要离间君臣的关系。於是就流放陈师合到岭南那个地方去。虽然太宗引导群臣来劝谏他,但他在接受劝谏的时候,还是会判断这些是非邪正。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