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读圣贤书他的人生意义在哪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到的,这个『士』是指读圣贤书的人,也是指基础的公务员,都可以称为士人。「士」再提升上来,为国家服务,他可以是重要的卿大夫,这就国家重要干部。以至於分封建制,封给他一个国家他就是诸侯,治理一方。在古代是士农工商,农工商,农人生产,工商尤其商业他是营利者,农工商就是生产者、营利者的部分,士他是治理国家的这些读书人。而读圣贤书他的人生意义在哪里?《大学》开篇就说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亲民就是利益百姓,他透过为政利益百姓,而这个利益当中,首先教导老百姓,断恶修善,劝善,老百姓心地都善良了,他人生才会幸福。所以教学为先,父母官一定要把当地的教育办好,人心都善了社会安定,家庭幸福。所以士人、读书人他以明明德,就是他这一生是修道人,他要恢复他的明德,恢复他的本善。

 

而他在为政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他要大公无私。就像我们在修行,我们要对每一个人都要提起仁爱心,可是往往在一些境界,还是考虑自己,没考虑他。历事炼心看到自己的我贪、我慢,赶紧调伏,他帮助我、提醒我还有哪些习气,利益别人的过程,同时看到自己的习气。所以不是我们去帮人,是所有的人来成就我们,来提醒我们。包含我们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相长,我们要感谢能有这个教学的机会。「学然后知不足」,自己愈学愈看到自己跟圣贤人的差距,看到自己心上的习气。「教然后知困」,在从事教学工作的时候,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常常在台上想个成语想不起来,就卡壳了、卡住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包含讲一个道理,讲讲讲,讲不下去了,不通达,赶紧回去找相关师长的开示,翻书,赶紧把它搞通达了,下一次赶快再来给人家说清楚。「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所以是学习者在成就教学者。

 

我们学习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在佛家讲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只有自己是学生,其他一切人都是老师,都来提醒我们起心动念的偏颇在哪里。你看到这个人是比较贫穷的,我们马上那轻慢上来了,「勿谄富,勿骄贫」,还差得很远。比方他是一个初学的人,你跟他交流两句:你学传统文化多久了?就三个月而已。我们马上冒个念头:我都八年,那他就是提醒我们不轻后学。很可能人家名义上学三个月,实际上人家家教很好。而且现在学习传统文化,有一个危险在哪里?大家看到的是表面,没看到内在的修为,结果大家学也学表面。为什么?因为羡慕口才好的人。其实跟著他学什么?学口才、学风采,学挥手四十五度。哪是学他的存心?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学到那些东西?真的,值得冷静观察自己的心态,为什么那么容易?因为我们本身功利心就很强,我们从小读书就是功利主义上来的,那个东西还没有刷干净,随时会来。

 

子贡跟孔子学,在「孔子传」里面,他最后承认,他跟夫子讲我来本来想说,几年就可以超过你。「孔子传」里面,孔子听了哈哈大笑,你说子贡假如是这个心态,他是从商的,商人很讲究效益要快一点、要高一点,可是这一念心跟道是违背,他修道的障碍。为学第一功夫,第一关是什么?要降得浮躁之气定。为什么浮躁?急於求成、好高骛远他就浮动了。所以有一句成语叫「厚积薄发」,这个老老实实做功夫、用功,真的太重要了。我们以前在「君道」的时候,就有学到,大自然当中早开就早谢。像我这么年轻出来险象环生、危机四伏,都不知道多少身边的长辈,帮我捏了无数把冷汗,不是一把而己,是无数把。我们现在才晓得,真是不知道他们的疼爱。

 

假如我们自己不清醒,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很容易激动,他听你讲两堂课,他一激动:孔子再来,圣人再来!你说我们年轻人听这些赞叹,扛得了吗?抵得了吗?能八风吹不动,骗人,不可能的。所以身边没有一些高智慧的人护念我们,那真的没有不倒的,没有一个侥幸的,兵败如山倒。为什么?因为我们本来就没基础,我们还是升学主义,二十几年来都是先想自己不想别人。理有顿悟,觉得这些道理很好,事要渐修,还要慢慢调伏习气。师父学问这么高,我们望尘莫及,人家老人家说上台五十多年,底下的人是老师,他是学生。师长的学问是堪为人师,那是为我们后世这些程度这么差的弟子,护念我们。连老人家都是这种态度,我们还敢不是这个态度,那就死得很惨,为什么?一傲慢起来了,是断人慧命。这个人做老师怎么习气这么重?圣教不能学,断人慧命了。

 

一傲慢起来了不照经典讲,变邪师了。世界当中那些大邪师不都是讲、讲,讲到最后飘飘然了,自己比释迦牟尼佛还厉害,是不是?就是这么来的。傲慢到最后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很多,大家注意看那些邪师都是这样。所以人一不小心,在台上讲著、讲著就变邪师,人家再给你拜下去就完了,接著讲的就不照经典讲了。在佛门有一个公案,「下错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有很多人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不敢上台了,听这个马上不敢上台,好还是不好?好不好别问别人,看自己的心,你一听到这个公案马上想:我不讲了。你先想到谁?Anyquestion?是讲得太激动麦克风有问题了。每一件事情突然而来,我们的第一念,就是我们的真实状况。

 

看起来在弘扬文化,考虑每一件事情,第一个就是我,不是把众生摆在第一位,不是把人民摆在第一位。我要修道,所以你们得配合我,有没有道理?我要修道,第一大。那不是跟世间人我要赚钱,谁都要顺著我,谁都要看我脸色,不同样道理?现在很多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家庭里面那个赚最多钱的,讲话最大声,谁都不敢去麻烦他。什么事情是他该做的,他不去做:我得赚钱。没人敢吭声,那不是我执在增长?接著我要修道,换汤不换药,那个傲慢跟贪心全部搬到修道的因缘来了。是要我们息灭贪瞋痴,不是贪瞋痴慢换对象、换地方。

 

所以修行得找到根本就是这颗心,心去除贪瞋痴慢才是修行。我们现在站在修道的态势上,要求别人配合自己,你是要去恒顺大家,把你的我执愈来愈淡,怎么是别人配合我们?你要去感化别人,你首先要先融入他,《老子》讲「和光同尘」。哪有一开始去了:统统站好,你们不乖,我是学《弟子规》的,都要听我的话。你不被人家轰出去才怪!大家看《德育课本》里面「少娣化嫂」,崔少娣她要嫁到苏家的时候,苏家有五个儿子,四个已经娶妻,那四个妯娌每天吵架,有时候还抄家伙要打起来。她要嫁过去以前,所有亲戚朋友:凶多吉少,还得了,都替她很担心。你看她信念多么坚定,草木都可以感动,哪有人不能感化的道理?信为道元功德母,人之初、性本善,她坚信不移。

 

过去了怎么做?比较辛苦的工作,婆婆本来在吩咐那些嫂嫂,她马上来:我最小,应该我先做,我来做,有活抢著做。吃饭:嫂嫂先吃,礼敬嫂嫂;再来从家里带回来的好东西,嫂嫂先吃、侄儿先吃,舍己为人。不是摆个姿态很高去要求别人,还有一些生活情境,她抱著侄子,刚买的新衣服穿在身上,侄子突然撒泡尿撒在她的衣服上。当下那嫂嫂不好意思,人家新买的衣服,小朋友给人家这样的待遇洒在身上了,嫂嫂马上要去抱孩子回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她当下的念头是什么?别紧张,别吓了孩子。嫂嫂马上要抱,怕惊吓到孩子,没事、没事,别吓到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她都念念只有侄儿,一次、两次、三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年之后,她四个嫂嫂讲,我们这个五婶大贤,我等跟她比真不算人。被她感动,要效法她。

 

所以「三争三让,天下无贪人矣」,就你可以作圣贤,我们都不能做;就你有德行,我们就是这些贪心的人?几次之后人家惭愧心就起来了。「三怒三笑,天下无凶人矣」,每一次都恶脸相向,你每一次客客气气的,从不跟她争吵,慢慢的她就不好意思了。所以我们的本质上,师长讲太重要、太重要的一段话,「放下控制的念头」。你对任何人事物有要求,不都是控制吗?你不从这个地方下手,修一辈子原地打转算不错了,执著更深是占很大的比例。所以为什么圣教弘不开来?因为我们学的人愈学愈执著,愈学愈要求,愈学愈强势,人家当然很难起信。愈学愈不务本,都迷失在掌声当中的话,那掌声最后带来的,可能是把大众给误导。我们讲的都不是务本,都不是敦伦尽分,那人家学不也学偏了吗?

 

讲到这里,我是做错很多事情,要负很多因果责任。真的,孔子讲的「述而不作」,不只所讲的都要跟经典相应,更重要的,所做的一切都要跟经典相应。因为你做的不跟经典相应,人家看了就往错误的方向走。我第一次在北京一所大学演讲,讲了两个小时讲完下来,我离开的时候,有一个大学生从后面一直追上我,看到我就跟我讲:你的口才好好!他崇拜什么?我讲了两个小时,他没体会到这些道理,没体会到所讲的,这些圣贤、这些教诲、这些人物的心境,他两个小时都没感觉到。他的目光全部在哪?全部在口才,因为那是他要的东西。我们不完全把名闻利养放下,我们跟任何人学的动力,很可能都在这上面。学得可像!讲话的语气、摆的手势,连口吻都很像,那不都是著相了吗?所以好像拉得太远我还是拉回来。

 

今天跟大家讲这些,是感觉古人洞察人性很有智慧,他洞察得到一个时代的人性,洞察得到一个地方的人心,他才能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他才能帮得上他。他就执著在名闻利养,你的方式又助长他的名闻利养,他就得力不了。大家看从心地上提升,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学东西太容易往这个方向走,学什么?讲课的时候笔记一本接一本抄,抄在心上很好,抄在本子上干什么?拿回去告诉大家:我这可是上了什么课抄回来的。人家得先拜一下,才讲给人家听,好像来跟你挖宝一样,一句一句念给人家听。这个话没先入心,没先感动自己怎么去感动别人?摄受人,主要是我们这些理,自己真正是做出来的。

 

所以孔子说到「人能弘道」,人把这些经教做出来了,他为人演说,表演出来他能弘道。「非道弘人」,不是他自己手上捧著经书讲几堂课,他就能把道弘开来。为什么在一百多年前,对中华文化这么反对、这么反弹?就是学的人言行不一致,所行成一种庞大的反对力量,甚至是怨恨的力量。这个因我们都要找到,因还在读书人的身上,言行不一致,所造成的反弹。一百年前会这样,一百年后照样会这样,我们现在弘扬不赶紧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讲的跟做的差很多,那最后人家的不信任、否定的力量也会扑上来的。百年树人,教育事业不是一年、两年,不是一场演讲、两场演讲,那看得太浅,为什么看那么浅?全部还是功利主义,急功近利。办一场课下来,在那里讲今天又度了五百人,你看度了几千人。自己都还没度得了,还度好几千人?所以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无有是处。自己都不能护念自己,还能护念别人修行那也不可能,这逻辑都不通。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