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态度决定了成败,态度决定了收获的多寡,这很重要。

【君子口无细谑之言。言必有防。身无戏谑之行。行必有捡。言必有防。行必有捡。虽妻妾不可得而黩也。虽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愠怒。而教行於闺门。不谏谕。而风声化乎乡党。传称大人正己而物正者。盖此之谓也。】

 

君子他与人谈话,没有这些轻慢、开玩笑的话,因为『言必有防』,这「防」就是合於规矩、规范,说话必合规矩不能乱讲。而且『戏谑之言』,就是乱开玩笑,对人就不够尊重。我们冷静去看,亲人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最后会因为小事闹得不可收拾,往往有什么情况?就是开玩笑习惯,有一次这玩笑开得对方实在受不了,最后气得就撕破脸。可能撕破脸以后,我们还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还讲有什么大不了,不就讲这样一句话而已吗?气成这样干什么?都不知道是长期以来,那导火线。大家看现在的人后知后觉,后知最后还能觉,现在是后知不觉,而且不知道根本原因,还责怪对方。比方他因为一个小事跟我们翻脸,他是什么?忍了很久,你不尊重他的言行,已经积到最后爆发。所以我们以前读历史,导火线这三个字很有味道,你没有去查到这些积累下来的原因。请问大家,八年抗战是不是因为卢沟桥事变?那是导火线。是日本人太无礼了,处处侵犯,最后实在忍无可忍了,所以那是导火线。我们做的行为让人家忍无可忍,那最后可能得来的是什么?自取其辱。所以人恭敬他人,也是庄严自己,做出对人不恭敬的行为,自己已经不庄严。

 

『身无戏谑之行』,自己的行为不会乱开玩笑,而且『行必有捡』,就是必有约束,必是谨慎一言一行。所以「言必有防」,「行必有捡」,一切言行符合规矩了,那他展现出来的一种气质,自自然然让别人尊重他,自重然后人重,自敬而后人敬。《弟子规》当中说「果仁者,人多畏」,他一言一行就有他的正气在,人自自然然对他升起一种恭敬的态度。连最亲近的另一半,『虽妻妾不可得而黩也』,这「得」就是跟她很亲近,但是却不会「黩」,就是亵渎、不恭敬,不会的,再亲近也不会不恭敬。这里我们就看,我们的习性当中,有时候亲近以后就随便,这是不妥当的。愈亲近你要愈尊重他,为什么?愈亲近他对我们愈有恩德,每天相处,一定有很多爱护我们、帮助我们的地方。所以人不能活得颠倒了,愈亲近的人我们愈不恭敬,这是错误的。

 

编撰《群书治要》的大儒当中,有一位读书人叫萧德言,他也是编撰《群书治要》的功臣之一。他每一次要打开圣贤经典,他一定是把手、把脸都洗干净,把衣服穿好,束腰带束得很工整,恭恭敬敬才打开书来看。他活到九十七岁,年事已高的时候,他每一次打开都是这样恭敬的态度。他的太太就说,你都年龄那么大,你这样自己不是很辛苦吗?他说面对圣贤的经典,做这些事哪算得上什么辛苦?要恭恭敬敬去领受经典的教诲。大家想想,萧德言先生读经,跟我们的收获一不一样?不一样。你看他斋戒沐浴然后束著腰带,椅子还坐二分之一,这种态度读经典,那很可能是随文入观。我们这衣服也没穿好,然后边看的时候打哈欠,那能得什么利益?所以态度决定了成败,态度决定了收获的多寡,这很重要。从这点我们假如教小孩子,每一次拿起经典恭恭敬敬的礼敬,在眉间礼敬,再把它打开来。那孩子从小养成这种礼敬经典,他跟一般的孩子的气质一定不一样。

 

所以我们可以想像,萧德言先生他这个一举一动,都这么恭敬,恭敬经典、恭敬他人,我们想想看,他身边的太太、孩子对他一定是肃然起敬,因为他做得到,身边的人做不到。所以愈佩服他的德行,自然愈恭敬,不会轻慢、不会亵渎。今天假如我们的另一半,对我们都这样很轻慢,他今天给你乱开玩笑,然后你就说,来来来,过来读这一段。这就麻烦了,拿著经典去要求别人,就学偏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身边的人对我们轻慢,那是我们以前的因感来的果,这个都要很慎重对待。不然我们都是著在这个结果上,马上要去要求别人,而不是那个因还是落在自己的身上。

 

『虽朋友不可得而狎也』,再好的朋友,再亲近的好友,都不会对我们随便轻慢。所以这样的风范,『是以不愠怒』,这「愠」是生气,动情绪,就是不用严厉的斥责亲人。『而教行於闺门』,他的身教、他的德行教化了整个家庭。我们举一个例子,王旦从来不生气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家里的人还要试试看,他会不会生气?在他的羹汤里面撒了黑炭,他就一直吃饭,你怎么不喝羹汤?今天不想喝。改天把黑炭撒在饭里面,他也不骂人,今天不想吃饭,给我点粥吧。你说人德行到这种程度了,每天跟他相处,哪有不被他感动的道理!这确确实实「教行於闺门」。大家回去做做实验,你三个月都不发一次脾气,你的亲人对你立正,肃然起敬。

 

『不谏谕,而风声化乎乡党』,这「谏谕」就是规劝、告诫,不用刻意去规劝告诫,你良好的风范。所以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你的德行会感化一个乡党,必定可以感化,所以整个风范教化了整个乡里。我们举个例子,在元朝时候许衡,他在逃难的时候,人家都在摘梨子吃,他坐在那不为所动。摘的人说,你怎么不摘点来吃?他说「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那个东西不是我的不能拿。他没有说人家错,他说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能拿,另外那个人马上接话,这个没有人的,它没有主人的。你看他怎么回答?假如是我的话,哪没有人的,种得那么高还没有人的。完蛋,你看人家错了,人家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吃就拉倒,渴死算了。人与人应对都是要有柔软的,他的柔软来自於哪里?他的厚道。他真的厚道到什么?指责别人的话他根本讲不出来,就厚道到这种心境。所以他怎么讲?他说「梨无主」,这个梨子可能没有主人,「吾心亦无主乎?」可是我的心不可以没有主人,我不可以起贪念,他没有讲对方错。但是大家想想,他能够观照到自己,护念到自己不能起丝毫的贪念,接触他的人会被他折服。所以后来他住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小孩,看到果树的果子成熟掉下来,没有人会去拿,他那种不贪、廉洁到所有的小孩都以他为榜样。所以孟子这句话真的,我们很多圣贤人做到。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