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详解

  蔡礼旭老师解读:
  这里提到的就是父母有过失,这个『亲』我们也可以再把它意义延伸开来,就是你所有的亲人、朋友有过失,我们都有责任去规劝,叫『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其实这句经文非常精辟,它不只告诉我们劝诫亲人是我们的本分,连方法、态度,甚至於劝诫的时机都帮我们点出来。
  我们来看看,规劝一个人应该注意到:第一个是存心,第二个要注意时机,第三要注意态度跟方法,第四还要注意很有耐性。劝一个人也不容易,很有修养。您有没有劝亲友的时候,当场劝,他从此以后就改过,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假如有,你一定要介绍他给我认识,因为他可能是颜渊转世。因为颜渊做到什么?「不二过」。现在还有这样子的人,一定要叫他出来弘扬中国文化。一般成年人因为很多行为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已经冻了那么久,你那个火要慢慢烤才会把它融化掉。
  所以,一开始我们劝诫亲友,要先观照到自己的存心,一定是要一颗念念为对方好的心,而不是一种控制:你就是要听我的,不听我的就不行。假如我们是这种控制的态度,一种强势的态度,可能会出现反效果。所以我们有些经验,劝别人劝到吵起来都有,甚至於让对方恼羞成怒,这样子我们就失去当初劝诫他真正的目的。所以,时时要记住这颗存心,就是要希望他更好。当这一分心很坚定的时候,方法、态度你自然而然会去修正自己。
  像我们在教书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很喜欢过来告状。他过来告状,我们就会问说:你现在在讲这个同学哪里没做好,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来告诉老师?是幸灾乐祸?还是真的想要让这个同学改过?也让孩子看看自己的存心。然后我们接著跟他说:假如你真正希望这个同学改过,那你自己去跟他讲,不用老师来讲。当然前提之下,你要在班上建立一些很好的做人、做事态度。比方说,全班都学过《弟子规》,《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叫「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一个人面对别人的称赞,会觉得诚惶诚恐;面对别人的规劝,会觉得感谢你指出我的缺点。当全班都有这样的态度,这位同学过去规劝另外一个同学,他们就能够互相成就、感谢,就看到另外一个同学会跟他鞠躬: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当孩子懂得去规劝别人,当孩子也懂得接受别人的规劝,这样的态度都会对他的人生有很大的助力。所以,劝别人第一个要先注意到存心问题。
  第二个,时机。什么样的时机规劝人比较好?俗话说,「扬善於公堂,规过於私室」,在称赞别人的优点,称赞别人做的好事,你可以在人群当中讲,因为可以让其他的人「见人善,即思齐」;你给他的肯定,他也会更积极去努力。但是规过,规劝别人的过失应该要私底下,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为什么?为什么要没有其他人?因为我们成人最重的是什么?面子!面子很贵,对不对?面子一斤要多少钱?所以一个人道德、学问要成就,首先要把一个东西卖出去,要把面子卖出去。待会儿有人要卖的话,我来买。但是人情要能够体谅到,要能顾虑别人的面子,所以要「规过於私室」。当你做出这样的动作,对方也会觉得你很替他著想。假如你是在公众讲出来,可能当场就有可能发生冲突、辩论,所以规过於私室,这就是抓对时机。
  《论语》里面也有一句话提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时机已经到了,你可以劝诫他,但是你却没有劝他,这样「失人」;我们就失职了,失了子女之职,或者失了朋友之职。「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时机还没到,你太急躁,就跟他讲了,这样是「失言」;你可能就讲错话了,你的善心可能就行了恶事,就失言。
  所以劝诫,在我们整个五伦关系上都要有这样的本分,父子要劝诫,君臣也要劝诫。因为你接受公司的这分职责,就应该有责任把公司辅佐好,当然也要把领导人辅佐好,所以君臣关系也要劝诫。再来夫妻,那当然要,要相夫教子。再来,兄弟也要互相劝诫,还有朋友,这都是我们为人的本分。所以要提高自己劝诫别人的智慧,才能透过我们的言语对我们的亲友的人生有所助力。
  《弟子规》这句话提到了『谏不入,悦复谏』,这个「悦」字是很有学问的。就是当父母第一次没有接受,要在什么时候再劝?什么时候?高兴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要察言观色,「悦复谏」。态度跟方法?「怡吾色,柔吾声」,这就是态度,我们平心静气;因为你动了气,就会让他也动气,你不动气,他就不容易动气。所以我们要「怡吾色,柔吾声」,然后又要抓对时机劝诫。再来「悦复谏」,这个「复」是什么意思?对,一二再,再而三,复就是要很有耐性才行。这个耐性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从孝心,从友爱的心,从尽忠职守的心,一定会持续去做得到。
  所以我们假如今天劝别人没有效果,我们要理解到问题不在对方,而在自己。当我们处处反省自己,那我们劝诫别人的智慧就会愈来愈高,自然而然别人就会感受到我们的真心诚意,一定会把他转化过来。所以,我们抱持一个态度,假如别人不听我们的劝告,是因为我们「德未修」,所以「感未至」,感应还没到。
  劝别人还有一个前置作业,我们也要考虑到。孔子在《论语》里面有提到「君子信而后谏」,君子劝别人有一个前提,一定要先对方很信任他,他才劝诫;假如对方还不够信任他,「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假如对方还没有信任我们,我们就规劝他,他还会以为我们是不是有意中伤他。所以今天要规劝别人,首先要赢得对方对我们很深的信任。所以父亲、领导者,或者你的另外一半,你的朋友、兄弟对你有信任,你劝诫才会有效果。
  如何赢得别人的信任?我们都很渴望亲人、朋友对我们很信任,信任是求来的吗?信任绝对不是求来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很羡慕,你的人缘为什么这么好?大家为什么都这么信任你?我们只在结果当中打转,没有从原因去思考。
要劝诫别人有个先决条件,一定要先赢得对方的信任。假如信任不足,可能你劝他的时候,他会误解你,你是不是看他不顺眼?是不是在毁谤他?所以要先有信任。如何能够赢得亲友的信任?这个信任绝对不是凭空而来,必须透过我们真心的关怀、付出才会建立信任。也有些朋友很热心,喜欢帮助别人,但是很多朋友看到他会赶快跑,觉得说他很烦人、很罗嗦。然后会跟他说:拜托你,你不要再照顾我了。有没有这样子的人?有!做得要死,却给人家嫌得要死,有这种人,因为他的关怀跟付出没有针对别人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善於观察他人的需要,然后去付出,自然而然能够赢得信任,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我们说的话他就很能够接受。
  我们来看一下,比方说在父子关系当中,当你的父亲对你非常的信任。他可能有好几个儿子,特别相信某一个人的话,应该就是这个孩子最让他放心,最孝顺他,所以已经赢得了父亲的信任。因为也常常在父亲需要的时候,他都会尽心尽力去尽他的为人子的本分。再来,在君臣关系上,上司最需要什么?最需要我们去帮他承担一些工作。我们都能够默默的做,而且每次做都能够让他放心,所以也是针对他的需要去付出,他就很信任我们。再来,夫妇关系也是,比方说太太在家里把家里整理好,然后又把孩子教育好,让先生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自然而然很信任这个太太,那太太所讲的话自然就有分量。
  媳妇嫁到夫家去,什么时候可以进谏?什么时候可以劝诫夫君,甚至於是夫君家里的亲友?能不能嫁过去第一天就开始,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能不能这样?假如一过去就指指点点,这里要改进,那里要改进,那会有什么后果?一定会让夫家的人对我们很排斥,因为才刚嫁过去,还没有建立深厚的信任。所以我们要随顺人情,要善体别人的感受。卢叔叔曾经跟我说过,到一个新的环境一定要多看,看什么?看别人的需要在哪,去付出;多听,听听看,听出别人的需要,有时候也会听出一些忌讳,别人不愿意提到的,我们就先避开,要听出需要、听出忌讳;多看、多听,少讲、少出意见。我们到一个新的公司去,是不是也应该多看、多听、少讲!当你做得多说得少,你的主管、你的上司就会很信赖你,到时候你的意见他就很重视。所以道理都是相通的,都是适用的。
  我们当媳妇的,也要能够观察到,什么时候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领会我是从我母亲身上学到的,我母亲嫁过去的时候,她的小姑、小叔都还在念书。当时她要嫁的时候,我的外公极力劝退她,外公也很厉害,他就开始分析,他说:你看你嫁的是长子,然后他的弟弟、他的妹妹还在念书,然后你的公公,假如嫁过去,公公又是捕鱼的,收入不稳定,所以你嫁过去一定很累。我妈妈就说:我还是要嫁。为什么?因为她觉得我父亲很孝顺,孝顺的人才有情义,才有道义,所以看了一大堆有钱人都不要,就要一个穷小子。结果就嫁给我父亲,确实很辛苦。
  嫁过去以后,教书的钱都拿出来家用,还要给小姑、小叔念书的费用。诸位朋友,假如是你的女儿,你嫁不嫁?所以,一来要有眼光,要放远,知道孝子,有孝道传家的家庭,往后一定会兴盛。再来,中国人说吃亏就是福,当你舍得吃亏,就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对你的佩服。我母亲家里还算富裕,嫁过去还懂得这样付出,所以小叔跟小姑对她就非常的佩服,我那些叔叔对我母亲也很好。但是慢慢的家庭状况就改善过来,因为有孝心的人他对家庭一定有责任感。我母亲嫁到我们家差不多二十多年,她才开始怎么样?开口;当信任已经达到某种程度,开口就很有力量。所以,我们要厚积薄发,不要太躁动,有时候是欲速则不达。而且给他人建议,你不要本来都没建议,一建议就建议五条、建议六条,这样也不好。就偶尔建议一条,结果虽然他们没有做,后来都像你所印证的:你讲得很准!慢慢那个信任就愈来愈高。
  所以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都需要建立在信任、在付出当中。再来,兄弟亦复如是,你愈照顾兄弟,兄弟就愈信任你。最后朋友,朋友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这都是要透过长期的相处,所谓日久见人心,才能真正赢得朋友的信任,进而重视我们给他的规劝。
  我们中国古代很多圣哲人都做了很好的表演,诸位朋友,您思考一下,你去劝别人成功的机率超过五成的举手?不多!有没有发觉现在人不好劝?有!「苟不教,性乃迁」,一来是确实人没有接受圣贤教诲,另外一个角度是现在我们心都太急躁了,所以在劝人的时候,有时候在态度、方法上都没有掌握好。
  在唐朝初年,那时候还不算创立唐朝,刚好在隋唐之际。唐太宗的父亲李渊,他是带著军队南征北讨,当然李世民都跟在身旁。有一次李渊决定要把军队往这个路线走,唐太宗一看,这个路线很可能会遇到敌军的埋伏,会全军覆没。所以,李世民就一直劝他的父亲不可以走这一条,但是他的父亲都不听。结果那天早上就要出发了,突然听到帐外有人放声大哭,李渊很奇怪,怎么有个大男人在那里放声大哭?李渊就走出来,看到李世民坐在地上放声大哭。然后李世民就说「父亲,这样去铁定会让全军覆没」,他愈说哭得愈大声。我们《弟子规》说的「号泣随,挞无怨」,这个「号泣随」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演。他父亲一看,这个儿子还真难得,坚持要劝诫他,后来真的就改了路线,军队不至於造成危难。
  所以诸位朋友,一个孩子的孝心拯救了什么?一个军队。假如这个军队没有拯救,那中国历代怎么样?诸位朋友,有没有感觉到人生确实要很谨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对!不然您现在回想一下,这几十年,假如在某一个关键你抉择错了,现在我们就没有这个福分,可以在这里没有后顾之忧听闻圣贤的教诲。所以,人要时时谨慎,还有要时时感恩,因为在这个过程,也是有非常多的亲友给予我们很重要的提醒、引导、规劝。这是儿子劝父亲。
  当然也有父亲劝儿子,父亲劝儿子大部分是在儿子已经成年了,也不方便对他大吼大叫。但是在小的时候,我们可以义正词严训诫他。大了都爱面子,你当场在别人面前骂他,他可能不接受之外还会怨恨在心。有一位年轻人十六岁,他刚好开著车带他父亲到一个游乐的地方,把他父亲放下来。然后跟他父亲相约下午四点在这里碰头,他就开著车到一个加油站去加油。去了加油站,他觉得时间还有几个小时,所以想说就到旁边的电影院去看电影,然后再到加油站,再赶快开回去接他父亲。结果一看怎么样?忘了时间,回过神来,已经耽搁了一个多小时了。他赶快跑到加油站,把车开到要跟他父亲会合的地方。
  结果他心里就想,父亲一定会骂他,所以他就想了一个理由,跟父亲讲是因为车子抛锚所以去修理。我们不能怪他,因为他没有学过《弟子规》,「倘揜饰,增一辜」,「无心非,名为错」,现在是「有心非」就「名为恶」了。他以为他很聪明,然后看到他父亲就开始跟他说:父亲,因为车子抛锚,所以才这么晚回来。他父亲说:你为什么要欺骗我?他还不放弃,他说:父亲,我讲的都是实话。他父亲接著说:我已经打电话到这个加油站,他们告诉我,你的车子一直都放在那里。结果他的谎被揭穿了,很惭愧。
  他父亲接著说:我很生气,我不是生你的气,我是生我的自己的气。他父亲说:我教了十六年的儿子,居然会为了怕我责备而欺骗我,这是我教子无方,所以我应该好好检讨我自己,这一段旅途我自己走回去。离他们家十八英里,一个小时差不多才走四、五英里,他父亲真的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回去。儿子开著车在后面跟著老爸,这个儿子说这是他一生走过最煎熬的路,但是也是他这一生上过最好的一堂课。这位孩子说,他从那时候开始到他现在,从来就没有再撒过谎。所以,这个父亲是用他的德行、用他的惭愧心唤醒了孩子的惭愧心。这个也是父亲劝诫儿子。
  所以我们劝,除了要有一颗真心、存心、善心之外,也要有很巧妙的方法。
  再来,君臣关系,我们也是要劝诫,当臣子的有责任劝诫他的君王。提到劝诫,我们一定会想到哪个大臣?唐朝的魏徵。魏徵其实是个,我的感受应该是个很可爱的人。他一开始辅佐唐太宗,他都把话先讲在前头,很有语言的艺术。他就跟唐太宗说:皇上,我不要做忠臣,我要做良臣。唐太宗听了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不做忠臣要做良臣?魏徵接著说:因为做忠臣都要被砍头,做良臣才不会没命。唐太宗一听就在那边哈哈大笑。其实唐太宗是个聪明人,他在那里哈哈大笑的时候他会想:忠臣都是被谁杀的?被暴君杀的;假如我把他杀了,那我不就变什么?变历史上的暴君了!所以,其实魏徵这段话已经让他自己这个命已经可以先保住了。
  魏徵也常常在唐太宗有些过失的时候,都对他直言不讳,他也常常提醒唐太宗,「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人民可以拥护你,成就你的功业,当你不爱惜人民,他同样可以把你推翻。所以,唐太宗也是时时战战兢兢治理国家。有一次魏徵进谏的很激烈,把唐太宗气得半死,然后气冲冲就跑回他的寝宫,边走边喊,「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杀了他」,就这样气冲冲走回他的寝宫。他的皇后就看到了,看到他气得半死,皇后心里想只有谁可以办得到?只有魏徵办得到。皇后马上就去换了非常端庄的衣服,很正式的衣服,换好以后就走到唐太宗面前,就跟他跪下来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唐太宗本来气得半死,对皇后这个举动觉得莫名其妙。然后皇后就说:皇上,一定有明主出现,明君圣主出现才有臣子敢这样直言不讳。结果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那我是明主!所以,一个太太对先生可有很大的影响,假如这个时候皇后又进了魏徵几句谗言,我看「贞观之治」可能就改写了。
  所以一个家的兴旺,一个朝代的兴旺,绝对都是非常多人的付出,非常多人的参与才可以做得到。我们明白这一点,在人生当中成就的一些事,一定要把功劳回馈给所有的人,一定是众志才可以成城。所以,唐太宗不止有魏徵,还有身旁皇后,这么多贤德之人的辅助。
  后来魏徵去世了,唐太宗哭得很伤心,他说:我有三面镜子(以前都是铜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把他的衣服、帽子戴好;「以史为镜」,用历史来观照自己的施政,「可以知兴替」,怎么做才可以让朝代兴,怎么做会让朝代败,他可以从历史观照的到;「以人为镜」,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进而去修正。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而现在已经坏了一面,就是魏徵死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个贤明的君主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他才能够赢得这些大臣对他的信任。
  治理国家如是,现在治理企业亦如是。所以诸位朋友,现在企业界很强调管理学问,其实我们的《四书》里面有没有管理学问?有!而且都是非常精辟的管理学问,都是纲举目张。我们来思考一下,《中庸》里面有提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有九个治理天下的好方法,第一个「修身也」,第二个「尊贤也」。求学问要主动,所以我就讲三条就好,其他诸位朋友去翻《中庸》。「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这九个方法,其实用在现代绝对可以让你的企业蓬勃发展。
  第一个一定要「修身」,自己真有德行才能赢得真正好的人跟你一起共事,只要有人就不怕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大学》里面也提醒我们「有德此有人」。现在有钱的人不一定找得到人才,现在暴发户很多,但是他要请人都请不到优秀的人。但是只要自己有德行,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而然德行就会感召这些有志之士过来。所以根本还在修身。
  第二个「尊贤」,尊敬贤能的人,自然而然就有更多的贤哲来投靠,因为真正贤能的人不是用钱可以请得到的。用什么可以请得到?孔明是不是用钱请出来的?「三顾茅庐」是什么原因?真诚心;是什么?恭敬心,我们恭敬对待贤德的人,他就很愿意出来。除了真诚心、恭敬心,还有一个,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才能请得出这些人。刚刚讲到唐太宗这么样的珍惜魏徵,一定会让更多读书人愿意来效忠他,这是尊贤。假如今天当老板的不尊贤,还会嫉妒很多很有工作能力的部属,甚至於他还好女色,纵使他现在如日中天,迟早会衰败下来。所以一个人尊贤就能够「去谗远色」,去谗言,远离女色。
  第三个,「亲亲也」,这个「亲」是指他的父母,他的亲人。当一个领导者他首先把孝道做出来,一定可以以德感化他的员工,感化他的人民。在我们中国有个企业,它本来已经亏损了人民币七、八亿,亏了那么多,很多企业可能都爬不起来,但是它还是坚持继续努力。在这个努力过程,他们这个企业的家风很好,每到重要的节日,董事长一定带著他自己的孩子、孙子一起拜他的妈妈,所以这个家里有孝道之风。然后他对於他的员工训练也很用心,这就是把员工当亲人看待,他们用《弟子规》来训练员工。
  用《弟子规》训练员工,这一点很难得!一般的企业、商业,训练员工都训练什么?怎么把东西卖出去,是不是?但是他却是用《弟子规》来训练员工,代表希望员工在他这里能够成长,能真正学到做人做事。改天纵使离开了,他也觉得对得起这个员工。有他的这一分孝道,也有这一分对下属的一种关怀、栽培之意,所以他现在已经从亏损了七、八亿人民币,到现在企业发展得很快速,也很成功。所以确确实实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些道理,绝对不会因为时空而改变。而很多的企业为什么不能长久?因为他都没有回归到根本的做人态度,很多人是倒下来了,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倒下来。
  我们刚刚是从唐太宗懂得接纳部属、接纳臣民对他的进谏,代表他尊贤。我们从一个圣主的言行举止,也能够学到他为什么能这么成功!当我们知道了,就要把这些态度怎么样?听完唐太宗、听完魏徵的故事要怎么样?我们人生这场戏主角是谁?是自己!所以我们在听故事的过程,谁是唐太宗?我就是唐太宗。要有去学习他的优点的这个态度,不然听了,闵子骞是闵子骞,子路是子路,那不就白听了吗?
  所以有位老师他的成长特别快,有一天他就跟其他的老师说,他说:我觉得蔡老师在讲课,每句话都在骂我。我看起来像会骂人吗?但是他这句话就已经点出来,他为什么进步的特别快?因为他时时看到好的就提醒自己要效法,听到不好的马上怎么样?「见人恶,即内省」,就好像觉得每个都好像在说我一样,这个叫善学。所以,同样听课听那么多,每个人学到的都不一样,善於学习很重要。这是唐朝。
  在汉武帝的时候,武帝那个时候也是文治武功相当兴盛的一个朝代。但是武帝他的末年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叫做「巫蛊之乱」。就是有人诬告太子、皇后,他们拿了些巫术要去陷害别人,都把它埋在地底下,其实是要嫁祸於皇后跟太子。最后太子觉得这个情况不妙,就起兵杀了这些蛊惑的人,杀了这些把皇帝欺骗的这些江湖术士。但是由於这个动作,汉武帝还以为太子要造反,所以那个时候太子还有太子的亲人统统都被关起来,搞得整个汉室的家族也是非常的混乱。结果汉武帝那时候刚好在气头上,就说只要在监狱里面的统统杀了,杀自己的人。
  有个孩子才刚出生,是汉武帝的曾孙,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才刚出生。那时候有个大臣叫丙吉,他也负责这件事情,这个巫蛊之事的审判,但是他就不愿意把宣帝交出去。汉武帝已经派人来要人,丙吉虽然知道汉武帝已经在气头上,但是他也非常有正气,他就回答说:没有罪的人,我们都不应该杀他,更何况这个人还是皇上的亲人。结果来的人就把这个话带回去给汉武帝。汉武帝突然醒过来了,才大赦了这些还没杀的人。所以丙吉是以死,因为皇帝在气头上的时候,很有可能受到株连,连自己的都保不住。所以他以死来进谏,才能够把汉武帝唤醒。
  后来汉宣帝继位,但是丙吉从来没有再提这件事。所以,以前读书人觉得我这么做,比方说「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是为了什么?绝对不是为了我以后有没有什么好处,而是有没有遵循圣贤人的教诲,能够时时为人民、为国家,还有对得起他自己的良心。这是我们在唐朝、在汉朝看到了臣子对於皇帝、对於君主的劝诫。
  再来我们看,夫妇之间也要劝诫,刚刚也提到,唐太宗的皇后也是很善巧的劝诫了他。有个朋友她要劝她先生戒烟,怎么劝先生戒烟?有位女士叫她先生不要抽烟,刚好她先生跟一些朋友一起吃饭,另外的朋友递给她先生一支烟,她马上把他的烟抢过来,这么做会不会成功?这个一定会造成反效果。所以我们劝的时候要看存心,不是那种控制「你就是得听我的」,那一定反效果;存心一定要想著让对方得利益。再来时机要抓对,你这么一抢,他的面子怎么样?都挂不住了。所以,要考虑态度、考虑方法。
  另外一个劝先生戒烟就不是这样劝,她就跟她先生说:先生,你看我们孩子还小,孩子都这么可爱,你的健康才是我们一生的依靠。不是男人讲甜言蜜语有效,女人讲也很有效,先生会突然觉得「我很重要」!用这些柔软的言语劝先生戒。不只是劝先生戒,还把方法告诉他,就买了很多瓜子,跟她先生说「你只要很想抽烟就赶快嗑瓜子」,把方法都告诉他。后来嗑了一阵子瓜子,遇到一些境界来了,又抽起来,第一次没成功。第二次不惜重金,换巧克力,想抽烟的时候吃巧克力。结果第二次也持续了一段时间,颇有功效。
  突然有一位朋友来找她先生,一坐下来,他这个朋友马上要拿一支烟要递给她先生。这时候假如你是他太太怎么办?情急之下,他太太就走过来,也是「怡吾色,柔吾声」,她就对她先生的朋友说:你要多体谅我,我已经让我先生戒烟,第一给他买瓜子,嗑了很久;后来这个失败了,又给他买很多巧克力,我已经花了那么多钱,接下来再戒不掉,那我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多少精神,拜托!拜托!假如你是他先生的朋友,你还会拿过去吗?所以用柔和的言语把人家劝退了,她先生的面子怎么样?也保住了。所以确确实实,我们除了要有一颗心,要能够人情练达,用些好的方法去规劝。不能别人不听,我们就恼羞成怒,意气用事,人生会愈走愈多的后悔还有埋怨。所以,劝诫别人也需要我们处处去观察时机,观察方法。
  在周朝时候有个君主叫郑庄公,他刚好跟他的弟弟发生了冲突,因为他的妈妈对他的弟弟比较宠爱,甚至於还支持他弟弟很多的力量,搞得他弟弟起来要跟他作对。所以郑庄公对他母亲非常的生气,在气头之下就讲了一句话,他说「我跟我母亲不到黄泉不相见」。意思是什么?这辈子死都不再见我妈妈。郑庄公这句话讲完,怎么样?你觉得他会怎么样?会觉得很痛快吗?其实人讲气话,讲完以后都很后悔,因为收不回来了。而且他又是一国之君,一国之君一言九鼎,说话要算话,结果后来真的都不再跟他妈妈相见。
  我们要谨记,人与人、这些亲情要好好的去经营,「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不要因为小小的嫌隙就疏远了最亲的亲人,不要因为新的摩擦就忘记了几十年的恩德,这样做非常折自己的福分,其实这么做害了自己,也伤了别人的心。人不要那么傻,我们不要尽干一些损人又不利己的事,其实损人保证不利己,这是真理!
  郑庄公这样的情况,他的一个臣民看到了,这个臣子是个孝子叫颖考叔。诸位朋友,一个孝子看到君王这样对待母亲,他会想怎么做?劝!因为一个孝子一定可以体会为人母亲的辛劳。当别人的母亲不能够得到孩子的奉养,他的内心会怎么样?也会很难过,他能够感同身受。《孝经》里面有提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会尊敬全天下人的父母。而且我在想,这个颖考叔不只考虑到郑庄公的母亲,他还考虑到一个更深远的影响,就是当一国的国君都不孝母亲,会造成什么更严重的事?对,全国的子民,他说:君王都不孝母亲,干嘛叫我孝!那全国的风气很有可能就瞬间在变坏当中。所以一个为人臣者,他觉得这是他的职责,要赶快劝,可是要劝的让郑庄公心服口服。
  所以,颖考叔有一天就拿著很好的礼物就送给郑庄公。因为当时候的礼仪,臣子只要送国君东西,国君一定要回礼,一定要请他吃饭,所以颖考叔已经算到,沙盘推演,一定会请我吃饭。这个请吃饭的过程,颖考叔就坐在那里把很多很好的食物都放到另外一边去。郑庄公愈看愈觉得好奇,他说:我赐给你的食物,你为什么不吃?颖考叔就说:我从小到大,所有好的食物一定是我母亲先吃,我才吃;而我的母亲从没有吃过君王您赏赐的食物,所以我要把它包回去,我母亲吃剩了我再吃。他这一片孝心,郑庄公听了很感动,他就说:唉!你都有母亲可以孝敬,寡人现在都没有母亲可以孝敬。
  这么几句话把郑庄公的孝心也唤醒,颖考叔就说,他说君王,你绝对可以马上孝敬你的母亲,因为我已经找到一个地方,它有个山洞通往地底下,那个地名就叫「黄泉」。您跟您的母亲只要相约在那里相见,你再把她接回国内来,那就统统都圆满了。所以,郑庄公就跟他母亲在这个「黄泉」相见了,然后就用很隆重的礼把他母亲接回国都来。我们可以想像,当他母亲在国都的大道上走,人民看了也会怎么样?欢欣鼓舞。你看,颖考叔一个劝诫影响的面可是很大的。这是我们谈到君臣,刚刚还谈到夫妻之间。
  再来我们看兄弟,劝兄弟难度也很高,因为兄弟的年龄差不多,要产生很深的敬意,除非你的德行让他很佩服。不然你劝到一半,他会说:你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你也差不多,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假如我们的兄弟这么讲,我们要怎么样?这个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候沈默,一默如万雷,你沈默的时候,他愈讲些刻薄的话,他会愈讲愈心虚,因为毕竟你是好意相劝。
  明朝有位读书人叫陈世恩,他的弟弟游手好闲,常常都半夜才回来,陈世恩的哥哥看了就很气,每次看到弟弟就骂他,甚至於要处罚他。他弟弟都这么大的人,这样骂有没有用?愈骂愈不回来,得反效果了。所以我们做什么事要看结果如何,假如效果不好,要赶快修正方法、态度。陈世恩就跟他哥哥说:哥哥,你让我来试试!从那天开始,陈世恩就站在门口等他弟弟回来。结果一看十点过去了,十一点过去了,这个时候很重要,我们要怎么样?沈得住气。你假如沉不住气,怎么还不回来?可能你一看到弟弟就怎么样?火气就上来了。所以我们刚刚提到,劝人还有很重要具备什么?耐性。
  等到十一点、十二点,终於看到弟弟了,马上不等弟弟走到门口,他直接跑过去抓著他弟弟的手:弟弟,外面天气很凉,你冷不冷?然后就牵著弟弟的手,一边走一边又说:你一定肚子饿了,我叫大嫂帮你煮碗面。把弟弟牵进来,又亲手把门闩好。他就这样坚持了好几天,后来他弟弟慢慢就愈来愈早回家。当然当他弟弟已经生活正常,这个时候哥哥更要进一步把很多圣贤的教诲教给他,因为弟弟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他才可以把人生经营好。而最重要的是陈世恩用他的真心,用他的关怀,不用言教,用什么?用身教,他赢回了他弟弟的这一分兄弟的情谊。所以,这是兄弟之间的劝诫。
  在汉朝有位读书人叫郑均,他是哥哥在当县令,他都看到哥哥常常接受别人的贿赂。他心里很急,自己的兄长这样继续收下去,迟早会东窗事发。那怎么劝?他又是你哥哥。诸位朋友,你们想一想,看你们有没有跟郑均一样的方法。
    诸位朋友,你会怎么做?怎么劝这个兄长?郑均自己去当了别人的仆人,从最卑微的工作去做,整整做了一年,用劳力赚了些钱,全部拿给他哥哥。然后就跟他哥哥说:我们缺的东西,只要靠我们的劳力,然后赚到了钱就买得到;但是人的名誉只要丧失了,一辈子等於都完蛋了。他哥哥看到他为了劝诫他,还去做人家的佣人,整整做了一年,他哥哥也很惭愧,就开始改变他的态度,变得很清廉。郑均往后发展得很好,还做到了尚书,相当於宰相的职位。所以有孝、有悌,为国家必然尽忠。他也时常跟皇帝谏言,皇帝很感於他的协助,还封给他一个「白衣尚书」的名号,而且让他享赐禄,到他终老都以尚书的俸禄来奉养他。
  所以诸位朋友,您看他当初为了劝诫他的哥哥,还去当了仆人,他是不是损失很多?不是!所谓「福田心耕」,一个人真正都是用道德去立身行道,他的福分绝对会愈积愈厚。不是不到,时候还未到,到的时候,该是他的福分绝对跑不掉。所以中国说「吃亏是福」,这句话很有意义。
  刚刚是提到兄弟之间的劝诫,五伦关系还有一个关系,是朋友关系。我曾经跟卢叔叔去拜访他一个朋友,我也觉得很奇怪,像很多很精彩的事都被我遇上了。刚好我跟卢叔叔去找他这个朋友,他这个朋友已经跟他相交往十七年。在那一次他还带了很多圣贤经典,有的是要给他孩子读的,有的是要送给他朋友,还有他朋友的太太读的。这个路上卢叔叔就跟我说,他说:我认识这个朋友十七年,看他如日中天,生意做得很大,资产很多很多,但是那个时候已经看出来,他很有可能往后财富会保不住。因为当一个人在很有钱的时候,奢靡之气一沾染,再多的钱财也会怎么样?会败尽。而且不止沾染了奢侈之气,很有可能傲慢,不可一世的那种坏习惯都会在这个过程养成。当一个人傲慢的时候,他就会轻率,就很有可能下错一些判断,再多的钱都会耗掉。后来确实事业也荡下来,还负了点债。
  当他在负债的时候,所有的朋友怎么样?都不见了。其实祸福相倚,财产都没有了,也让他学到哪一课?真正的朋友不是用钱买得到的。就在他最低潮的时候,卢叔叔每个礼拜坐好几个小时的车,来帮他解决财务问题。不只不收他钱,都自己掏腰包来来回回帮他处理很多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建立了更深的信任、情谊。所以就等到十七年后,因缘成熟了。一个人真正要把人生走圆满,绝对不是有多少钱、有多少权势,而是有多少智慧才行。我刚好就搭上了这班车子,也体会到卢叔叔可以用十七年来协助一个朋友,所以「勿自暴,勿自弃」,我要以他为榜样。所以,当我们在劝别人,在协助别人,觉得自己有点不耐烦,突然会想到一个数字「十七年」,然后觉得很惭愧,再提起我们对朋友的道义,继续帮忙、协助。
  另外刚好在澳洲的时候,我也看到卢叔叔很善巧的劝诫身旁的朋友。刚好我们到澳洲去有八、九个人,同住在一个寝室里面,八、九个男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八、九个男人会发生这桌子上面有很多垃圾(不是我扔的),就是显得比较杂乱一点。我就看到卢叔叔一句话也没有讲,他每天看到我,聊完以后,寝室、浴室或者是洗手台都有些脏东西,他就自己默默的给它捡起来,也把流理台擦得一滴水也没有,都擦得干净,然后他才去睡觉。日复一日就这样做,做了差不多四、五天,突然有位朋友就站出来,他说:你们还这样乱扔,你没看到人家每天给你们整理的这么干净,你们不会觉得太过分了吗?所有的人都很惭愧,都低下头来。从此以后怎么样?干净多了!所以卢叔叔不以言教而以身教,就让所有的人都警觉到自己应该维护这个环境的整洁。所以确实在成人的世界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先做好榜样,自然而然就能够去感化他人。
  我是在差不多二十五岁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圣贤的学说,因为之前都是升学主义,升学主义带给我们的内心都是什么?竞争。看到别人分数很高,自己都很难过,就小鼻子小眼睛,所以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眼睛不大了。但是学了圣贤学问,内心很感动。我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语文、国文也很差,差到什么程度?一定都比你们差!因为我初中的时候,考高中联考,总共考了七科,扣了八十八分,七科扣八十八分,国文一科扣四十四分,等於其他四科总分。我记得初中还有一题考试叫「老气」:一、横春;二、横夏;三、横秋;四、横冬,就是春夏秋冬。我觉得这个题目在侮辱我,但是我确实不会写。我还在那里唱了一首歌,唱一个字就点一下,看到最后点到哪一个,后来还是写错了。「老气」什么?横秋。你们怎么答这么快?对我是一种伤害。
  上了高中,恶运还没有解除,确实提不起劲来。所以上课,有一次我的国文老师就把我叫起来,他说:蔡礼旭,你上我的国文课,假如再睡觉,继续打瞌睡,我就记你旷课。所以我的语文,大学联考也没及格。但是在上高中的过程当中,我的脑中有两次好像觉得放了光明,念到两篇文章的时候。第一篇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里面提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本来还在打瞌睡,突然怎么样?突然就觉得这句话怎么这么震撼!不过都亮五秒钟而已,后来又乌云密布。第二句话是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面提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确实也不是很懂,但是又觉得有莫名的感动。后来开始接触圣贤学问,常常在看《德育故事》,都看得会感动的克制不住,真的很感动,体会到圣贤人的存心确实非常仁慈,非常宽广。感受到了,我们就要起而效法。
  所以我去念师范院校的时候,刚好离家里比较远,我很早就坐火车,坐到的时候,全班的同学第一天上课都还没到,就只有我一个人。那刚好是放完暑假,一走进去,所有的椅子跟桌子都怎么样?一层灰尘。诸位朋友,你会怎么做?我们就想到,突然自己当了导演,脑子里面就想到这些女同学一走进来,刚好看到这个灰尘,这些女同学会有什么反应?她会说:怎么这么脏!我们都可以推想到,她们一定会有这样的难受。所以就跑到校园里,到厕所里面找了一块抹布,就从头把它擦到尾。擦得很快,为什么?很怕别人看到,这样就有点太做作,赶快把它擦完。擦完以后,自己也觉得今天没有白过,可以有服务到别人。所以后来,同学进来也都坐得很安稳。
  当你有这一念心为他人的时候,请问你跟他有没有交流?我们人有种执著,好像就是要面对面,然后讲话,才叫做沟通;其实不然,当你一念心起了,你已经在跟身旁的人沟通。所以我们班那一年每一个都跟我处得很好。我上课,晚上也有我们师范院校的同学来听,我也很欢喜。因为我们有这颗心服务别人,自然就感得别人跟我们很和善的相处。因为我都比较早到,教室后面的垃圾,我都主动每天都把它拿去丢。结果丢没有多久,有一次我要拿去丢的时候,同学就跑过来了:你别丢了,我们来就好。所以确确实实,朋友之间,我们一定是要先自己用心去付出,我们这颗心就能唤醒每个人向善之心,互相体谅之心。
  刚刚讲到五伦关系当中如何去劝诫,也举了这么多例子,举这些例子的目的是长养我们大家的存心,然后行事,跟人相处的智慧,还有我们的耐性。相信在往后的日子,每位朋友的生活当中就会有一出一出的好戏要上演。

 

 

  周泳杉老师解读:
  這裡。我們都知道父母也是平凡人,父母也會犯錯,但是子女對於父母,不忍心見到父母的過失,所以我們在上一集末後,末學就引用我們俗話有一句話講,「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並不是說父母永遠不會犯錯,而是做子女的不忍心看到父母的過失,不忍心把父母的過失放在心上。大舜沒有見到他父母的過失,所以他終於成就了一個孝子的美名,進而成就他聖人的地位,都是從這一分不忍見父母之過而引申出來的。閔子騫沒有見父母之過,所以他能夠說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樣的一個道理。他們的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真誠的,所以在家庭裡面有這樣的一個態度,他再到社會上去的時候,就能用這樣的態度,來面對一切所接觸的人、事、物,這樣的一個環境。所以在這一段我們看到『親有過』,確實親會有過失,父母會有過失,但是這些過失,由於孩子不忍心看到,所以必須要勸諫,『諫使更』。而態度是怎麼樣?『怡吾色,柔吾聲』。為什麼「怡吾色,柔吾聲」?因為恭敬父母。我們昨天講到,敬到了極處,就像子路負米,又像泰伯採藥,完全的把心放在父母的身上,這是態度。『諫不入,悅復諫』,這是告訴我們「孝志不移」。為什麼他的孝志堅定不移?因為對父母的孝心沒有改變。最後『號泣隨,撻無怨』,是「心意終敬」。這幾句話都是因為沒有看到父母的過失,才做得出來,並不是父母真的沒有過失。
  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跟我們講到,「事父母幾諫」,這是告訴我們勸諫的時機。「幾諫」這個幾是幾個的幾,我們念「基」,這個幾是什麼意思?我們大家都知道,事物很微小的時候,那個叫幾。譬如大家知道,槍枝扣的那個叫板機,為什麼叫板機?就是它扣的力量很小,可是子彈發出去的力量卻非常的大,很大。所以這個幾所描述的就是事物剛剛發展的時候非常的小,可是它的影響力卻會非常非常的大,這個叫幾。在前幾次我們提到「事雖小,勿擅為」,這個也是幾。為什麼「事雖小,勿擅為」?我們都了解到,我做一個比喻,神木,合抱之木,幾個人才能把它圍起來,可是這麼大的樹木,它的種子有多大?那種子大概只有我們小指頭這麼大的種子,那樣子小不小?很小,可是條件具足,它就能長那麼大。換句話說,有智慧的人,他是在小的原因上就留意了,不會等到結果出現了才來抱憾,不會的。所以「事父母幾諫」,意思就是說,事奉父母,在什麼時候勸?在父母的過失還沒有形成之前就要勸諫。而幾就是過失還在隱微之處,他就去勸諫,不會讓父母的壞習慣已經形成,或者是過失已經形成,他才來勸諫。那個時候太晚了,怎麼說?因為壞習慣一養成,不容易改變。
  現在要問一個問題,為什麼父母的過失在很微小的時候,為人子的可以發現?這個是我們要研究的地方,為什麼我們可以發現?因為我們全心全意的在父母的身上,關心父母,他就可以做得到。因此有幾個重點,我們必須要了解的就是一個孝子,當他在過失隱微之處就開始勸諫,第一個它的效果好、容易成功,能幫助父母改正這個過失;第二個,這個孩子在勸諫之後,因為很容易成功,很容易把父母的過失轉化掉,所以孩子在外界的看法當中,這個孩子就沒有博取孝子美名這樣的一個,我們叫副作用。怎麼說?等到父母的過失很大的時候,為人子的要勸諫,很難勸諫。可是有些人他的居心並不是非常的良善,為了博取孝子的美名,這個我們在歷史上也見過的,養成父母之惡,或者是養成兄弟之惡,再來勸諫,讓社會大眾稱讚他是孝子,這個是有發生過的,但是這個居心是非常不好的。
  特別在《大戴禮.曾子事父母》這一篇文章有講到這個道理。有一次曾子的學生叫單居離,簡單的單,那個字要念「善」,單居離。他問曾子,問曾子什麼?他說「事父母有道乎?」事奉父母有沒有道理?有什麼道理?有沒有方法?曾子說「有」,很簡單的就告訴他的學生,「愛而敬」,對父母就是愛,而且是敬,就這兩個字。其實這兩個字我們經常提到,但是我們一般的人對它認識得不深刻。你說中國的教育教什麼?就是教這兩個字,愛跟敬,換句話說,中國儒家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我們今天講孝道,孝道是愛行於父子之間,這就叫孝道;悌道,愛行於兄弟之間,這叫悌道;仁,愛行於一切的人事物之間,這就是仁,它不是很複雜的。但是由於我們對愛沒有經驗,什麼意思?因為人生下來,我們如果沒有給他創造一個學習愛的環境,他不懂得什麼叫愛。我們現在的家庭功能喪失了,家庭的功能式微了,所以孩子一出生,在這個家庭當中他感受不到父母之愛,其後遺症是他長大之後他不懂得怎麼愛人。我們現在經常聽到很多人說,我是為你好!為你好,可是他用的方法讓別人很難受,為什麼?他不會愛人,他不懂得如何愛人。
  所以我們看到社會上作奸犯科的人,這已經是情況比較嚴重的,大多數的人雖然他沒有作奸犯科,可是他的人際關係不良,或者是到處跟人家相處起衝突,讓人反感,為什麼?他不懂得愛。為什麼不懂?回到他的家庭,就發現他家庭的功能有缺失。這個也是我們很多在監獄裡面做教誨師的朋友,跟我們做過這樣的分享。他告訴我們,有非常多的朋友,他誤入了歧途到監獄裡面,他們就去統計,發現到監獄裡面的這些朋友,大概有非常高的一個比例,是來自於一個缺陷的家庭,家庭有缺陷的。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一定要非常注意一點就是家裡要營造一個親情的氛圍出來,我們每一天花多少時間陪我們的孩子?這個就是在教孝,在教孝道,他才知道一個「愛而敬」。所以我們對孩子能愛,能夠付出我們的愛,孩子長大他就能夠愛人。所以我們觀察,世界上真的沒有壞人,你說那他為什麼作惡?因為他少愛,他不是壞,沒有壞孩子,只有少愛的孩子。他會去傷害別人,是因為他不懂愛。
  所以曾子這裡告訴單居離,他的學生,「愛而敬」,非常簡短,可是已經抓到核心的部分,把這個愛字的核心抓住了。愛是無條件的付出,譬如說我們的左手幫助右手,你看左手受傷了,右手幫助它,這是沒有條件的,它是一個整體,同體的一個狀況,這個是真愛,父母對孩子都是如此。這個愛的能力會被欲望給破壞掉,換句話說,人為什麼對於愛會疏忽了?因為他貪著欲望。愛跟欲望是一個互相消長的,欲望多,愛就少;愛多,欲望就淡薄。可是現在麻煩的事情是什麼?我們的下一代把欲望當成是愛,那這個就麻煩了,明明增長的是自己的貪欲,結果他把它誤認為這是愛,尤其是男女之間這樣的相處。你看為什麼現在男女之間這麼多不理智的相處?比如家庭暴力也好,或者是言語上的暴力也好,或者是男女交往分開之後互相傷害,這種狀況很多,為什麼?把欲望當成是愛,他不是真愛,他不是無條件的為對方付出,不是這個。所以學習愛從哪裡學習?從父母身上學習。
  曾子就講,「愛而敬」。再來他說,如果父母的行為符合道理,我們叫順應自然,符合道理,做孩子的要遵從。如果父母的行為不合乎道理,就是這裡講的「親有過」,就要勸諫,這個就是做孩子的義務。但是如果勸諫了,父母沒辦法接受,要注意,父母沒辦法接受的時候,必然產生一些過失,這些過失會導致父母受到社會大眾的指責跟批評,為人子的不忍心看到這樣的狀況。所以曾子就講,如果勸諫,父母沒有接受,怎麼辦?要讓社會大眾認為父母這個過失是因為我這個孩子所引起的;換句話說,就把罪過攬在自己身上,這是曾子說的。你看,曾子他做到了,他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但是後面曾子又補了一句話,他說「從而不諫,非孝也」,只是一味的盲從父母而不去勸諫父母,這個不是孝道。「諫而不從,亦非孝也」,就是只是勸諫父母,但是不去順著父母,這個也不是孝道,因為已經跟父母對立了,這也不是孝道。所以你看孝道是非常深刻的,它是恭敬到極處的,否則沒有辦法做到這個。而這一些都是我們做人的基礎,只有做到這個基礎,下面的謹、信、汎愛眾那才能談。沒有做到這個基礎,一下子要跳到汎愛眾,做不到。
  所以他又說,「孝子之諫」,一個孝子的勸諫,「達善而不敢爭辨」,什麼叫達善而不敢爭辨?就是孝子的勸諫都是,我們叫合情、合理、合法,我們現在說,孝子的勸諫非常的有道理。可是有道理,換句話說,那就是父母沒道理?不能有這樣的心,所以他不敢爭辯,他沒有一個跟父母爭辯道理的那顆心,沒有。我們想想看,我們一般人都認為有道理應該怎麼樣?據理力爭,應該要得理不饒人,那就錯了。你看中國的文字,大家想想看,道理道理這兩個字,有道才有理,道是放在理的前面。什麼叫做據理力爭?這個據理,沒錯,他有理,他佔理,所以他據理,可是力爭無道,他沒有道。再來,得理不饒人,得理,他有理,可是不饒人,他無道,他沒有道。那我們就曉得了,沒有道的理能叫道理嗎?沒有道的理就傷人,就把人給傷了。
  所以我們很清楚的就是為什麼孝道這麼的重要?因為它讓我們了解到,在這個世界上,你有理,你要怎麼把這個理傳出去?得有道,有道,別人才能接受。所以中國文化講一個什麼?講一個化字,感化、教化。為什麼是這個化字?因為它有道。換句話說,沒有道,必然是什麼?對立,對立就無法感化、無法教化。所以真的是,我們要從這裡體會的話,我們就會了解到,要改變這個世界,首先要先改變自己;要幫助一個人,首先我們自己要先幫助自己;我們要讓別人受益,首先我們自己要先能受益。所以「達善而不敢爭辨」,你看他明明有理,可是怎麼樣?不敢爭辯。他不會覺得父母你怎麼水準這麼差,連這個道理你都不懂,你看他不會有這個想法,所以他不敢爭辯。
  曾子繼續講,「爭辨者」,如果以為我有道理,我就跟父母據理力爭,給父母很大的壓力,甚至於舉很多的道理來壓父母,他說「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社會為什麼這麼亂?就是因為孩子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在家裡跟父母就形成這樣的對立,那就是他作亂的根苗。他到社會上去,他學得愈多,他懂得愈多,他批判的能力就愈強,換句話說,就形成了傲慢的習氣。為什麼叫傲慢?傲慢我們用四個字來跟大家解釋就比較清楚,叫做「自是非他」,這個是就是自己對,我對;非他,非是否定,否定就是你錯,我對你錯就是傲慢。凡是我們心裡有一個念頭,就是「豈有此理」,這就是傲慢,高下心存在著,這個就是傲慢。而那個根苗從哪裡來的?從事父母有爭辯的心,就是我們昨天跟大家分享的「腹誹」,事父母用腹誹法,父母講我們,表面上很恭敬,可是肚子裡面不高興,肚子裡面牴觸。末學告訴大家,其實古人還能做到表面恭敬,現在是連表面恭敬也不存在了。所以這個是「作亂之所由興也」,我們就很清楚,為什麼社會這麼亂?父子關係起衝突,他的衝突太大了。而父子關係的衝突來自於什麼?教育先後次第怎麼樣?顛倒了,這我們昨天講的,先教知識技能,忽略了品格,忽略了孝道。所以曾子是真懂的人,他講這幾句話。
  再來他就講到,勸諫父母,動機非常的重要。而我們就要自己觀照自己的動機,曾子講「由己為無咎,則寧」。什麼意思?由己勸諫父母,讓父母能夠改善他的過失,是因為害怕、擔心父母養成這一個壞的習慣之後,父母受到社會大眾的批評,或者是自己傷害自己。他如果出發點是這一個愛父母的心,「則寧」,就是天下太平,因為這顆心是愛心,這顆心是恭敬心。下面這句話重要,「由己為賢人,則亂」,這個就是說,勸諫父母,想要博取孝子的美名,這個念頭就是名聞利養的念頭,就是大亂的根源。所以曾子講的這句話太重要了,我們不能做偽君子,任何東西只要摻雜虛偽,它就變質了。一絲一毫的虛偽都不能摻雜,這叫真誠。孝心是真誠心的什麼?具體的表現,而中國人的學問就是紮在這個孝道的基礎上面,之後他才有可能把這個至誠心擴大,對象把它擴大,不僅僅對父母,下一篇我們要講的就是「出則弟」,還要對兄弟。最後曾子就講了一句話,他說「孝子無私樂」,孝子沒自己私人的,我們現在講嗜好、興趣,沒有。他說「父母所憂憂之,父母所樂樂之」,孝子沒有自己的興趣、嗜好,沒有的,父母憂心的就是我憂心的,父母操心的就是我操心的,父母喜好的就是我喜好的,憂父母之憂,樂父母之樂。所以這個是養父母之慧,幫助父母智慧怎麼樣?提升。
  有沒有一種情況是勸了一輩子,父母都不接受的?有沒有?有,怎麼辦?我們現在勸了一、二次,我們就煩了,不跟你講,沒有辦法溝通。事實上勸了一輩子,父母都沒有接受的例子,我們在佛經裡看到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看到的。你看婆羅門女勸她的母親,勸了一輩子她的母親有沒有接受?沒有接受。婆羅門女有沒有跳腳?有沒有爭辯?你看「達善而不敢爭辨」,沒有,她沒有爭辯,她怎麼樣?順從,還是順從。最後她的母親怎麼得到她的幫助?你看母親過世了,一輩子都沒有聽她的,你說這樣子她的母親受益嗎?受益。為什麼受益?因為她孝志不移,她孝的志向沒有受到任何的動搖,沒有說算了,我就不孝順妳,妳冥頑不化,放棄了,她沒有。一直到她的母親過世,她怎麼樣?她因為對母親的孝道,她怎麼樣?她提升自己的德行,她契入了聖賢人的境界,就這一分心幫助了她的母親,她母親得度了。所以學這一段,養父母之慧,我們千萬不能只看眼前,好像我講的你必定要接受,不是這個樣子的。所以這一條,我們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看到,她圓滿了,她真圓滿了。
  幫助父母是如是,幫助一切有緣的人,是不是也是如是?沒錯。可能我們在講學的過程當中,你看,我們看到孔子講了一輩子,他是周遊列國,到處去推銷,沒有人理他,沒有人接受他,可是他有沒有氣餒?沒有,勸了一輩子,「親有過,諫使更」,他勸了一輩子,沒有人接受。可是孔老夫子的學問,最後不在當代起作用,而在後世奠定了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的基礎,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確實,如果他老人家勸了一、二次,別人不聽,他就放棄,他的志向就動搖了,永遠都不可能有這樣的,我們這一輩的人沒有辦法受益。所以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這是養慧,養父母之慧,乃至於養一切人之慧、幫助一切人覺悟,都要用這個態度。這個我們就講過去了。

 

 

  钟茂森博士解读:
  这里是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难免会有过失的时候,我们看见父母过失,要存什么样的心态呢?不能够袖手旁观啊,看见父母犯过失,造罪业,堕落了,他会受报啊,怎么忍心看到父母堕落呢?所以,要劝谏他们,劝谏父母改过,更要三番五次地去劝谏,重复地劝谏,不厌其烦。当然劝谏父母,要懂得艺术性。“怡吾色,柔吾声”,就是让我们的面色非常的柔和、和蔼,声音也要用柔软的语言,不能看见父母犯过失之后,厉声批评,严词厉色,像批什么似的,这样子你说父母怎么能接受呢?我们很多学佛的人,不学佛则已,一学佛,家里关系搞得很紧张,为什么呢?因为他学佛了,就把佛经的道理拿来衡量父母,衡量家里人,说“你怎么造杀业啊,天天吃海鲜;你怎么这样子,造罪业!”一天到晚的批评很多,那怎么能够让家人生欢喜心呢?他不能欢喜,就不可能听你的,那就更不可能去改过了。
    改正过失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你看我们学佛这么多年了,还是发现自己每天犯很多的过失。你怎么能要求别人一下子把过失都改正过来呢?所以我们对人要多宽容一点,对自己要严厉一点,律已要严,待人要宽,这样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和谐的关系。那么你让父母生欢喜心,这是第一步。他生了欢喜心,他才能听你的。我劝说我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学佛,那也真是不容易啊,一开始马上讲这些佛教的道理,不能接受。就想个办法,带他们去旅游,去朝这些道场、名山,像九华山、东天目山。让他们在这种秀美的自然风景中去体验一下,原来学道也有学道的快乐。慢慢地引导,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见到老法师,听老法师讲经。好多年才能让他们理解学佛是好,才不至于反对,然后才慢慢进门,这不是件容易事情。所以谏使更,“更”是多次,可能要多少年,耐心地去引导,这才能够让父母真正的改过,真正的去从善。有时候我们劝谏父母,父母不听,这是常有的事情,怎么办呢?
  当我们劝谏父母亲,我们自己要知道,人能改过,这不是件容易事,一劝就能改那不是普通人,那是圣贤人了。所以他谏不入,他不能够听从你的劝谏,不能够改过,不能够改变他的执著,你得有耐心等待,等到他喜悦的时候,重新欢喜了,再去劝谏他们,去诱导他们,总之让他们在欢喜心当中接受你的劝告。当然有时候如果真的事情紧急起来,这个事情是关系重大,你力谏的时候,不可能等待了,那怎么办呢?“号泣随,挞无怨”,看到父母真正不听劝谏的时候,那真是痛哭流涕,去劝谏父母,力图让父母感动。
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他在年轻的时候,跟他父亲一起去打天下,有一次打仗的时候,父亲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李世民知道这么做很可能引起全军覆没,所以力谏父亲。父亲不听啊,想“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不听他的劝告,结果李世民就在军帐外面整夜地哭泣,哭得很大声,哭声很凄厉、很感人。这时候父亲听到儿子这么样的哭泣,心里重新安定下来,重新做思考,最后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主张,不至于全军覆没,这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行动,真诚的行动来感动父母。所以这个号泣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当我们劝导人家,父母也好,或者同事也好,不管劝谁,你不能感动人的时候,他不听你的,那是什么原因呢?是你真诚心不够。所以,诚没有到,感动就没有到。一定要诚心做到圆满,才能感动人。你看,处处应该反求诸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对了。
“挞无怨”,父母不听我们的劝告,甚至误会生气了打我们,我们心里都不能对父母有丝毫怨恨之心,为什么不能有怨恨之心呢?你想想,你劝谏父母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父母好。那你既然为了父母好,你不是为自己的,那你怎么可以怨恨呢?你如果是怨恨,是因为自己一定心里有所图,那个心不够真诚,所以遇到这些挫折了,你就起这些烦恼。所以“挞无怨”,你可以用你的悲伤感动父母,绝对心里不能起怨恨心。
  父母打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起怨恨心,父母骂我们,或者有时候批评我们两句,更不能起怨恨心了。你看现在很多的小孩父母稍微严厉一点,批评他两句,他甚至都离家出走了,心里头怨恨了,这就真是不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