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怎么可以学了圣贤书自以有学问去对人傲慢?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这三个喜好,对自己的德行、身心都有严重的损害。首先是骄傲,对别人傲慢,自己还洋洋得意,哪些时候会傲慢?以身分对人傲慢,这个叫什么?自己本来有尊贵的身分,却做出低贱的行为,那是作贱自己。人有身分、地位,应该珍惜这个尊贵的地位,去造福人群,而不是耀武扬威。这是什么?这是糟蹋了他祖先几代给他积的福,这不孝。包含有学问傲慢,这学问也是老师们、经典、圣贤们给我们教的。圣贤人教导我们,是希望我们去利益别人,「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怎么可以学了圣贤书自以有学问去对人傲慢?那太对不起圣贤人,这也是大不孝。因为才能而傲慢,我们才能也是来自於很多贵人的指导,他这么爱护我们,我们应该用这才能去服务人,这才对得起他对我们的栽培。哪有一个人把好的能力教给别人,是让我们拿来傲慢的?这都是忘恩负义的行为,教导我们的贵人、老师了解了一定很伤心。而且上天给我们养成了这个能力,是对我们的栽培,让我们要替天行道,拿这个好的能力去帮助人。你假如有一些好方法可以帮人家治病的,不可以藏私的,所谓壅塞方术。有一些好的药方真的能帮人家治病,要赶紧印出来流通,没有丝毫的私心。

 

「乐佚游」,佚游就游手好闲,很散漫、游荡,也就是说整个生活、工作都很混乱,其实还有一个就是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看到孩子、学生游手好闲,父母、老师要反思有没有引导孩子立志?「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我们不能教育孩子连根都没有好好帮他引导好,没有给他教好。你这个志可不能立错了,让他追求名闻利养,让他追求享乐的人生,那可能就把孩子带成欲望的奴隶了,那方向就带错了。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句子当然也是反思,好像自己有这个嗜好,好的保持提升,不好的当下要把它放下。一寸光阴一寸金,怎么还忍心蹉跎时光?夏老有一句教诲,「勿使一句话空说,勿使一秒钟空过」。为什么不能一句话空说?人与人这一生有缘做亲戚、朋友,都是难得的缘分。整个世界六、七十亿人能够在同一个屋檐下,甚至於能够这一生有见过一次面,都是难逢的因缘。应该想著惜缘,然后造福於他就对了,一句话都不会空说。我们假如处世当中,跟朋友相处,把每一次都当作人生最后一次,那惜缘的态度就出来。包含我们有机会跟大众分享经典,分享传统文化,要把每一次分享的机会,当作最后一次机会。事实上也是如此,可能这个人跟你这一生这一次因缘,你讲了他非常欢喜,他从此以后开始接触中华文化。然后他刚好隔天可能就移民到澳洲去,或者就离开这个地方,你就跟他一次缘。甚至於刚好他悬崖勒马,你那一席话把他的道义提起来,把他的家庭挽救回来,这都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

 

再来,「乐宴乐」,他喜好饮酒狂欢这样的嗜好,我们想想,一饮酒又放纵,又搞到三更半夜的,这身体的损害就非常大。现在人应酬很多,有一句话讲,叫「上顿陪,下顿陪,终於陪出胃下垂」,现在人一天应酬很多,吃好几餐,这脾胃都搞坏了。所以身体不是自己的,「身有伤,贻亲忧」,谁忧?所有爱我们的人都担心,又不孝、又不慈、又不爱。这是糟蹋所有爱我们的人,对我们的那分心,让他们提心吊胆的。很多人讲话很不负责任,我的身体我自己负责,等他在那哎哟、哎哟,谁负责?还不是爱护他的人在那里受累。所以照顾好身体是我们的本分!父母爱子女,他最关心的有哪些?第一就是我们的健康、康宁。实实在在讲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我们的父母常讲,你只要过得好,快乐幸福,就是他们最安慰的事。但是只要我们一生病,那就急坏父母。

 

我记得听到一位妈妈在谈,有时候我们听妈妈在谈孩子,回光返照就想到自己,以前给妈妈著急的那种景象,很忏悔。她的孩子走楼梯不小心没踩好,整个人栽下来,头去撞楼梯那个棱角,一撞撞到眉毛这里,一下子血就喷出来了,又是晚上。他母亲看血流得这么快,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送进医院,赶快缝。送进去医生开始缝了,这个妈妈才松一口气,她松一口气头就低下来,看到自己只穿了一只拖鞋就冲出来,都不知道自己才穿了一只鞋。我听到这里,妈妈那个爱真是无我,哪有想到自己,连鞋子只穿一只都没有感觉,就是拚命的赶紧要把孩子送到医院去。所以人只要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在与父母相处的这些细节,你都能看到父母无私无我的行为。真的体会到,孝心自自然然就起来了,不带任何勉强。我们现在这个孝心还得人家劝半天,实在有点麻木,实在是什么?为什么麻木?自私自利太强,都只是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已,没去体恤父母的苦心。父母在乎我们健康,再来,在乎我们的家庭。所以你夫妻要和乐,下一代要教好,让老人家能含饴弄孙,这是尽孝。事业能够发展得稳定,也是让父母不担心,这就是保家的部分。

 

第一是康宁,第二是保家,第三也是希望我们这一生,对社会有所贡献,希望我们「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祖宗,以显父母。这都属於父母爱孩子,希望孩子能健康,能家庭幸福,又能够扬名后世,这个都我们亲所好,力为具,去做到。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