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大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职也。於是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於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从这一段我们也联想到上一节课讲到的,整个尧、舜、禹、汤这些盛世,到了周朝,是圣人最鼎盛的时候。这个就是关键,就从小、从胎教就开始教。成王在幼年襁褓之中,当时候便安排三个最有德行的人来当太保、太傅、太师,『召公为大保』,他是燕国的始祖,『周公为太傅』,这都是圣人,『太公为太师』。「太保」,保是什么呢?『保其身体』,保护好太子的身体,养成很好的这些健身的习惯,所谓饮食有节度,然后起居有常,都要养成这些好的习惯。包含做任何事情身心不可透支,这个都是要告诉他的分寸。我们了解到,保护身体很重要,因为好的身体伴随我们一辈子。他从小假如体质不好,以后要扛大任就很不容易。所以古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看得很远。像我们现在做什么事情体力不够,就会很有遗憾。那我们冷静看看,现在整个家长、老师,重不重视孩子的健康问题?他这个健康还包含不只是身体,还有心理。现在很多孩子考试考到最后身体都坏掉,然后心理压力很大,很多学生扛不了压力,自杀的都有。所以都要保护好他整个身心的状态。

 

『傅傅之德义』,「傅」是以道德、仁义的教诲来辅助他。『师导之教训』,太师是以圣贤的教诲来引导、启发他。这些是三公的职责所在,『此三公职也』。我们看到这三公都是圣人,而且都是身兼重任,太公、周公那都是整个国家最重要的领导者。

 

教了太子以后,更重要的是太子要能够落实,能够成为他的习惯。因为所有的教诲成为习惯了,他才能得利益。假如只是学了很多道理,没有成为习惯,那就像《弟子规》上讲的,「不力行,但学文」,他是「长浮华」了。所以必须内化。可内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得到,他得有人不断的陪伴他去落实。那这个时候,『於是为置三少』,就是这另外的三个老师来辅助、监督他。一个习惯要完全落实,那得要不断薰习、不断提醒。比方像我自己,改掉一个急躁、浮躁的习气,这么多年了都还没改掉。假如旁边时时有善知识提醒,那一定会改得更好。所以身边有人提醒,有善知识,那是很大的福气。我们冷静想想,现在为什么修行这么难?很重要一点,我们自己听别人劝的时候,能不能欢喜接受?比方说父母劝我们,我们会不会不高兴、不耐烦?假如父母劝我们都不能欢喜接受,那要善知识劝、要朋友劝就更难。而愈小劝愈好劝,人长大之后可能比较固执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好劝。所以古人对这些人性都很明了,都知道要抓这个最好的时机点,从小教起。所以辅助太子去落实,就设了「三少」,『少保少傅少师』。他们『是与太子宴者也』,「宴」就是住在一起,跟太子生活在一起。跟太子生活在一起,他的一举一动就给太子好的影响了。

 

『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於是当太子幼年了,理解力有了,比较懂事了,「三公三少」就跟他讲明孝、仁、礼、义的这些道理,甚至於是在生活当中给太子表演出来。『以导习之』,我们看,讲明白之后,这个「导」,它有引导,也有自己先做到了再去教导的这个意思。这个态度圣贤人都有。我们之前曾经有提到,曾子说到,孔子有三个德行他没有学到,他自己觉得很惭愧。哪三点呢?孔子他见人一个善行就忘其百非,这个是孔子很容易跟人相处,他不会对人有成见,人家的过失他尽力去帮助他,看人家的好,赞叹、向他学习,「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夫子见人善就像自己有一样,他不会嫉妒别人,不会跟人争高下,「夫子之不争也」,「见人有善若己有之」。第三,「闻善必躬亲行之」,夫子接受到一个好的教诲,必然是自己先亲自去做到,「然后道之」,而后才去引导别人,「是夫子之能劳也」。这个「劳」就是其实要真正能够教化他人是不容易的,是很辛苦的,是每一句自己要去做到,再去引导,别人才能够心服口服。所以「以导」,引导他,以身教来引导他,进而协助他「习之」,「习」就是让太子落实。

 

然后『逐去邪人』,就是驱逐这些奸邪之人,不要给太子不好的影响。我们看,在整个家族当中,以前的人都有这个默契,就是一定要给晚辈做好的榜样,不能给晚辈不好的影响,这都是慈爱的表现。因为小孩子很容易受影响,而且「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其实这一点应该现在有小孩的人体会满深刻的。比方你在家里很好的教导他,可是回去爷爷奶奶或者到外公外婆那里,一直看电视,还是老人都很宠他,回去一趟,回来还得调老半天。所以教育是合力,不能单靠一个人,不能单靠父母或单靠老师,得是所有接触孩子的人都有教育的敏感度、教育的智慧,不然会常常帮倒忙。所以『不使见恶行』,不让太子见到不好的行为。

 

那要达到这个目标,『於是皆选天下之端士』,选出天下品行端正的这些读书人,包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他们在孝顺、友爱兄弟、尊重长辈,包含见闻广博、有道德的这些人,来陪伴太子成长。『以卫翼之』,护卫他,「翼」是辅助他。『使与太子居处出入』,让他们跟太子「居处出入」,就是朝夕相处,同出同入。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