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贫则厄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辨为末。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以媚爱为末。五者守本离末。则仁义兴。离本守末。则道德崩。】
我们看到这段完全在讲治国重要的这些政策、这些风气,你是掌握了本还是掌握了末。掌握枝末,本末倒置,到头来可能是徒劳无功。而一开始就讲到要使百姓富裕,要以农业生产为本,以流动性职业为末。这段在我们现在工商业社会读起来会思考,这个是不是过时了?我们先来看三百二十七句,在一百五十一页,我们看这段经文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一个国家没有九年粮食的基础,那这种情况称为财用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假如没有六年的存粮,那这个是算国家有危机的徵兆;「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没有三年的存粮,那这个国家就很不稳定,很可能一夕之间这个国家就毁灭掉了。为什么?重大灾难一来,没有存粮,民以食为天,天下大乱,到时候抢水、抢粮食这些情况就非常严重。我们看这几年,有时候遇到水灾、风灾,上百万人受灾的时候,国家没有这些应变措施,真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古人治国他不只防微杜渐,他还深谋远虑,他得要为这些很可能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做准备。那我们看到这段要很冷静,全世界这么多国家有几年的存粮?而治国者,几个国家有这样的防微杜渐的态度,这种远虑?而我们冷静看看这几年天灾的频率愈来愈大,可不能事到临头再来做应变措施,那就为时已晚矣。所以这些经文确实对我们这个时代有高度的警觉。
所以接著还有方法讲到,「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三年耕作收成的粮食,多余的要把它积蓄下来,三年可能就可以存一年的粮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九年可以存三年的粮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这样三十年通算下来,那就有十年的存粮,所以即使遇到水旱之灾这样的年头,民无菜色就是老百姓也不会说挨饿,天子每天很安心的吃饭,而且还奏著音乐。因为他整个国家这样治理就非常稳定,能应变重大的情况。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以农桑为本』是有他的道理。今天你假如真的没有粮食,你那个名牌的手表要干什么?你那个名牌的衣服,你说我这件衣服粮食可以买一吨,也没用,没粮食可以买了。所以在贞观之治,唐太宗皇帝他就有讲到他贞观的施政,「唯思稼穑之艰,不以珠玑为宝」,常常会体恤到农民种田的辛劳,而不以珠光宝玉这些珍玩为宝。太宗讲这话就很重要,皇帝不以这些奢侈品为贵,老百姓就不会去追求。所以之前季孙很忧患鲁国很多盗贼,孔子告诉他,「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假如你没有去追求这些金银财宝,你都很重视道德的提升,生活又简朴,你去鼓励老百姓他也不愿意去做盗贼。现在你也是贪婪无度,「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底下那些风气都被你带动起来了。所以自古以来,整个国家的政策非常重视农业,以农业为国家的上务,因为粮食危机足以动摇国本。其他工商业不景气都还可以再调整,但在农业可不行。
而不只农业是本,包含工商业都应该找回它的本质。其实我们现在社会的风气都是舍本逐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各种工艺以实用为根本;『以巧饰为末』,以雕琢装饰为末。因为雕琢装饰的东西都非常昂贵,你东西都花在昂贵上,都不是用在这些生活所需上,那个奢靡之风就非常的厉害。那人一奢靡,他的欲望控制不了。所以大家注意看、注意观察,欧美国家看起来他很富裕,都是负债最严重的国家。所以这个时代,人假如不冷静观察,完全被表相欺骗。谁去了美国会说美国穷?可是他却是全世界负债最严重的国家。欧洲,我们都觉得欧洲是最富有的,你看几个国家破产了。其他国家不可能破产,可是这一、二百年来所谓的资本主义走得最前端的,他们的生活、物质是最享受的,结果破产了。所以这个贫富可不能看这些表相,有一句俗话讲「富在知足」,不知足的人他是不可能富的,他铁定贫。社会风气就一直很虚荣、虚华,他买了,新款出来还想再买,统统一辈子贷款借钱。而且这些奢侈的国家用钱用到什么?用到第二代子孙的钱、第三代子孙的钱。这个时代民主社会都看眼前利益,都开支票,花的都是后代子孙的钱,这是不符合道理的,但是却在所谓的发达国家当中频频出现。所以不对照经典都看不出他们这些做法上的错误。
『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商人买卖经商以流通货物、民生必需品为本,而以出售珍奇之物牟利为末。因为这些珍奇的东西就会让人攀比,甚至於晚上睡觉也在想要去买这些东西。所以为什么奢侈的风气不能够形成?一形成,人那些贪念放不下去。我们还曾经听过为了买手机,买这些电器用品,叫他爸爸去卖一颗肾,这种话都讲得出来。所以欲是深渊,掉进去之后都无法自拔。
所以这三点,『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都是追求这些奢华,基本上这样的国家负债的人占的比例比较多,欧美的现象就很明显。我们再看回来这个农、工、商三个行业,而农又是这三个行业的本。所以在古代,假如违背根本趋向枝末的话,那在《汉书》里就有讲到,「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吃的人很多,生产的人很少,那这个天下的灾难就要到了,最后一定没粮食。而且这个奢靡之风一起,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沉溺在这些欲望,所以很奢侈。「是天下之大贼矣」,这天下的祸患就要到了。这个是《汉书》上的教诲。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