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
君子他是有智慧的人,他必然致力於事物的根本,根本建立了,他的道德,他的家业、事业,就随之而产生,根本稳固了,枝繁叶茂。接著结论,『孝悌也者』,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仁之本与』,就是「仁」的根本。我们想,这个仁就是为人著想,就是去爱人,它的根本是「孝悌」。我们从刚刚「夫孝,德之本」,了解到他懂得去爱父母,把这个爱心再延伸,爱兄弟、爱邻里乡党、爱一切的人、一切生命,所以孝是爱人的根本。所以孝这一部分我们讲得比较多。你看我们对父母,接著对兄弟,孝父母,「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很有耐性,甚至父母不理解,还打我们,「号泣随,挞无怨」。所以跟父母的相处、跟兄弟的相处,心上决定不留成见、不留埋怨,哪怕父母、兄弟不理解,还打我们,我们绝对不放心上。有了这个孝悌基础,你跟任何人不对立,也不会把任何人的过放在心上。
大家冷静去想一想,我们看一些古装戏,看到古代的人心里面都不装亲人的是非,有没有?然后有时候邻里乡党有些误会,对方自己省悟了,来道歉,当下,「事过去就过去了,别再提了。」我们以前看连续剧有没有常听到这个话?有。马上要给人家台阶下,「不要再提了,不要再提了,那都过去了。」我们看戏剧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这些东西也全部过去了,过去了,不要再提了」?会看戏的人会开悟,是吧?听到人家这句台词,「过去了,过去了,不要再提了」,就放下了。
古人在与人相处都很融洽,和,不记怨,根在哪?在孝悌。我们现在处世当中有这么多烦恼,病根在哪?在孝悌。你仔细去观察,你这个朋友真的跟每个人都可以相处得好,从来不记人家的怨,人家任何需要他马上去帮忙,你注意去观察,他一定是孝悌之人。假如这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记人家的怨,他一定跟父母、兄弟相处有问题。所以这句话很精辟,一个人真正有恒常不变的仁爱心,他的根在孝悌。《论语》里面讲,「事父母几谏」,父母有错误,小小的徵兆出现了,赶快劝。「见志不从」,父母不能接受。「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劝得很辛苦也没有一句埋怨。
那好,我们知道病根在孝悌,怎么改?从头来做!在《礼记》有个章节叫「内则」,里面就讲到我们怎么孝父母,其实跟《弟子规》都是相应的。「晨则省,昏则定」,早上起床盥洗,衣服穿得恭恭敬敬,站在父母的门前,父母出来了,恭敬的问安,要从这里做起,才能把根救活。我们做不做得到?假如我们不从这些生活点滴去落实,我们学的时间再长,很可能还是原地打转,因为不务本。我想刚刚讲的这段,不只是儿子要做,媳妇也要做。这不是我讲的,这是《礼记.内则》讲的。结果我们华人现在要找到这样的人很难。但是你到日本去看,很多。所以我们生惭愧心。有个朋友他娶了日本的妻子,结果日本妻子到中国来,每天早上打扮整齐,穿著和服,到公公、婆婆门前行早上的问安礼。在日本很多妇女都还在落实。不只对父母在生活上这么恭敬,我们对自己的兄弟姊妹,尤其是兄、姊,那个恭敬有没有时时体现?
在古代有个读书人叫刘璡,有一天晚上,他的哥哥在叫他,他没有回应,他整个衣著整齐之后,走到哥哥的前面才答应。结果他的哥哥就说,「我叫你这段时间,你怎么都没有回应?」他说,「因为我的束带还没有弄整齐,衣冠不整,我回应,觉得不恭敬哥哥。」你看他那个恭敬发自内心,他觉得自己衣冠还不整齐,答应了是不恭敬。大家有没有哪一次,早上你爸爸妈妈来找你讲话,你刚起床,都还没有刷牙,然后就先刷完牙、弄整齐了,才给妈妈回应?妈妈说,「我问你话,怎么现在才应?」「刚刚还没有刷牙,觉得这样不恭敬。」恭敬都在生活很细节的地方能提起观照,这是真正落实了。我们现在变成什么?自己很亲的兄弟姊妹,我们讲了一句话,他痛苦了三天我们都不知道。好不容易他提起勇气告诉我们。「有吗?有吗?」后知后觉。有恭敬心的话,对方已经难受了,你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体恤父母、兄长的心都是在生活当中去落实的。
司马温公他的哥哥司马伯康,年龄比他大,所以他「敬之如严父」,尊重他的哥哥像尊重自己的父亲一样,「爱之如婴儿」。这是不冲突的,恭敬哥哥像父亲,但爱护哥哥像婴儿一样呵护他,因为哥哥是老人了,疼爱老人像疼爱小孩一样,要很体恤备至。所以在《德育故事》里面提的这些生活细节,确实值得我们去体会、去落实。有时候煮饭稍微晚了几分钟,司马光先生马上问哥哥,「哥哥,对不起,晚了一点,是不是饿了?让您受饿、受饥了。」天气稍有变化,转凉了,马上摸著他哥哥的背,「会不会穿的衣服不够?会不会太凉了?」生活的这些小细节,体恤、恭敬的流露。大家想一想,我们听这些孝的故事、悌的故事,用这样的心境去爱人,哪有人际关系不好的?哪有跟人家会对立冲突的?所以孝悌也者,仁之本。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