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所以人与人相处,坦诚还是很重要。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将要叛变的人,有阴谋叛变的人,他说话的神情,他是惭,就是惭愧不安,因为他有所谋,心安不下来,他要伺机而动。当然你假如发现这个情况,适时做一些处理。但是绝交不出恶语,跟人家能够善终这一段缘分,不要跟他结怨。但你能判断出来,适当做一些处理。『中心疑者其辞枝』,心中有疑惑的人,心神不定,讲话就会没有条理,支支节节的。因为他有怀疑,他心不是很专注,就会有这个现象。当然假如我们底下的人有这个现象,应该引导他把这个疑惑讲出来。我们这个时代,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大部分的人不善沟通,很多事情都闷在心里,然后愈想好像愈偏。比方说某人的一个动作,自己留在心上就愈想愈偏。其实,可能当事人都没那个意思,但又不拿出来请问一下。所以人与人相处,坦诚还是很重要。

 

比方有一次,我们有个同仁,他出公差回来的时候,有人托他拿个东西给我。结果他非常负责,他自己的房间都还没进去,他就先到我这里来,就赶紧把人家付托的东西拿给我。结果这个东西拿出来,就跑出来两颗红枣,他的行李里面有红枣。所以他把这东西交给我,他自己也没发现红枣跑出来,我也没发现。后来我就发现有两颗红枣,请问大家你会怎么处理?经典当中教诲,「不与取」,才是不盗。任何一个小东西,没有人家同意是不能拿的,更不能吃掉。你不能说,这个老同事了,我又是他的上司,他不会跟我计较,吃下去,犯戒。人世间哪怕你的地位再高,决定不要视人家对我们的付出是应该的,这个心性就开始堕落了。要珍惜每个人对我们的尊重跟爱护,不能有应该的念头。结果我就把这两颗红枣拿回去还给他。结果还给他以后,我听说,他洗一洗把它吃掉了。反而是旁边的人起了怀疑:蔡老师干嘛专门拿两颗红枣过来干什么?我们这个同仁怎么可能会跟他计较两颗红枣?他就开始在那儿转。不过挺好,他挺信任我的,他终於鼓起勇气来问我,你何必就为了两颗红枣还要拿过来还?我就跟他讲:我说时时要在细微的地方守好自己的态度,对方又没有说送给我,我怎么可以把它拿起来?所以他有疑,他就主动问,可能很多误解就去掉了。

 

曾经,我在一个重要的因缘当中,当时候去也是发生了不少事情,推展事情也不容易。然后就有很多对我一些行为提出一些批评,很多还不认识我的人,都听到这些批评。结果有一位朋友,他虽然听了这些批评,但是他当面来问我。我事后想想,这个人不简单,是不是?我请问大家,你听到人家批评某个人,你不大认识他,你有曾经去给他考证的,有没有?还是听了就落印象,然后看那个人,这个人怪怪的,好像是像他说的那样,愈看愈像。真的,人,你不去搞清楚,落印象就愈看愈偏。有一个故事也是这么讲,有个人锄头不见了,农村里锄头不见了很生气,然后就愈看隔壁那个人,一定是他拿的,愈看愈像,愈看愈像。突然有一天,在自己房子另外一个角落看到锄头了,原来我的锄头自己的放在那忘记了,那一段时间看他愈来愈像,根本都是自己心里造成的。所以很冷静的人不多。他就来当面问我,我就把这些实际情况让他了解。我想,可能也是他在测试测试,看看我在回答别人的误会,有没有火冒三丈;假如有,这个人的修养不过尔耳。可能也是一个测试。面对一个因缘,假如是关键的人测试也是为大局负责任。所以我们知人当中,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来观察他的人格特质,这个重要。所以面对别人的怀疑自己不能有情绪,这个才是君子之风。

 

「君子耻不信,不耻不见信」,羞耻自己不能做出让人信任的行为,而不会不悦、不高兴别人不相信我。当我们跟人家相处说,你怎么可以不相信我?讲这种话已经是没有君子之风,那是在要求别人相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你怎么没有用我?这也没有君子之风;那个人能力比我差都用了,怎么可以不用我?这个就变成Complain(抱怨)。《论语》里面讲「不怨天不尤人」。其实坦白讲,这些境界你都能观照得到,必有大用。尤其你是在传统文化的单位,我们这个事业谁管的?老祖先管的,圣贤冥冥当中在保佑。「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他一定会有很多考验,有很多的毁谤、侮辱、委屈,看能不能「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