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解读:
『言语忍,忿自泯』。人跟人相处当中,冲突最多的情况就是在言语。但是言语起了冲突,因为你起了冲突,脾气就上来了,「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就开了。障门在哪儿?我们先来考虑看看,用不好的言语发脾气会造成什么影响?百万障碍就出来了,「障门开」。障碍了自己的什么?心量;也障碍了人与人之间好的关系。你可能发脾气发了五分钟,你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把这个脾气所产生不好的效果去除?花多少?所以「忿思难」,这在「君子九思」当中,提醒我们忿怒不可发,谨慎!因为忿怒一发,很难回归到原来的样子,甚至於可以说不可能回来了,所以「忿思难」。
俗话又提到「利刃割体痕易合」,利刃割身体,可能一、两个礼拜就可以好了;但是「恶语伤人」会留在他心里多久?「恨难消」。人生这么短暂,为什么不好好相处?我们看到这样的结果,慢慢要找到方法对治我们的忿怒。而这个对治的功夫要练到什么程度?练到「忍」这个字的程度。我们看一下,会意字,什么叫忍的功夫?上面一把「刀」,下面一个「心」;意思就是人家拿著一支刀捅在你的心头上,你还要如如不动;不管你怎么骂,我就是不回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能忍到这种功夫,必然能够让身旁的人很佩服,所以「忍」是一门大学问。
你时时处处都在考验忍的功夫,比方说现在听课也在考验忍耐,对不对?忍住不要打瞌睡。曾经有个女士她就跟我说,她说:蔡老师,中国文化不错,不过那个忍到底要忍到什么时候?她对这个「忍」字很无奈。我说:假如你是这样的心态,我保证你一定忍到火山爆发。比方说学了这些课程,知道夫妻要互相体谅,所以回去突然变得很勤劳,就开始扫地,打理家里面。结果先生都没有看到,因为她在扫的时候,都一边看他有没有看到,扫了一个礼拜,先生都没什么反应,突然怒火中烧。然后把扫把摔在地上:我做了那么多事,你都看不到吗?假如这一口气忍不住,爆发出来,会怎么样?前功尽弃!你先生马上冷眼看你:还说学什么弟子规!所以,忍的功夫是要能够忍得明明白白,忍得为大局著想。
因为每个人,比方说夫妻来讲,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生活习惯差异很大,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明白了,知道改变绝对不是一蹴可几,这个时候你要安心,别人对不对是别人的事,我自己有没有尽好我的本分。本来就是应该做的,所以做得心安理得,自然你的身教就会传递出去,你就让它水到渠成。当我们明白,就能够去包容。所以,现在你回去要叫孩子变勤劳,你可不能说他没有马上变勤劳你就气得半死,这不是孩子错了,是谁错?我们自己的态度不对。习惯的养成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还是要道法自然来做,忍得为大局著想。因为在家庭当中,夫妻假如常吵,在公司里面,同事之间假如常吵,那这个家庭跟团体气氛就很不好,家跟团体必衰败。我们能忍得住,就是为大局著想;而当你处处能忍让,也会唤醒对方的惭愧之心。所以,这个忍要忍得明白,忍得为大局著想。
我们在北京上课的时候,有位女士她也五十几岁,上完了「出则弟」,当天就给她妹妹打电话,她们因为一个口角,姐妹已经两年没讲过半句话。她一听完,觉得自己错了,就赶快拨给她妹妹,电话一接起来,她说「妹妹,对不起!」其实,她才讲了三个字「对不起」,她妹妹马上稀里哗啦就哭起来了。其实两个人都怎么样?在闷那一口气。我说幸好才两年,假如继续下去,保证两个人是癌症的高危险群,血脉都不通畅了,何苦来哉!所以你看,一个道歉整个嫌隙就化开了。这一道化开,不只姐妹心上的石头掉下来,还有谁的石头也掉下来?妈妈、爸爸。人生确确实实可以走得圆满幸福,只要我们放下这些不好的习气、不好的执著,一定会愈走愈圆满。
我们现在知道愤怒要懂得收敛,懂得制止。诸位朋友,你都怎么样在愤怒的时候把它处理掉?你用什么方法?来,我们讨论一下,大家可以见贤思齐,互相切磋一下。什么方法?这位朋友,「慈悲、怜悯」。很好,就是扩宽心量,自然就没有障碍。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个方法很高段,我可能还要练三年、五年。所以「怒」的处理,确实也很重要,因为当人的怒气没有消除,它会障碍你整个身心状态。
我在上海跟很多朋友讨论,他们就说,打电话跟人家哭诉一下,把这些怒气发一发。我说你讲完之后觉得怎么样?他说舒服多了。我说你舒服多了,对方不舒服了。对方听完说:人生苦短,怎么这么多冲突!所以,我们不能把垃圾给人家到处丢。很多人都当垃圾桶,有没有?当垃圾桶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到时候垃圾满出来了。你看很多专门在给人家做心理治疗的,到最后他也怎么样?所以,我们要提到更高的境界,要当焚化炉,垃圾一来马上就怎么样?轰,把它烧了。这个就要透过我们的德行,就像刚才这位朋友讲的,用慈悲、仁爱的心胸。
答案其实就在中国字,所以我们以后面对中国字要倍感尊敬。因为老祖宗造出了全世界唯一一种可以把人生哲学讲出来的,就只有中国字,除此一家,别无分号。我们来看「怒」,会意字,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代表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就是他的心当奴隶了,被这些坏习惯牵著鼻子走,要他去东他不敢去西。我们去观察,很多人发完脾气,「我刚刚怎么这样」?很后悔,对不对?但是也无法再拉回来。
有一个父亲,他的孩子脾气特别不好,他为了教导他的孩子,他就跟他说:你现在假如发一次脾气,就到我们家后院那个木柱上面钉一个铁钉。那孩子一发脾气就去了,拿一支铁钉把它钉上去,一开始一天钉五、六支;结果钉了几天,那个孩子吓了一跳,密密麻麻,他突然感受到说,我的脾气居然坏成这样!其实很多脾气很不好的人,他有时候还说:我脾气已经不错了,假如像前几年一样,你不知道已经变成什么样子!都还不知道自己脾气不好。
这个孩子一发现,就开始收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不发脾气了。他的父亲跟他说:你只要今天不发脾气,就去把铁钉拔一颗下来。他儿子拔得很有成就感,拔拔拔,突然有一天拔完了,他很高兴,就跑去跟他父亲报告:我都拔完了。他父亲不急不徐把他带到这个木柱前面,他说:虽然你的铁钉都拔光了,但是留下了多少的坑洞!能不能回到原来的样子?回不到!所以「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到时候你再怎么对不起,也不见得能回到原来的一种关系了。
所以,我们了解到就要更谨慎,下次要发脾气的时候,要马上「言语忍,忿自泯」,这一句经文好像一道光一样,射到你的脑袋里来,能不能做到?要早晚服用一遍《弟子规》,保证有这样的效果。因为在北京有个朋友,他确实做到了早晚念一遍,他说他最难改的就是「人有短,切莫揭」,东家长、李家短习惯了,现在学完了,一下子也改不过来。但是他突然想要讲的时候,这句经文就跑过来,他马上闭嘴,很有效果。我们也可以记这个经文,或者你就记更简单的「忿思难」。
人生要有志气,绝对要当自己人生的主人,不要让这些坏习惯主宰我们的命运,你提起这样的志气来对治它,要从「怒」转「恕」。这两个字像不像?像!去了一点边边角角,把你的棱棱角角削一削就变「恕」了。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会意字,代表设身处地从他的心、从他的角度去看事,你的怒气就可能消一半了。我在教书过程,有些孩子行为确实比较偏颇,我们看有时候会觉得,怎么这么大了还做出这样的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在结果打转,会从原因探索。往往这些孩子,我们一去了解他的家庭状况,怎么这么可怜!没人照顾,才会养成这些坏习惯。你当下从「怒」变「恕」,从怒火变慈悲!
曾经我在一个学校服务,有一个孩子偷钱,偷了不少,偷了十万块。但是其实他只是想抽一张一千块的,那天刚好我们这个同仁收了一些钱,可能是这孩子的耳朵听到这个消息了。所以我们长辈在言谈当中也要谨慎,所谓财不外露,财一外露可能又造成这些孩子有犯错的动机。所以他是要抽一张,结果因为情急之下拿了,这个同事也很警觉,就是发觉他在学校里面,就赶快跑回来把他叫住,说:你给我回来!因为希望给这个孩子有些教训,所以就安排警察来给他做笔录,希望他能够记取这个大的教训。
这个孩子经过这件事以后,就坐在楼梯口,刚好那节课我没课,我就经过那个地方。看到他的背影,虽然没看到他的脸,可是已经感觉到他很落寞。我就走到他的旁边,陪他一起坐下来,这时候无声胜有声,我们先让他静静心。结果过了差不多一分钟左右,这个孩子开口了,他说:老师,我很想死!人生如戏,我们当老师的也要很会演戏,你不要听他说很想死,你就说「不能死!」不可以这样,要稳得住。我就问他:你为什么很想死?让孩子把原因找出来。他说:老师,因为都没有人喜欢我,每个人都讨厌我。他情绪很不好,所以我们适时的安慰他一下。
所以我就讲:哪一位老师,辅育老师会讨厌你吗?因为我们学校有两位老师对他满好的,其中一位是辅育老师,另外一位是谁?你们不认识?我们不能先讲自己,这样太不谦虚了,要先讲这位老师。他一听,情绪就比较好一点。我说:那蔡老师很讨厌你吗?他就摇摇头。情绪比较稳定了,我们就可以好好跟他谈。我说:既然人家不喜欢你,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自己也讲:因为我都打人,我都骂人。那你就不要打人、不要骂人,人家不就喜欢你了!结果这个孩子讲了一句让我很深刻的话,他说「老师,我很想改,可是我改不了」。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他的人生他已经觉得控制不了。所以不能长孩子的坏习惯,当我们的孩子的人生已经交给坏习惯主宰,那人生真是不堪设想。
我就跟这位同学相约,就拿了一本簿子,左边写个「善」,右边写个「恶」,我们学习「百过格」。我就跟他说:你今天做哪些好的,写在这边,做哪些不好的,自己写出来,只要要求自己明天要比今天好。说实在的,孩子这个行为十来年了,你要再把他导正,你只要能花三年,那你就是一代名师了。所以确实我们要有耐性去包容,你就可以从怒转成宽恕的心胸;当你时时可以宽恕,相信你整个人生也会翻转过来。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现在我们再念这一句,味道一不一样?因为我们已经领受了很多先哲的榜样了。「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周泳杉老师解读:
『言語忍,忿自泯』,你看兄弟之間的紛爭,有時候都是來自於很瑣碎的小事。什麼意思?爭一口氣,賭氣,都是很小的小事,爭到最後都變成了行同陌路,變成了仇人、仇敵,比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那個怨恨還要深刻。在明朝有一個讀書人,萬曆年間有個讀書人叫做陳世恩,陳世恩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上面還有個哥哥,下面有個弟弟不務正業,哥哥還好,哥哥也是一個士紳。弟弟不務正業,喜歡跟不良少年一起交遊,所以天天很晚才回家,有時候喝得酩酊大醉回家。一回到家,哥哥總是責備這個弟弟,用很粗暴的言語責備這個弟弟,久而久之,我們就知道結怨了,你看言語不能忍,整個家庭就結怨。這個我們就要知道,其實講老實話,我們對於成年人,真的不要用責備的態度,因為你說他壞,他會說:好,我壞我就壞給你看,我就更壞。那個對立一形成於事無補。於是陳世恩就勸他的哥哥,他說「這樣子再他罵下去,也怎麼樣?也沒有改善,那倒不如我們換一個方式。哥哥,以後弟弟回來的時候,你就在房間不要出來,讓我來勸一陣子,看看有沒有效果?沒有效果你再來罵」。結果陳世恩每一次就在家裡等他的弟弟,不管到多晚,都等到他回家。
回到家的時候,不但沒有責備這個弟弟,反而百般的慰問弟弟:「喝酒喝多了,肚子會不會餓,吃點東西墊墊肚子,胃比較不會那麼傷,哥哥去幫你煮一碗麵,幫你煮點東西,熱點東西。」這樣子天天在等弟弟,這個弟弟有一天回來的時候,就在他的哥哥面前跪下去,就跟哥哥說,「哥哥,你這一大段時間以來,弟弟不是說不知道你的苦心,而是怎麼樣?我的面子拉不下來,所以還是放縱墮落。但是看到哥哥您這樣子對我,我實在是不好意思,我不好意思再這樣子墮落下去。」你看浪子回頭了,所以救了這個弟弟。「言語忍,忿自泯」,一個家庭為什麼吵吵鬧鬧的?都是來自於言語不能夠忍,就控制了!我們都覺得說,你一定要照我說的來做,我才會高興;你不照我說的做,我就憤怒。其實那個不是真正的為對方著想,也不是真正的想為對方好,而是什麼?而是對方不順我的心,不順我的意,我就憤怒,我就對立。事實上你說誰沒有修養?是自己沒有修養,不是對方的過失。
所以在《德育故事》裡面,有記載一個故事,叫「少娣化嫂」。這個女子姓崔,崔少娣,我們叫做妯娌之間的關係,在這裡都能得到很好的啟發。一般妯娌的關係不好,為什麼?也是來自於言語不能忍,還有財物不能輕。崔少娣不然,她還沒嫁到那個家之前,因為那個家有五個兄弟,這五個兄弟前面四個兄弟都已經成家了,還是住在一起,可是這四個兄弟,妯娌之間相處的關係很不好,非常的不良。整個鄉里都已經出名了,四個妯娌之間經常為了小事在那邊紛爭。所以還沒有嫁過去之前,家裡的人就很擔心她,因為過去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有時候很早就已經訂了,以前人守信用,即使知道他們那個家不安寧,四個嫂嫂很厲害,可是這個婚約能不能中止掉?不能中止掉,因為他是很講信用的。可是大家很擔心,說少娣將來嫁過去之後,將來會不會吃虧?這四個嫂嫂這麼厲害,會不會被欺壓?少娣一點都不擔心,很輕鬆,就安慰她的這些親戚,她說「人不是鐵石心腸,只要我真誠的對待她們,她們都會真誠的回報給我。」她很有信心!
結果她就嫁過去,果不其然,這四個嫂嫂真的很厲害,可是崔少娣抱著一個心就是吃虧到底,你看一個人願意吃虧,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得倒他。人所有的災難,所有的困難,都來自於我不願意吃虧,我為什麼要吃虧?殊不知古人有一句話,我不認識什麼是君子,但看事事願意吃虧的便是;我不認識什麼叫小人,但看事事都要佔便宜的就是小人。君子跟小人從哪裡分辨?從吃虧,還有佔便宜當中去分辨。講老實話,吃虧難道真的吃虧了嗎?吃虧就是佔便宜,這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吃虧就是佔便宜。所以少娣進到這個家裡面,事奉這四位嫂嫂執禮甚恭,非常的有禮,而且所有不好的這些差事,她都攬在身上做。我們現在人家不願意去幹的事情,掃廁所、挑水、劈柴,統統她都去做。人家問她說為什麼都是妳做?她說:因為我是最小的媳婦,我不做誰做?在這個家庭,我是資格最資淺的,所以就應該我去做,沒有計較。所有的妯娌看到這個狀況,久而久之,做一天人家覺得說應該的,做一個月人家也覺得應該的,做一年你看慚愧心就起來,怎麼每次都她做?所有的人都起慚愧心,她這個做法就是教育,她的教育的效果就形成。
後來少娣就是在家裡面,漸漸得到了四位嫂嫂的信任跟尊重,因為她是真的,她是真誠的。有一次在抱孩子,少娣在抱她嫂嫂的孩子,就發現到這個孩子尿在少娣的身上,這個嫂嫂一看到孩子尿了,趕快要去把孩子給抱過來,讓少娣去換衣服,少娣就說:不要,妳不要過來,這樣會把孩子給驚嚇到。那種關懷就像是在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沒有兩樣,把嫂嫂的孩子,當成是自己孩子一樣在關愛,這看在人家父母眼裡怎麼樣?很溫馨。自己的孩子在妯娌的懷抱裡,就像是她在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感化了她的嫂子。她完全沒有說我這個衣服被尿濕了,一點面有難色,一點都沒有。所以後來這四個嫂子很感慨的,非常感慨,因為所有搬弄是非的事情,到了少娣這裡就沒有了。你看東家長西家短,四個嫂子,每個人到了少娣面前講,大嫂怎麼樣,二嫂怎麼樣,三嫂怎麼樣,所有的話到了少娣這裡,都沒有再傳出去,完全不搬弄是非,謠言止於智者。少娣的僕人,只要一去傳其他嫂子的壞話,少娣就嚴厲的處罰他們,不准他們去傳別人的謠言。久而久之,所有的人來跟她告狀,來跟她搬弄是非,「言語忍,忿自泯」,她統統都沒有一句,我們叫加油添醋都沒有。後來這四個嫂嫂自己很慚愧,就講「五嬸大賢(五嬸大賢人),我等非人(我們四個都不是人)。」你看慚愧我等非人。所以大家就曉得,人不能夠感化別人,都是自己真誠心不夠所致。我們從少娣的故事裡面,我們就了解到確實「言語忍,忿自泯」。
钟茂森博士解读:
这是讲兄弟之间讲话也要留心,不要讲得太过火,因为讲话往往是无意中会伤了人心,当我们讲话不留神的时候,可能讲了一句话,刺痛了对方的心,对方起了怨恨了,我们自己还不知道,所以言语方面要非常注意。
古人讲:言语这三寸之舌正是祸福之门。假如不留意,就往往种下了祸根,对方怀恨在心,自己还不知道,他有一天报复,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兄弟之间言语要互相恭敬,互相能够容忍对方的过错。言语不谨慎,是因为看到对方的过失,所以就口无遮拦,一下子就指出对方的过失,批评的很严重,这才会起怨恨。
兄弟之间如此,五伦关系当中都应该如此。比如说父子,父子之间言语也要注意,不能够出语伤害父子之间的感情。君臣就是讲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之间也要注意讲话,领导对下级要和蔼,下级对领导要恭敬,有和蔼之心、有恭敬之心,当然言语上面自然就懂得善用这些词汇,不至于互相有不妥当的言语了。
还有夫妻之间,现在社会夫妻之间的口角非常的严重,可能说很难见到一辈子没有吵过架的夫妻。大多数的口角都是起于言语不能容忍,不能够小心,导致刺痛了对方,结果互相的吵架,引出很多的悲剧。朋友之间也是如此。所以古人讲,对人要宽容,要能够宽恕。你看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个字能够一生奉行呢?孔子就教给他一个字,就是“恕”,宽恕的恕,对人要多一份宽恕,少一份苛求。所以,古人常常提醒我们,责人不能够过严,应该怎么样?用责人之心责己,用恕己之心恕人。把批评别人的心调换过来,批评自己要严厉,一般人对自己往往很宽恕,很纵容,你把这个心调回来,对待别人要多宽恕,自然就不能有怨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