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爱有根本,从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开始,推己及人。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这个礼它的功用其中之一,就是它定了亲疏的关系,定了对事情的嫌疑做出一个规定,『别同异,明是非』,我们一条一条的去理解。我们人讲要博爱,但是这个博爱一定由内而外、由亲及疏,所以礼它就制定了我们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的关系。古时候用什么定?用丧服的五服就定出来了。家里的亲人往生、过世了,您看穿的丧服就可以区隔开来他们跟亡者的关系,那个就是五服。我们看到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叫五服制。跟这个亲人关系最近的直系亲属,他穿的那个衣服,我们讲的披麻戴孝,很粗的,愈粗代表他跟亡者的关系愈亲近,表达这个时候的那种悲思,就透过这些衣服就体现出来。愈跟他的距离关系远的,穿的衣服就会细一点,质料就没有那么粗。它是根据这个,把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区隔开来。

 

为什么要定亲疏远近的关系?因为我们中华民族非常注重血统,要保证他血统的纯正和他的优良,所以他要定亲疏的关系。定了这个关系,就规定同姓不婚、同族不婚,亲戚之间不能通婚,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就是为了保证血统不绝,血统保证他的纯正。因为亲近或者同族结婚,孩子生下来,他的智力、体力都会下降,我们现代的科学、医学也测定出来了,我们古人就拥有这样的智慧。我们人种的品质下降,这个民族就没有办法绵延,我们的文明就没有办法承传,文化也会随之衰亡。您看定这些制度,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真的是叫百年、千年、万年大计。所以我们古人他看得非常的长远。这个就是血统不可弱。再来,血统不可绝,就是嫡子继尊,也就是正妻所生的孩子来继承整个家族的这条血脉,代代这么传下去。

 

再来是血统不可混,就是异族不婚。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如果嫁到了美国、法国、西欧这些国家,嫁过去之后生的孩子;她也许是嫁给了那里的华人,可能嫁给了那边的外国人,您看生的孩子,是不是他就会产生了变化?他接受了这种西方的教育,他虽然长得是一个中国人的样子,但是他没有中国人的文化了,没有那分精神的东西了,只是有一个样子,那这样文化就会慢慢、慢慢失掉。所以您看中华民族为什么注重这些礼的规定?就是保存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能够福荫子孙,代代承传,福荫子孙,让它不要断绝。当我们定了这样一个亲疏远近,自然而然是由内及外、由近及疏,让我们知道其爱有根本,「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所以爱有根本,从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开始,推己及人,将这个爱可以发扬光大。它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再接下来,『决嫌疑』。「决嫌疑」,就是人的动机是纯正的,可是往往因为畏惧嫌疑而又不敢为,所以就用礼把它定下来,定下来让人们各尽其情。我们这样讲,还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和形象。「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就是一个具体的。您看这个就是用礼定下来,也就是告诉你,你到了瓜田可千万不要系鞋带,你只要一系鞋带,瓜地里的瓜农看到了,你在干什么,偷我的西瓜?那惨了,我们这个时候要解释说,没有,我在系鞋带,人家相信吗?不会相信,是不是?可能过去一顿拳打脚踢,修养好的就原谅我们,是不是?您看,我们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是不是?所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你在李子树下,我们说苹果树下,所有的果树下面,你戴个帽子在那里整帽子,远远的看,人家以为你在偷他的果子,是不是?你也说不清。两人不看深井,有没有?这都是礼的规定,这么一规定,我们就知道,到哪一个环境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我们就很清楚了。就不会让别人因为我们的行为而起了嫌疑,我们自己也招惹了祸害,也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是不是?您看这些礼要不要学?要学。用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财务室能不能进去?您就千万不要进。那个办公室没有人,你要不要在那里待?别人家门开著,房间里没有人,你要不要自己待到那里?刚好一落的钱放在茶几上,刚好银行取出来少了二百,结果人家说你在我家里待了十分钟,一定是你拿了。你能讲得清吗?所以我们懂得活学活用,用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不让人起嫌疑。男女在一个房间谈事,就把门开著,不要让人家讥嫌。这些都是怎么样?保护我们的清净心,也护持别人的念头。这就是礼教给我们的这些道理。

 

再来,「别同异」。别同异就是事同,情不同,或者情同,事不同。如果把它视为一例的话,可能就会失去了道义,就是这个事情不能混在一起谈。这样讲还是理,我们还是说不清,举个具体的例子。比方说家里没有儿子,结果认了一个儿子,上了户口,得到了法律的许可。这个是什么?继子。可是如果我们又不守礼,不守道德,在外面又生了一个私生子。一个是亲生的,一个是继子,请问哪个孩子是正当可以继承你家业的人?因为我现在国家的法律,我也不是很清楚,应该是哪一个?继子。你们都清楚,应该就是继子,他是正当的继承人。为什么?这个就是维护道义,维护正义。所以古人非常强调正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分正,纲常立,纲常才能立起来,人们在一起生活才有道义,才能倡导正义,否则就乱套了,伦常乖舛。我们这样就来了解礼它就是别同异。您看都是儿子,可是反而亲生的不能继承,继子可以继承,因为这是按著礼的要求,正当行事。非礼的行为,他就没有名分,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永续安定,人与人之间的和乐美满。所以礼是护法神,是保护我们的。

 

最后一条还没讲,『明是非也』。我们刚才讲,礼就是理,这个礼就是道理的理,「礼者理也」。所以明辨是非,只有理才能够明辨。可是这个理又很抽象,所以要用礼来明辨是非善恶。所以就有什么?规定,诸如手续、仪式、典章、程序,皆以这些方式来表现出它的是非、好坏、对错,用这个来判别,「明是非」。这个就是礼所发挥的作用和功用。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