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存心於天下。】
时时关怀著天下的人。不只是为他们的物质生活,也为他们的精神生活、人生幸福。所以尧帝他们就洞察了人性,他假如只是物质的满足,「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故圣人有忧之」,所以尧舜他们都非常重视精神、重视人伦的教育,「以契为司徒」,让契做教育部长,敷以五教,以五伦的大道来教育人民。所以这个关怀不只是物质,还有整个精神、德行,以至於让每个家他们都能把家道给传承好。
【加志於穷民。】
这个『志』是心之所之,心里时时在关怀、挂念的。『加志』,就是对穷苦的人家更加的关心。而对於非常穷苦,以至於人生不幸的人,更加的关心,就像「礼运大同篇」讲的,「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天子来以身作则、带头,那这风气很快就能上行下效。接著我们看底下,都有把一个天子的带动,然后让整个国家风气能够不断转变,这段话都有提到。
【痛万姓之罹罪。】
伤痛百姓遭受罪罚。
【忧众生之不遂也。】
担忧他们不能好好的生存。从这里就看得到,都是考虑得比较长远。所以古代面对一些天灾的状况,他们都要做好准备的。不能有九年的存粮叫「不足」,不能有六年的存粮叫「急」,不能有三年的存粮,国就「非其国」。所以这个都是要考虑的。国家的领导人事实上是非常辛苦的,我们看康熙、雍正、乾隆,那个都是鞠躬尽瘁。像雍正皇帝,他的孩子乾隆做了六十年的皇帝,得力於他父亲雍正皇帝的很多建设、很多对国家的规画。而雍正皇帝就太劳累了,做了十几年皇帝就去世了。其实我们「事非经过不知难」,人没有在那些位置,不知道个中的滋味。包含现在天灾人祸的比例比较高,这个时候当国家领导人、当官其实都是满辛苦的,我们多能体恤、多能上下一心,来面对整个国家、社会的状况。
【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
有一个人民饥饿了,尧帝会说是我让他饥饿的。因为可能遇到灾祸,收成不好,所以他觉得会有这些天灾是自己的德不足。尧帝如此,包含唐太宗在位的时候,遇到蝗虫之害,当时候情况比较严重,他亲自去查看灾情,就拿起一只蝗虫就说到,「百姓何罪?假如要降罪,应该就降到我的身上,百姓以食物,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百姓怎么生存?所以你们不要去降罪於百姓,都把罪降到我身上好了。」就要把那只蝗虫要吞下去。旁边的臣子急忙阻止,「皇上,你这样吞下去会生病的。」太宗讲到,「我就是要把罪降到自己身上,我还怕生病吗?」就把这蝗虫吞下去。结果这个蝗害很快的就化解掉。我们可以想像到,太宗这个爱民之心,还有自我反省的态度,一定令臣民大受感动。人心一感动、一反省、一知君王之恩,人心一善,灾祸就化解掉了。而又是领导者带动,那当然速度快,作善慢慢就降祥瑞。所以《大学》里才讲,「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这个故事一传开来,老百姓的心也更加的有道义了。因为太宗连身体安危都不顾了,当然大家团结的来面对灾祸、来建设国家。接著:
【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
有一个人民受寒了,就说是我让他受寒的。所以古人除了为君者时时反思,老百姓的问题就是他的问题。包含农民、包含女子纺织都会想到,我今天不努力工作,可能就有人挨饿了;我今天不好好勤奋的织衣服,可能就有人受冻。所以都是上行下效,为天下著想。在经文当中,我们《群书治要》里面有提到,大禹就有说到,尧舜时代的人民都以不能像尧舜一样的德行而感到羞耻。所以这个以身作则所带动德化的力量相当相当大。真正把经典一句教诲完全落实的力量远远超过讲一百堂、讲一千堂课。
【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
有一个人民犯罪了,尧帝说是我没有教好他才造成他犯罪。这样的胸怀、态度,感得:
【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
他仁慈的风范彰显,社会的道义树立起来,《大学》讲的,「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所以「义」立起来了。『德博而化广』,道德广博而感化了广大的群众,他教化的影响力不断的延伸开来,所谓「无远弗届」。
【故不赏而民劝。】
所以不需要奖赏,人民就会互相规劝。因为他们感觉到天子对他们的爱护,把他们的本善之心唤醒了,把他们的孝心、责任心唤醒了,所以大家都以成圣成贤为人生的目标,就互相规劝,不需要奖赏,大家都很自爱。
【不罚而民治。】
不用刑罚,人民就治理得很好。因为他们不忍心违背尧帝的教诲,要感他的恩德。所以成功的父母也是『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他的孩子都不忍心让父母失望,决定不丢父母的脸,然后很希望赶快成就德行、赶快做好事业,可以回报父母的恩德。这样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鼓励、互相规劝。包含我们在学校带班,假如能「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那也能达到「不赏而民劝」,不用奖赏,学生自动自发的互相规劝,希圣希贤;「不罚而民治」,不用处罚,学生就很守规矩了。这关键在哪里?
【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
尧帝能宽恕人民的错误,然后尽力的教导他们,这就是尧治理天下的方法,也是最关键的精神,『先恕而后教』。这个恕道确实不可须臾离也,恕道一失就不仁慈了。孟子讲,「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人能够时时提醒自己,都要存一个宽恕、存一个设身处地的恕道,慢慢就会契入仁爱的境界。而孔子也送给子贡,有没有哪一句教诲可以终身力行?夫子也是说,「其恕乎」,从这个恕道入手。格言里面也讲,「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不少错误,我们都能宽恕自己,以这样的心去宽恕身边的人,那就不会指责他人、跟人对立,都能包容、真诚对待,跟人就能感通了。所以假如不宽恕,假如有指责,假如对人有成见、见他人过了,这个心就不真诚,就不可能跟人家感通。曾国藩先生说,「一念不生是谓诚」,一个邪念都不能起,一个指责他人的念头都不能起,一个别人的过失都不能放在心中,不然人就不可能真诚。而尧帝他们没有把别人的过失放心上,反而是遇到别人的错还反思是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他才能流露出那个真诚。
而能够不见人家的过,还是因为有恕。比方以我们这个时代来看,很多人的行为可能都会让人没法接受,甚至会动怒。但是经典当中告诉我们,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行为虽然恶劣,但是他父母没教他,他也是可怜的人,他生为炎黄子孙,有五千年璀璨的文化,他却没有机会学习,才落得愚痴、落得败德。以祖宗的心来看这个孩子,那他是最可怜的孩子,我们不应该指责、不应该跟他对立。所以「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的家庭,他成长过程当中,学校,在他人生一、二十年的岁月,没有人教他做人。所以一来看他的过去,我们会怜悯;再来看他的未来,更会怜悯。因为他这一生一定不会幸福,因为他这一生可能会造作罪业,最后万劫不复。所以从他的过去看,值得宽恕怜悯;从他的未来看,也需要宽恕怜悯。人能够这样去体会,没有任何人可以让他生气了,因为恶人都是可怜的人。先恕,可怜的人,他的悲心起来了,好好的有耐心的引导他、教导他。
而这个教当中,他有身教,如尧帝带头做;他有言教,循循善诱;包含整个团体、整个国家的风气,这是一种境教。所以今天我们自己要弘道,你自己社区的人没有公德心,没有礼貌,这个你都不能怪他。「后教」,谁教?自己教,自己的身教带头。你一宽恕,你就不会批评他们、看他们不欢喜。你自己带头,然后内心还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做得好,正己就可以化人。慢慢慢慢,有礼貌、关心社区的风气就会带起来,我们自己也在落实「先恕而后教」。
当领导者要先恕而后教,当父母者也是。孩子出问题,你要包容他,你不能嫌弃他。而且孩子是枝叶花果,我们父母是根,他枝叶花果有问题,离不开根的问题。他该教育、他该陪伴的时候,我们忽略了,怎么可以指责孩子?宽恕,然后由自己改起,所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包含当老师的,当看到不好教的孩子,我们要了解到,他的家庭没教好他,媒体没教好他,整个社会风气没教好他,那天地人三才堕落成这样,可怜!应该帮助才对。这么一转念,不管你是为人君、为人师、为人父母,都会有源源不绝的动力,都会很有使命感。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