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智慧?《中庸》告诉我们“好学近乎智”,好学是怎么样?学习不厌倦、不中断,才有智慧。“三日不读书”,怎么会有智慧,“面目可憎”。我们一个学长说,现在的状况三小时不读书就面目可憎。比我还好,我不用三小时,只要一个小时不读书就不行了,可能妄想、邪念、杂念就很多了。所以智慧得要不间断的精进用功才行。精则不杂,进则不中断。就像钻木取火,能钻出火,火就表智慧,那要怎么钻才会出火?你要不间断一直钻钻钻,火就出来了。你假如钻一下,手好酸,休息一下,三十秒再说。三十秒了,钻钻钻,请问大家,这么钻什么时候火会出来?怎么钻都钻不出火来。
所以为什么孔子说“学而无厌”,不能厌倦,一厌倦就中断,前面的功夫就退了一大半了。所以李师公(李炳南老师)说,人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个礼拜,去看一场电影就全完蛋了。所以《弟子规》才提醒我们,“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甚至于控制不了脾气,在当下不能提起经教的教诲,一发脾气,火烧功德林,所有的修学全部都退回去了。这个“好学”,我们待会依孔子的风范再来学习。
“行可以为表仪”,德行可以为学生跟当事人的表率。有这么好的德行,决定从解行相应来的。他理解了,然后他好好去落实。比方他理解孝道重要,他学一句去做一句,他一行,他的德行跟心境就提升;一提升,他解得更深,解得更深就行得更彻底。所以一解行相应,智慧、德行决定会提升。一个人学了以后,身边的人不认同,绝对出在解行不相应。所以《弟子规》特别提醒我们,“不力行,但学文”,有解无行,变什么?“长浮华”,不只不能做人家的表率,人家看了不认同,“长浮华,成何人”。我听不少朋友讲,我丈夫学了以后处处要求我,压力很大。要求别人不是傲慢了吗?“但力行”,他有行,“不学文”,没有去深入经典,没有去听师长开解,“任己见,昧理真”,那他也是有行无解,就变成照自己的意思,就落实错了、体会错了,所以解行相应重要。
其实我们真的要提升德行,只要学一句之后,时时刻刻不忘这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德行在提升。比方我们今天大家共同来落实一句,下个礼拜我们来交流心得,一个礼拜就会有感受,但是要不间断的落实。“念念为对方着想,念念为他人着想”,就落实这句,专注去做,连做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可能你的亲戚朋友会过来跟你说,“我觉得你最近变了”,人家觉得我们变了,“行可以为表仪”。
大家冷静观照,我们虽然学了这么多年,《弟子规》哪一句我们彻彻底底把它落实了?所以这个行还是很不足。所以这段时间,全神贯注把这句落实下去。告诉大家,这学问很有意思,不是学知识,不是学一条会一条,会一个标准答案而已。我们的学问是心性之学,它会触类旁通。你《弟子规》这一句、这两句真的落实了,其他的就触类旁通都做得到。为什么?你一句做到了,你的孝心出来了,其他的就很容易落实;你一句做到了,恭敬心现前了,其他的都不难。你今天做做这句,明天碰碰那句,最后就没有一句扎扎实实落实。
所以自我提升,尤其智慧,就可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所以真的能不断提升悟性跟智慧,温故而知新,道理愈悟愈深、愈悟愈广,然后经典、古代这些教诲完全贯通,可以用在现在的处事待人接物,那这样的人愈老愈受欢迎、愈老愈有智慧。现在这个时代假如不走学习圣教,可能愈老愈没信心、愈老烦恼愈多。好,这是振兴师道第五点跟大家的交流。
我们现在再一起交流第六个大点,就是我们已经期许师道尊严从我们身上振兴,我们得从哪里学起?从跟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这么好的榜样学起,学他如何学习,学他如何教学,都能从老人家一生得到非常多的启示。所以第六个大点,教育工作者之典范——至圣先师孔老夫子。那我们第一个大项:孔子治学的态度。这个治学不管是夫子自己讲出来,还是他学生的分享,我想学生的分享也是从承传夫子的教诲得来的,都在我们学习的内容当中。
第一个,夫子说到他的学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子所讲一切经教,都是古圣先贤教导他的,没有他自己的创作,这个就是不傲慢。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动不动就觉得这个道理就是自己发明的。
其实我们看到现在的教育理论里面常常提到预防法、及时法、循序渐进法、观摩法,这些方法都说是某某人他的理论,其实这些方法我们几千年前的经典都记载了。就像《礼记?学记》里讲,“禁于未发之谓豫”,预防。夫子也教了,“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这个就是预防,这些话就是在提醒每个人。“当其可之谓时”。学生犯错的时候,夫子不是马上提醒他吗?那夫子是表演,经教的理论都有。“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法。所以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这个学生,他的内心没有非常积极想要深入学习,这个就是时候还没到,你给他讲太多,他听得不受用,觉得烦,要循序渐进,不要太急。“不悱不发”,这个“悱”就是,他好像有些理有点贯通,他表达不出来,想跟你汇报,表达不出来,这个时候夫子看出来了,主动去引导、发明,“对对对”,师生就交融了。但学生还没到这个态度,他也不着急。“举一隅”,好像房子的一个角落,“不以三隅反”,就是代表这个学生还没有悟到,没关系,不急。不然硬填鸭式给他灌下去,会把他的悟门给堵塞。不能举三隅反,“则不复也”。
比方说像我们在跟学生谈话,你谈啊谈啊,然后他眼睛已经快要不行了,虽然他在那里点头,但是他的眼睛告诉你“听不懂,听不懂”,真的有,他也很努力,但是你看他的眼睛就不是那种,因为人听懂的时候,那个眼睛会发亮的,会愈听,不知厌倦,愈来愈亮。这个就是机缘就顺势的再不断引导,可能他就贯通。但是你一跟他讲,他眼睛愈来愈没有神了,那就不要操之过急,这也是循序渐进。“相观而善之谓摩”。那夫子赞叹颜回的时候不就让其他的学生来效法学习嘛,夫子都表演出来。
这些方法几千年前我们老祖宗就讲了,那现在这么多世界上的专家学者没读过我们的古书,还说“我发明的,我发明的”。他发明的这个可能是对的,其他所想的不见得是对的,那他愈来愈相信自己的看法,那就很危险了。世间的真理、好话,圣贤祖宗都说尽了,你一有什么想法要对照经典才能知道正不正确。所以现在教育理论那么多,怎么下一代教得一团乱?还有拿狗做实验,拿猫做实验,拿老鼠,我们祖宗从来没有这么教。
所以夫子这个态度非常重要,“述而不作”,没有自己的创造发明,完全对照经典。人有这个态度就谦卑,谦卑就受教有地,“满招损,谦受益”。那“信而好古”,就不怀疑古人,很有信心,“好古”是他非常积极的学习。孔子在“述而第七”当中有说到,他是“好古,敏以求之”,这两句都是在“述而第七”,大家回去找的时候就很方便。尊崇古人的教诲,这个“敏”就是非常积极主动去学习。比方到周天子管辖的地方,孔子去向老子问礼,每个学习的机会都不放过,包含闻韶乐在齐国,夫子觉得这是天下多好的乐教,赶紧自己去深入、去传承,“敏以求之”。
第二个求学的态度就是立志。孔子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在“为政第二”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这段话很多含义在里面。第一个是学习一定要先立志。再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不能知少而足,不能求学久了就疲乏,没恒心,这个“立”是屹立不摇,不能遇到逆境就退缩,不能遇到顺境就贪著。而且这个“志于学”,学什么?就是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学问,十五岁。请问我们看到这句要怎么反思?“啊,我三十岁才学。”那代表什么?我们的学习要比孔子更用功啊!这样我们才赶得上。
“三十而立”,在一切境界当中不被诱惑,立得住脚跟,立得住德行。“四十而不惑”,这个“不惑”,他是在一切境界当中无可无不可,他可以因人因事因地,因人而异去灵活的运用这些学问,可以通权达变。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好像遇到一些境界不知道是这样好,还是那样好,自己也拿不住主意,好像这样也有道理,那样也有道理,就在那里犹豫。这个“惑”不是迷惑,就是他在每个境缘当中判断应该依循哪个经教,他非常清楚,不会举棋不定。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