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为教,用力于讲读一二,加功于行者八九”。不管是求学,还是从事教育的工作,把精神力量用在讲课或者读书、听课上,一二;把主要的功夫放在哪呢?放在力行上八九。有一句诗提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少壮就开始接触这些经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于是一句要落实,都要下很大的功夫。之前有跟大家提过,明朝有一个薛文清公,他就讲到二十年来对治一个脾气“怒”字,都感觉还没有调伏尽,以此知克己不容易。要真正把这个瞋怒心完全调伏,那时时刻刻不可以放松,所以“加功于行者八九”。
还有求学问要有恒心,不能间断,就好像钻木取火。钻木取火,钻了两分钟手酸了,休息三十秒,三十秒后再钻,它又凉了,火还没出来。火好像智慧一样,未出来已经休息了好几次,很难真正钻出火来,所以要用功不间断,丝毫不可懈怠。甚至于古人的用功,连作梦都不敢懈怠,梦里面有做的不好的行为,醒过来还要忏悔。这个是跟大家提到循序渐进的重要。
再来,面对事情要“度德量力,审势择人”。我们说量力而为。我们自己的德能,还有包含做这件事情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具不具足?所谓“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事实上,当我们这么仔细去衡量而拒绝,反而会赢得对方的信任。因为对方会觉得我们做事是非常慎重,不会轻易答应。但是答应了,再怎么难都要去做到,这是古人做事他很守信诺。他很慎重评估,不轻易答应,答应了,抛头颅、洒热血他都要做到。
而这个“审势”当中,有些形势还没有形成,不可以强求。比方说虽然是好事,法律还没有同意,这个时候你硬做,最后落个违反国家规定,那好事的流弊就很大。这个“审势”很重要。这也延伸出来,另外一个格言说到,“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我们看事情要方方面面,不能只看到它的利益,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要想得到。古人考虑事情都会强调“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比方我们学传统文化,做的事情跟法律不相应,最后人家会说学传统文化的都不守法,这个流弊就非常大。有一些地方还没有拿到批文,就开始办课程,这都是很不妥当,要名正言顺为妥,做好事不可心急,要很冷静。
《了凡四训》当中有讲到,吕洞宾跟汉钟离学习,教他“点石成金”。一点,那石头就变金子,马上就可以去救济人,好不好?“先审其害”。吕洞宾很冷静的问,“那请问,这个金子会不会再变回石头?”他说:“五百年后会变回来。”吕洞宾说:“那我不是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这么做还是不妥当。”汉钟离说:“修仙要积三千善事,你这一念,三千善事满了。”因为他连五百年后的人都为他设想,这一念,心量非常广大。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