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所有修行的根源问题,都离不开孝道。

【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矣。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则臣事事矣。是君臣之顺。治乱之分。不可不察。】

 

经句提到‘人君’,一个君主凡事都是亲自去做,这个‘躬’就是亲身亲自,什么事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把下属的事情都做了,那他的下属就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了。甚至于他做了,每一次都不合我们的意,好像动辄得咎,都是被骂、骂了又不讲怎么改善,骂得他最后就紧张了、不敢做了,反正你都会来做,那我都让你做好了。

 

每一个人在五伦的因缘当中心态都会起变化,他是往好的变化还是往不好的变化?首先当父母、当老师、当领导的人,这个心态的变化一定要往正念、正确的态度去变化。因为他处上位,他一正,底下的人比较容易效法、信服、认同,因为上行下效。有没有下行上效?这个就是人情事理啊。你的身分比较高,你以身作则,底下的人很容易接受跟效法;你处在下位,领导者又很固执,你要影响他就不是那么容易。而且本身高位者就有本分要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这个才是办政治。

 

往往我们在这个道理当中不清楚,所以学很重要。信解行证,对经典相信不怀疑,愿意去学,所以信是第一步。但人对于圣教的信心,来自于哪里?他连经典都还没有深入,他怎么知道好东西?所以他认同经典有一个缘,有一个增上缘是什么?介绍他的人。所以为什么要为人演说?演要在前面,你演得好,人家认同才能说;演得不好,信任没有,愈说可能人家愈反感。

 

比方说,一个领导常常迟到,然后他在开会的时候:“诸位同仁不可以迟到。”你相不相信反效果更严重?所以这个信,假如我是一个领导者,底下的人还没接触圣教,那他的信跟我有关。“身教者从,言教者讼”,自己带头去做,人家很容易接受,你恭敬他们,他们很欢喜,自自然然就恭敬你;但是我们自己很傲慢,要求他们恭敬,很难接受。我们先做到位了,这个信有积累了,对我们信任,然后带着他们深入经典。人要明理也要有个过程,甚至于明了理,“理有顿悟,事要渐修”。知道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本来的惯性又跑出来了,还要再提醒,还要再陪伴。

 

科学家调查,一个人对一个道理要记住,要重复几遍?二十一遍!告诉大家,是记住,还不是契入哦。知道、悟到、做到、得到,二十一遍叫知道。所以从事教育工作,耐性很重要,你要不厌其烦,孔老夫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有所感悟了,他还会反反复复在跟惯性、习性做拉扯,这都是正常现象。

 

所以真正放下习气的人,他绝对不苛刻要求别人,因为他已经走过来,他知道不容易。凡是很会批评别人的人,决定自己还不是修学的过来人,因为修学的过来人,不可能是这样的心境跟行为。反而我们曾经跟大家说到的例子,看到别人的问题,可能就是自己也有这样的习气。“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粪,见人是粪。”这个故事非常有味道。所以一些大儒他们修学的体悟就讲到,凡是见别人的过失,假如把这个过失反省自己,几乎都跑不掉,只是深浅、严重的程度不一样,但是还有。

 

要不见人过、不跟人对立,一定要落实《弟子规》说的“见人恶,即内省”。他也是我们的老师,他也在教育我们,尊重、恭敬他,就不会见他的过,这叫“爱敬存心”。他在帮助我们提升,恭敬他。再来,我一定要做好,给他好的影响,你爱护他,叫“正己化人”。人能把“爱敬”两个字放在心上,决定任何境界一提起来,烦恼就调掉了,所以《了凡四训》行善的总持法门就是“爱敬存心”。其他的你可以不随时记住,就这“爱敬存心”记住了,不会被烦恼障住、不会被烦恼牵着鼻子走。“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这也是《了凡四训》提醒的。所以,人的心不定,随时都在变化、随时都受环境的影响,除非自己很理智,随顺圣贤教诲,不随顺自己烦恼、习气。

 

我们讲到君臣,今天我们不懂这个,你把底下人的事情都揽去做,叫做‘倒逆’。他还不懂,他还继续看底下的人做,“哎呀,这样不合格了,来来来,我自己做了。”又不教他,最后他会变成什么?底下的人都无能。麻烦了,他这个态度一出来,他对底下的人都苛责,彼此不就很难过?

 

大家都被打击了,他的心态愈偏愈厉害,“我一个人当十个人用。”一般人听到觉得“哇,他好厉害哦!”一个领导者怎么可以一个人当十个人用?他一个人可以培养出十个人,这样是对的。所以人没有经典的指导,他的心会一直偏,愈偏底下的人就偏得愈厉害。他愈觉得底下的人无能,底下的人要不自卑、要不严重的变什么?怨。“你都不给我们机会,你也不指导我们,就是会骂而已。”上下相怨,上面的说底下无能,下面的说都不体恤我们、也不教我们,只会骂我们。

 

《孝经》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我们不能学成上下有怨。为什么孝可以上下无怨?孝就有爱心,会设身处地;孝是父子有亲的原点,而且孝一开,性德开。“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我们对人不能保持爱敬,就是这个真心还发得不彻底、孝心还不彻底,铁定对父母还不够爱敬,可能还有不耐烦,还有见父母过的这些现象。所有修行的根源问题,都离不开孝道。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