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祸福真的都在一念之间的召感。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至诚』的心是真心。『合天』,天包容万物,地承载万物,所以至诚的心,胸怀就像天地一样的宽广,包容一切的人、事、物,仁民爱物。而我们人之所以称为天、地、人三才之一,就是要用至诚的心来爱护万物,不然我们称为三才,就白称我们是三才,天、地、人。可是人不明理,自私自利之后,现在变成万物的杀手。大自然被人类破坏了,野生动物,整个地球上的生命濒临绝种的愈来愈多,都是被人给害的。万物之灵变成万物的杀手,这个是愈活愈后退了,有没有后退?我不是说你们,我是说现在的人。

可是大家注意,为什么我们从小读教科书的时候说,我们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文明的文化?有没有读过?我记得我以前读教科书的时候,好像,「以前的人都过时了,我最文明。」最后读经典才知道,我最不文明。文明不是你那个厕所很干净叫文明,文明是你的心有道德才叫文明。所以我们现在变成什么?外面很好看,里面都跟人的「仁、义、礼、智」都违背了。所以我们不要外在的表象,然后人个个痛苦得不得了。要凭良心生活,爱人、爱物就对了。所以用这种与天地一样的胸怀,这样的善心叫「福之将至」,为什么?观其这颗善心,还有他的善行,就必先能了解到。

《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有一句,叫「救蚁中状元之选」。一个人在进京赶考的过程救了一窝蚂蚁,最后考上状元。请问大家,一窝蚂蚁有多少生命?数不清楚。他那种慈悲心,所以「观其善必先知之」。下一句,「埋蛇享宰相之荣」。就是楚国的孙叔敖,他们当地有一个说法,就是见到双头蛇的人,就没命了。结果他看到双头蛇,他赶紧把双头蛇埋了,他怕后面的人又看到又没命了。然后自己回家之后,就哭哭啼啼的很难过,他妈妈说:「你怎么那么难过?」他说:「母亲,我看到双头蛇了,我怕别人再看到赶紧把牠埋了,而我就快死了,就再也不能孝养妳老人家了。」他当下这种存心是孝心、是善心。他母亲笑着说,孩子,你有这一念心,你以后会很有福了,不会有灾难,放心。你看我们以前的妈妈也会算命,算他儿子以后会有大福,最后真的做了楚国的宰相。《文昌帝君阴骘文》大家好好读一读,我们这个课本里面有,当然不是现在读。大家下一次早点来,读一遍三分钟就可以读完,不会太长。「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看到他的心不善、行为不善就可以推断得了他的灾祸不远。有一句俗话讲,「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离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所以祸福真的都在一念之间的召感。接着讲:

【今欲获福而远祸。】

我们今天想要获得福报、吉祥,远离灾祸。

【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还没有谈到如何积德行善以前,首先要先明白如何改过,如何改掉自己的坏习性、坏习惯。这一点就是改过要在行善之前。首先,假如行善都掺杂着这些过失,这个善就不纯,行善的功就不能彰显,这个功德就显不出来,这个是第一个意义;第二个意义,就是我们之前也讲到的,就像一个水桶,不改过,这个过就像破洞一样,水都流掉了,你再怎么灌,它也留不住;第三,善就好像醍醐一样,恶就好像毒药一样,你把这个恶、这个毒掺在醍醐里面,醍醐也有毒了。所以大家想一想,一个人都不改过,一直行善,其实他那个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内心里还是有很多不好的念头,不然他就去改它了,怎么还是都不改?所以,我们还是要往纯善无恶去努力。我们了解到,要获福而远祸,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改过的原因,要获福而远祸。那具体要改过需要什么基础?经文讲到:

【但改过者。】

这个改过的基础,要先发三种心。

【第一要发耻心。】

羞耻心。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

我们思考到,留名青史的这些圣贤人,跟我同样是人,同样是大丈夫。

【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他可以百世留芳,留名青史,影响到百年、千年之后的后代子孙,甚至是整个人类、整个民族,这一生太有价值了。而我却是『一身瓦裂』,这个瓦裂掉了,它就没有用了,意思就是说这一生没有什么贡献,甚至于还成了家庭、还成了国家社会的负担,那就很悲哀了。所以『我何以一身瓦裂』,同样是人,怎么可以活成这样?

【耽染尘情。】

这个『染』就是染着、贪着。就是甘愿随波逐流,染上很多世间的恶习,『耽染尘情』。哪一些尘情?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都非常贪着。贪财、贪色、贪名、贪吃。你看病从口入,现在人这么多病,其实都还是欲望控制不住。还有睡,现在人有时候睡半天都睡掉了,古人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很多都睡掉了。

【私行不义。】

『私』就是指暗中,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

【谓人不知。】

以为人家不知道。

【傲然无愧。】

自己还觉得做坏事都没有人发现,就很傲慢,自己还觉得自鸣得意,都没有被发现,很厉害,就『傲然无愧』了。其实一个人在做不义的事情,那是自己在作贱自己的良知。这样的情况假如再不扭转:

【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

就将要沉沦、沉溺,成为衣冠禽兽自己都不知道了。我们看到衣冠禽兽,好像觉得很严重,这个词。其实冷静看看,我们假如不受伦理道德教育,人不当衣冠禽兽都难。在现在的社会欲望太强,我们不要说别的,现在人类一年堕胎有五千万的记录,没有记录的那可能就再翻一倍了。禽兽都不会做出来伤害自己的亲生骨肉,可是却是万物之灵每天都在严重的发生。而且这个五千万当中有非常多都是未婚的少女,十几岁的占很大的比例。所以看到现在的社会现象,想到两千多年前,孟子的一段话提醒我们:「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逸居而无教」,每天游手好闲,没有人生目标,「逸居而无教」,就是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则近于禽兽」。你说现在学历都很高,那他是学知识,不是学道德。

所以「圣人有懮之」,我们的祖先尧舜这些圣王,在几千年前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赶紧叫契当教育部长,教什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们看到这一段,今天假如不教他道义、教他做人,他怎么可能不「耽染尘情」?他怎么可能不「私行不义」?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不能怪这些犯错的人,你得教他才行。谁教?父母要教,学校的老师要教,所有为人长者都要教,你当官的人更要教,当领导的人也要教。「天地君亲师」,「君」是领导者,「亲」是父母,「师」是当老师的人。

【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人这一生在世最大的羞耻是什么?自甘堕落,自己糟蹋自己,这是最可悲的事,没有比这个更可悲的事情。所以人一定要自重、自爱、自立、自强。读书志在圣贤,这一生读圣贤书就是要当一个好爸爸,当个好领导,当个好儿子。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这个妻子就是太太跟孩子,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家。不负国家,不负人民,不负自己这一生所学的东西,「君子所以用事也」,这一生才活得有价值,对这个世界有用。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