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人要积功累德,还要把这些道理都搞清楚、搞明白。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

嘉兴这个地方,有个人叫包凭,他字信之。他的父亲在池阳这个地方当太守,也是池阳这个地方的父母官、大家长,池阳在安徽。生了七个孩子,包凭是最小的,最后他嫁到了平湖袁氏家。那就跟袁了凡先生是同个家族的了,是他的亲戚、姻亲关系。

我们看到这里,想到这个包家已经生了七个男孩,「入赘」就是这个袁家没有儿子,所以招个女婿入赘,来传他袁家的后代。把一个儿子送给人家,入赘,然后传对方家的后代,这么做其实也是挺厚道的,我们看每个历史故事要设身处地,自己家的儿子给人家入赘,这也是很慷慨的。

【与吾父往来甚厚。】

包凭跟了凡先生的父亲关系非常密切,交情很深。

【博学高才。】

包凭学问很好,又很多才能,但是:

【累举不第。】

每次考举人都没有考上,就没有考中功名。

【留心二氏之学。】

很用心在深入研究,『二氏』是指佛家跟道家的学问。刚好有一天,

【东游泖湖。】

到江苏的泖湖去游玩。

【偶至一村寺中。】

到了一个乡村,乡村里面建了一个寺院。

【见观音像。淋漓露立。】

看到这个佛寺屋顶坏了,那个雨水都淋到了观音圣像的身上,都淋湿了。包凭看了非常心痛,因为看到圣像,他是非常地恭敬、仰慕,不忍心圣像被雨淋。

【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

他第一个反应不假思索,赶快把他的袋子里,这个『橐』就是指他背的袋子里面的十两银子拿出来,给主持寺院的僧人,希望他能够赶紧把这个屋顶修好。房子修好,才不会让圣像受雨淋。这个僧人转告他:

【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

这工程太大,这么一点钱,不可能完成这件事情。他接着:

【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

他把松布四疋又拿出来,这都是很好的布,又在他的竹箱,这个『箧』是他的行李,就是竹子编成的一个箱子里面又放了七件衣服。

【内纻褶。】

这衣服都是麻织衣。

【系新置。】

都是刚做好的衣服,全部要贡献出来,看能不能多筹些款项。

【其仆请已之。】

他的仆人都再三劝阻他,这些衣服,主子您要穿的,怎么可以全捐?再三劝阻他,结果他对他的仆人讲:

【凭曰。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

只要能够让圣像不受雨淋,不被损坏,纵使我赤裸身体,又有什么关系?大家从这句可以感受到他的那种至诚之心、恭敬之心。看到这句,我们也想到师长老人家,他在讲学多次提到,只要能把传统文化复兴起来,他老人家哪怕失了生命都在所不辞。所以师长这份身为中华儿女的赤诚之心感天动地。所以您看,《群书治要》的宝书都到他老人家的手上,还印了一万套。进而自己还有命令他的学生们,都要尽力地来弘扬这套书,所以确实是能感通。那大家看到这句,有没有脑海里浮现哪句话?但得传统文化复兴,吾虽鞠躬尽瘁何伤?

在大陆,白方礼老先生的故事,大家应该听过,七十多岁的老人看到孩子没有书念,把自己一生五千元的积蓄全部捐出来,这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不只捐了一生的积蓄,七十三岁又重新重操旧业,开始踩脚踏车(三轮车)载客人。每天赚二三十块、五六十块,全部捐出来。踩了十五年左右,捐了几十万块,帮助了三百多个学生。他踩的这个公里数,可以绕赤道,就是绕地球的圆周绕十八圈之多。他的精神让整个中国为之动容,以他为行善的榜样,可以说是民族的脊梁,为教育好下一代,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所以他们是真正做到,但得下一代能有好的教育,他再怎么苦、再怎么累,他都觉得是甘甜的。

【僧垂泪曰。】

这个住持僧人被他这一念心所感动,流着眼泪说道:

【舍银及布衣犹非难事。】

施舍银两、衣服,并非是非常难的事情。

【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

这一念至诚的供养,这一念至诚布施的心,这一念不忍圣像损害之心,是很难能可贵,是太难得了。

【后功完。】

后来修屋宇的工程完工了。

【拉老父同游。】

他带着他的父亲,又到这个寺院来游玩。

【宿寺中。】

当天夜里,住在这个寺院里。

【公梦伽蓝来谢曰。】

包凭先生梦到伽蓝护法神来感谢他。

大家在佛寺里,看到大雄宝殿里有两尊护法神,一边是韦陀尊天菩萨,一边是伽蓝菩萨。而且大家看到伽蓝菩萨,比较有印象就是关公的造像,跟关公长得一样的就是伽蓝神,护法神。所以每个人尽心尽力护持正法,都会感得护法神的护佑。所以一心为传统文化弘扬的人,不用怕没饭吃,一定会有祖宗、护法神照顾。

【汝子当享世禄矣。】

告诉他,你的后代,可以享受世世代代的官禄、福禄。

【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他的儿子跟孙子,都考上进士,做了大官。家族都是变成很有福报,都是变成有名望的家族。这个是诚心修缮佛寺的功德。

首先,最重要的他的敬田。我们说「福田心耕」,福田大分恩田、悲田、敬田。当然他感念圣贤佛菩萨教诲,这是恩田。他尊重圣像,不忍受损害,这是敬田。人培植福田大分这三点。其实我们所举的这些故事,都离不开知恩报恩的心、慈悲仁爱的心、恭敬的心。

再来,佛寺是宣扬圣教的地方,所以修造佛寺、建造佛像,最主要要让大众能闻圣教。那个佛像立起来是表法的,看到观音菩萨的圣像给我们什么启示?闻声救苦,要把自己的慈悲心唤醒,也效法观音菩萨去利益苦难的人。不是立个像,每个人去拜,给我生个儿子,给我升官发财,那变迷信了。所以圣像是表这些教育的意义,同时寺院要办这些圣贤的课程,不断的教化老百姓。那这样你建寺院、建圣像就有功德。你假如建了以后都不行教化,让人也不明理,都是去迷信求升官发财,那福报小了,甚至还误导老百姓就不好。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