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其实行善最重要的就是念念为人着想。

或修桥梁。以便行旅。】

从字面上来看,很多路不好走。比方说这个河川湍急,没有一个桥很多人就灭顶了,淹死了,在古代甚至于在现代都有这个情况。

二O一一年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主题叫「德耀中华」,德行照耀整个中华大地,参与这个道德评选的人超过一亿人。其中在西南那个地方,应该是云南那个地方,有一个医生叫邓前堆,他们那里那条河好湍急,他们都是抓绳索过去,很多人都淹死了。结果他行医几十年,最后他的德行被肯定,评选为道德模范,后来政府就注意到那个地方,盖了一座桥。他的德行给当地造福,以后就不会有人再淹死掉了。

在宋朝有一个读书人叫蔡襄,他的母亲怀孕的时候,刚好坐船,她要渡过一条大江叫洛阳江,渡江渡到一半,突然整个风浪非常大,眼看那个船就要翻覆,船上的人就要没命了。就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突然空中传来一个声音,说「勿伤蔡学士。」空中传来这句话以后,整个巨浪马上平静。这一船的人从鬼门关当中被拉回来了,还心有余悸,就开始问,谁姓蔡?这一问,没有人姓蔡,只有一个人是蔡家的媳妇,刚好怀孕还没出来,所以一问都没有姓蔡的。但是蔡襄的母亲自己知道,结果她就在心里面暗暗发了一个愿,说,「假如我的孩子以后出来真的能做到国家的大学士,我一定让他在这江上造一座桥。」就发了这个愿。结果她的孩子真的长大了考上状元,做了学士,他母亲赶紧给孩子讲他未出生前的这件事情,孩子非常孝顺,就要圆满母亲的承诺,满母亲的心愿。但是那个洛阳江离大海非常近,每一天都有潮起潮落,那个潮起的时候连桥的桩都没法打,那怎么盖桥?河川又那么大。盖不盖?

你们听故事的时候,要把自己当作主角来听,这样才能理解到当事人的一种心境。再怎么困难也要满母亲的愿,不然母亲不是要遗憾终生?结果蔡襄写了一个祝祷文,然后很虔诚的写给海神,祈求他能够配合圆满这件事情,结果八天没有涨潮,精诚所至。

我不是编故事,大家去翻《德育故事》,这都是历史当中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任何不可能的事情,那是人觉得不可能自己形成障碍。俗话讲「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后来八天没有涨潮,就把这个桥盖成了,叫万安桥,在泉州。大家有回泉州去的时候,这座桥还在,大家可以上去散散步,把这个故事复习复习。大家想一想,八九百年了,古人造一座桥,八九百年都还可以用,请问现在一座桥用多久就要开始维修了?你看现在铺马路,上半年铺,下半年就又有洞出来了,所以古人做事情认真负责确实是我们要学习的。

所以修桥梁以便行旅,不止方便了行走的人,可能还挽回了很多的生命。比方一个男人灭顶了,他的家人以后怎么过日子?一个人遇到不幸,很可能都造成整家人的不幸,比方说这个人是国家的部长,他出意外了那影响的面可能就很大了。

【或施茶饭以济饥渴。】

其实这些经句不只是我们要效法这个行为,要更深入到,其实行善最重要的就是念念为人着想,他会不会饥?他会不会渴?他会不会寒?会不会太冷?他的身体有什么需要?他的心灵有什么需要?我们时时设身处地,对一切人身心的需要就非常敏锐。

所以您看《弟子规》说「冬则温,夏则凊」,从小学圣教,懂得孝顺父母的孩子,他的心就变得比较细腻柔软,习惯成自然。我看到这一句,回想小的时候,长辈、邻居都会煮一壶茶放在路旁,让赶路的行人能够喝一杯水。有时候我们看到那个赶路的人满头大汗,可能一杯水都喝不了。设身处地,假如是我们在赶路,真的渴到很难受的时候,希不希望有一杯水喝?那当然需要,感同身受。而且有这分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常常给人水喝的人走到哪里都有水喝,常常给人饭吃的人走到哪都有饭吃。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