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
江苏江阴有一个读书人叫张畏岩。『积学工文』,就是他很博学多才,文章也写得很好。『有声艺林』,就是他的文章颇负盛名。很有名,不见得是好事。俗话讲,人怕出名猪怕肥,盛名所累。因为自己假如接受,「我文章写得不错」,这么一受就麻烦了。他的心态,傲慢一点一滴都在滋长。有没有滋长?看下面他的反应就知道了。
【甲午。南京乡试。】
甲午年,他到南京考举人。
【寓一寺中。】
古代读书人家里比较清寒,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希望求取功名,能够孝顺父母,照顾家族,进而为国服务。没有钱,佛门慈悲为怀,免费提供给这些贫寒的读书人居住,所以他暂住在寺院当中。后来,功名公布了,榜单没有他的名字。
【揭晓无名。】
名单一公布,没有他的名字,名落孙山。
【大骂试官。以为眯目。】
他马上火气就上来了,破口大骂这个考试官,觉得他是瞎了眼,有眼无珠。其实,这个跟他颇负盛名有没有关?可能有关。因为他受了盛名,他觉得我写的文章很好,自己觉得自己很好,别人不认同他,或者榜上无名,马上那个火气藉这个缘就出来了。结果刚好有一个道人,在他的旁边。
【时有一道人。在旁微笑。】
那个道人看他这样破口大骂试官,就笑了一下。
【张遽移怒道者。】
张畏岩先生已经很不高兴了,突然看到旁边有个人还在那里笑,他就更火了,所以『遽移怒道者』,这个「遽」就是即刻,把这个怒气移到这个道人的身上。
我们刚刚还读到,张畏岩读了不少书,博学多才,但是这个学是知识,不是德行智能。因为读了那么多书,铁定知道圣贤人要效法才对,不然都是知识学术而已,自己的德行智慧增长不了。所以学习的态度很重要,不然读再多还变成增长傲慢。就像《弟子规》提醒我们的,「不力行,但学文」,学了很多经典,一句都不肯去做,「长浮华,成何人?」你看人家笑一下,马上整个火气就移到别人身上,没修养了。这个根本没有效法复圣颜回夫子,孔子赞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这个「不迁怒」,更深的功夫,在心地上是稍微感觉自己有怒气、有情绪了,马上把它化掉,应该是这种功夫。张畏岩先生没有好好效法,他是已经破口大骂了,还接着要骂另外一个人。接着道者对他说:
【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这道者还挺有修养,称他相公,说你的文章应该不是很好。张畏岩很生气。
【张益怒曰。】
这个『益怒』就是更气了。
【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
你连我的文章都没有看过,你凭什么说我写的文章不好?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我常听人家说」,这个道者讲话,挺有应对的修养,他还没有说「我认为」,他说「我常听人家说」。写文章,『贵』就是关键,最重要最可贵的在哪?心气和平。心平气和地写,这个文章就是他心境的流露,必然是好文章。所以心平气和,才能写得出千古文章、好文章。可是,『今听公骂詈』,我刚好今天碰巧听到你公然骂人,破口大骂,『不平甚矣』,你的心极不平,气极不和,才从你现在这个情况推断你的文章,可能不怎么好,『文安得工?』你情绪这么大,怎么可能写得出好的文章出来?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这个转折,其实坦白讲,不简单。现在人要做到,难!为什么难?而张畏岩为什么做得到?前提是,这个道士讲到,「闻作文,贵心气平和」,心气和平,他讲述这一段道理,张畏岩先生铁定读过,铁定听人家教诲过。所以遇到这个缘,一提醒,「人家讲的有道理,我怎么情绪一来,这些道理全想不到了?」所以他马上谦退下来,惭愧下来,转而请教这个道士。
而现在的人连这些道理,他活了二十几年还没听过。他没有听过,纵使人家这么劝,他也不容易马上转变他的态度。所以读书重要。现在人劝不动,不能怪他,他从小就没有读过这些道理,所以面对现在人的过错要包容,进一步更有耐心,不厌其烦地提醒。听科学家讲,你把一个道理让对方记住,要二十一次,也是提醒我们要耐心。叫「记住」,这知道而已,还没有悟到,你要让他悟到,还要种种善巧,让他欢喜接受,让他感觉你是为他好,他才能悟到,进而去做到,才能得到。
【道者曰。】
道者看到他谦退下来请教了,修道之人慈悲为怀,跟他有缘,当然尽力帮助他。说:
【中全要命。】
一个人能考中,是他命中有这个福报。
【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
你命中没有功名,文章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这个道理很多人悟不透,中晚年之后会变得怨天尤人。比方,一个人能力很好,他的同学聪明才华都不如他,最后事业都做得比他好,他会气得真的想吐血。但他不懂,最后还怨天尤人,更没福,甚至还怨领导,那麻烦了。所以人不明理,很难不造业。所以「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人一不明理,念头、言行很难不造业。假如人一明理,他不只不会抱怨,还会反思,进一步来改变命运。接着怎么改?
【须自己做个转变。】
自己先从心地上做个转变。因为福田心耕,铁定从根本转起。当然,张畏岩先生接话了,他还没等这个道人讲如何转变,他就接话了,可能他也有点激动,为什么?因为他听到「命」,所以就挺担心了。
【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
所以人没有学《了凡四训》,不知道命可以改变,包含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都觉得命被算定转不了。道者接着告诉他:
【道者曰。造命者天。】
其实这个『天』就是自然的规矩、规则。人懂得广积阴德,自然他就有后福。一个人真正积功累德,他不求,福报都会来,因为他是自自然然的。『造命者天』。
【立命者我。】
人真的有下定决心要转变命运,决定做得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这个『立命』,下定决心转变命运,什么时候可以转?刚刚讲到从心地当中转变,其实每一天命运都在转变。我们前面讲到一个两文钱的故事。她以至诚的心供养三宝,不得了,两文钱,没多久,入宫富贵了。所以,人的命运每天有加减乘除。像前面的事例,卫仲达劝皇帝不要劳民伤财,「君之一念,已在万民」,他的福报是乘的,乘了好几倍。确实我们从前面这几个章节,学了以后,再看到这一句『立命者我』,很有信心。
【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我们能真心实意地去行善,而且广积阴德,能以大的心量,来行善积德,又不去张扬,不去炫耀,积的都是阴德,必然福报现前得会很快。『何福不可求哉?』没有求不到的福报。这些理,其实在「立命之学」当中,云谷禅师都讲得很透,「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而我们从这些高僧、修道人的言谈当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真理没有丝毫的怀疑,讲的话都非常坚定。
【张曰。我贫士。何能为。】
张畏岩先生马上反应:我是穷书生,怎么可以广积阴德,力行善事?所以没有善知识点拨,纵使是「积学工文」,博学多才,有一些很重要的道理没想通。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没搞清楚福田靠心耕,六祖惠能大师的《六祖坛经》读过了,还是不解其意,还是要有善知识点拨。「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些话他们读过,用不上。所以他也固着在自己的想法,觉得行善都要有钱人才做得了。接着道者引导他,说到:
【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
所行的一切善事,所积的一切阴功,都不离心地的造作。
【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你常存善心,常存知恩报恩的心、悲天悯人的心、恭敬真诚的心,这个都符合恩田、悲田、敬田,你每天这样存心,功德就无量了。
【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
而且就像能够有谦虚的涵养、有谦虚的风度,针对这个来讲的话,谦虚又不费钱,那你这个谦虚的心态就可以积福了,又不用花到钱。
【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但是你却没有自我反省。你为何不能自我反省,反而去骂考试官?所以这里我们就看到『不自反』、『骂试官』,造罪业。能自反、能自省,能力提升、福报提升。所以一念之间,祸福的差别相当大。所以,这段话最重要的改命,须自己在心地当中做改变。但这改变也不是马上,比方自私自利习惯了,要转成念念为人想,那得要下决心、下苦功;平常不恭敬、应付别人,一下要转成真诚恭敬,那也得要时时观照、要求自己才行;平常傲慢,现在要转成平等敬重别人,都有个过程。这里就讲到:
【张由此折节自持。】
当他明白这些道理,猛然醒悟之后,还得『折节自持』,这个「折节」就是降服,要把自己的腰弯下来,要真承认错误,真改过才行。「折节」是降服傲慢,改掉坏习性。「自持」是时时要观照保持。因为人在改一个习气,一开始反复特别厉害,这个时候不能气馁,要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一定可以把它克服掉。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他的善行不断地积极地去实践、落实。这个『加』,有不断下功夫、不断提升境界的味道。『德日加厚』,他的德行日渐加厚了。这个「厚」要厚德,为什么会厚?因为他念念为人想的心,愈来愈提得起来。厚德能够载物,厚德能够体恤他人,厚德能够包容他人,厚德能够感恩他人,他这个阴德就不断地积累了。
【丁酉。梦至一高房。】
丁酉年,他做了一个梦,到了一个很大的房子里。
【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
他也有感应,作梦,梦到到一个大房子里,看到当年考试录取的名册。结果他翻开来看,里面有很多缺行,奇怪了,这个本来考上的,名字怎么不见了?他问旁人,旁人告诉他,这是今年录取的名单。他就请教,奇怪了,这么多行怎么都没有字,怎么都没有考上人的名字?
【问。何多缺名。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
阴间对于功名三年会做一次考核。
【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
须要是积德行善没有造罪业的人,他才能有这个功名。
【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你看到,这些缺行里面的人,为什么没有他的名字了?都是属于本来应该考上,因为他这三年造了新的罪业,这个『薄行』就代表不符合道德的行为,所以把自己的福给折掉了,功名被削掉了。我们之前跟大家分享到,一个读书人李生,本来命中可以考上进士,因为客栈的老板告诉他,他今年可以考上,他晚上就在那里想,我考上以后,飞黄腾达了,我太太长得又不漂亮,考上以后应该把她换掉,就起了这个念头。『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后来没考上。回来那个客栈老板跟他说,我又梦到人家说,你好像是当晚就想要把老婆给休了,所以你考不上了。他听完很羞耻,连住都不敢住,就走了。所以确实这些历史当中真实的事例,都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后指一行云。】
指着后面有一行说到:
【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
你这三年来,自我要求很严格,而且一切行为都很慎重,不敢放逸、放纵,或许你可以补这个名。好好再自我警惕,自我爱护,不要又做出不符合道德的行为出来。
【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果然那一次考试,他考上了一百零五名。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