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一个人谦虚,他就有无穷的受用,「取善无穷」。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

天地之间必然有记录我们功过的神明。这一段在《太上感应篇》讲得特别清楚,「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一个人能够避开、化解掉凶恶,能够不断求得富贵吉祥,『断然由我』,全是由自己决定的。

【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所以必须调整自己存心制行,存善心。具体来讲,念念为人着想,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都是这个态度。『制行』,就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一不对赶紧调过来,制止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这是「制行」。这样,『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这样反而感得天地鬼神的护佑。而又能『虚心屈己』,谦虚调伏傲慢的习气。『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使天地鬼神时时都照护着他。我们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能够这么下功夫,必感得人与天地鬼神的照护,就能有受福的基础,『方有受福之基』,他能纳受吉祥、福报。接着又分析到: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

事实上,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可以观察到,当然他们那个时候,有阅历的人也都能够洞察到。就是一个人,『气盈者』就是骄傲自满,『必非远器』,就是他的前途不可能会远大,他成不了大器。『纵发亦无受用』,哪怕他现在有功名了,或者有财富了,他也很难受用。为什么?他不谦虚,拥有的地位财富愈多,可能会增长他的傲慢。傲慢一起,很可能他就会造作很多违背道德的事情。我们看,现在很多当官的人很有福报,但是很傲慢,他做决策的时候,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做错很多决策,贻害很多人民,这个就造大罪了。而且一傲慢之后,很可能就不懂得自爱,不懂得自重,都可能会招来祸患,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古代很多当官贵族,之所以会惹来杀身之祸,都是太狂妄傲慢,最后造下不可恕之罪。

我们俗话也常讲「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少年得志大不幸」,这些提醒都跟这个道理很有关。包含孔子在《论语》当中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个提醒已经到极点了,周公这样的才能、办事能力,只要傲慢、吝啬,不肯把好的经验分享给人,这个人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

【稍有识见之士。】

一个人真正明理了,有阅历了,绝对不会去障碍他自己的福慧。

【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他一定不愿意自己度量狭窄,绝对不愿意自己把福拒在门外。

【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况且一个人谦虚,就能接受别人的教导,容纳别人的谏言。『受教有地』,也等于是谦虚的人,好像一个器皿,他可以接受别人好的教诲,这个叫法器。所以人能时时掏空自己,谦虚待人,能学到每一个人的智慧、优点,所以就能『取善无穷』。人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他这个器皿就是满的,别人好东西进不去了。所以一个人谦虚,他就有无穷的受用,「取善无穷」。

【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一个人要进德修业、趋吉避凶,决定不可以少这样的态度,决定不可以少谦虚的德行。接着经文讲: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这一段确实应验成语讲的,「自求多福」。而且如理如法地求,决定每个人都求得到,这样才叫真理。真理没有说一个人做了有,另外一个人做了没有,这个就不叫真理。而关键在哪?坚定不移的意志。人假如常常换志向,那就很难达到。「君子立志长,小人常立志」,就很难达到。所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志于功名必得功名,志于富贵必得富贵。人有志,就像树有了根,立定这个志不改变,而且还不断地积功累德。『须念念谦虚』,保持这个谦虚的态度。『尘尘方便』就是处处与人方便,为人设想,不与人争,「与人无争,与世无求」。这样的修养,这样的积德累功,自然感动天地,而得到福报,『造福由我』。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