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学习的四个阶段,学、道、立、权。

死当结草」。就是晋国的魏颗,他尽孝是懂得权变,没有学得很呆板,他的父亲临终的交代,他取他父亲临终比较清醒的时候的交代,而没有取他临终比较胡涂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孔子讲,「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所以学习的四个阶段,学、道、立、权。就好像我们现在大家一起来学习古文,体会古人的学问、道德,这是共学。学了以后能不能去做,道就是去行、去实践。可以去做,可是不见得在遇到很大的挑战的时候还能屹立不摇的去遵守这些教诲,这些做人的标准。所以我们熟悉孟子说的一段话,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发现,现在人一富贵,坏习惯都来,贪污的人愈来愈多,他在富贵面前没有守住做人的节义。「贫贱不能移」,现在人穷了,看到别人吃好的、用好的,他会巴结谄媚。这个都立不住做人的气节了。「威武不能屈」,人家一威胁了,自己原则就没有了。这个能做到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个是立得住了。

在历史当中,我们所谓「国家昏乱有忠臣」,太平盛世的时候还不容易看出来谁是忠臣、谁是小人。刚好唐朝遇到了安史之乱,可能安史之乱大家比较不熟,举一个人大家就知道了,杨贵妃。安禄山是一个很会谄媚的人,尽讲好听话,还认杨贵妃为干妈。结果唐玄宗并没有看出他是小人,后来还重用他。结果他造反,一下子唐朝的半壁江山全部都被他打下来。而守城的这些官员,都是读圣贤书的,遇到这种危难很多人都投降。而立得住的,最明显的,也是名留青史的,就是张巡、许远这两位臣子。他们被安禄山,他们是死守,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让唐朝的军队能缓过气来。假如没有他们两个死守睢阳,唐朝的江山可能就没了。而且是安禄山把他们抓下来,因为到最后已经人都死光了,没办法了,寡不敌众,安禄山把他抓起来,他一点都不恐惧,还骂安禄山「叛臣」。结果安禄山把他的牙齿都打掉,他不为所惧,照骂。我想说安禄山遇到这样的凛然大义的忠臣,我看他可能脚底都发抖,只是他不敢表现出来而已。真的,遇到这样子的人谁都畏敬!所以这个张巡、许远是真正在危难当中立得住。

而立,再高一层是权变。我们常常说,学问要通权达变。有一个现象就是,好像学了经典,学了传统文化,做起事来有点别扭,有点好像不知道怎么做好,那个就是要继续迈向通权达变的目标。而这个权变其实不难,难在我们的心态要对,只要能时时想着怎么做对每一个人是最适合的、最好的、最有利的,往这里去思考,方法就出来了。好方法都是从利人的心、爱人的心当中出来的。

而这个权变当中,有一个读书人叫张奉,他有一个朋友叫毛义。当时候是比较乱的时代,读书人有气节,都不愿意出来当官,不愿意为虎作伥。结果毛义刚好接到当时候朝廷的檄文,请他做官,他真接了。张奉还有一些算是同参道友、同学就很不能理解了,「他怎么这么爱好荣华、爱好虚荣」。而且毛义接了这一个聘书的时候还笑得很开心。张奉,尤其是跟他是比较熟的朋友,好朋友,看了之后就非常生气,「我错看这个毛义了,原来他也是贪蝇头小利之人」,就跟他断交了。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毛义的母亲去世了,毛义从此以后就没有再出来当官了,守节,然后独善其身,好好读书,教书,没有再出来当官。结果张奉这才发觉错怪了毛义了。张奉说,「原来他当时候的笑不是因为自己得了个官位而笑,是因为他想到了我的老母亲不用陪我挨饿了。」所以他是为了他的母亲,不能自己守节,把母亲给饿坏了,不行。可是母亲安享晚年之后,他就终身不出来当官。这个是懂得权变。

文章摘录自《文言文——开启知乎的宝藏》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