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语的存心,谈到言语的态度、心态。言语的存心,我们跟大家再一起复习一下,我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存心来讲话?我们提到,要处处为人着想,这样的言语就是利益语。能利益人的话才讲,不能利益人的废话不讲,所谓「话说多,不如少」。所以要是为人着想的言语再来讲。就好像《弟子规》说到的,「亲有过,谏使更」,讲话、劝告最重要的,使亲人、朋友能够改过,这是我们讲话的存心、目的。所以我们在劝人的过程当中,会劝得自己很不高兴,或者发脾气了,那这个就是存心已经不是为对方着想了,已经被自己的脾气牵动了。或者是劝他的时候他不接受,我们觉得很没面子,在那恼羞成怒了,都有可能。所以有时候我们做很多事情,做到最后都跟本来要的目的不一样了,都偏到情绪上去了、对立上去了,就不好了。
所以我们提醒自己,劝别人的目的是要为对方好,绝对不是造成彼此的不愉快的。会造成彼此不愉快,可能是我们心态、我们方法时机没有抓好。跟别人有言语上的不愉快了,总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检讨自己的方式、心态有没有不妥的地方。而且我们每一句话都是从真诚的心流露的,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从利益人的心、从真诚的心流露出来的言语。而且我们言语都是道义的心来讲,就像《弟子规》说到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亲戚朋友都有道义要互相规劝。我们现在有时候亲朋好友有错都不劝,都说,「那关我什么事?」都是想做个好人,不想得罪人。不想得罪人,是不是好人?不想得罪人都变伪君子了,都没有正气了,都没有尽道义了。
好,所以这个都是言语的态度。而且君子他讲话都是为了给社会起一个好的风气。以前的读书人讲话很谨慎,不会乱讲。「我这么讲话对我的家风、对社会的风气是好还是不好?」我们现在讲话有没有这样的心态?往往讲了很多不该讲的话,后面我们都来后悔了。哪想到说讲一句话还可以带动社会良善的风气,或者是正气?在留在整个历史当中的圣贤人,他们的话确实有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看范仲淹先生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不只带动了当时候的好的风气、读书人的胸襟,这将近一千年来,多少读书人都受到他的影响。那我们现在想一想,我们讲哪些话,留在我们晚辈的心中,成为他最正确的价值观?还是我们的小孩一说,「我爸最会骂人」、「我妈脾气最大了」,那这个就在讲话当中不谨慎了,就没有给后代起一个好的榜样了。
所以在《孝经》当中有讲到,君子的风范,「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像《中庸》里面讲的,「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从这些经典当中我们都看得出来,一言一行都是要可以给家人、给社会一个法度、一个榜样。人都是这样去存心,他一言一行都会非常的严谨,不会随便、不会轻浮。所以,所讲的言语都是可以让人称道的、效法的。行为也是。然后表现出来的德行、道义,都是可以遵循,做事可以给人效法。我们现在假如是在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可是我们做事却没有照经典去做,反而做事的效率、组织的运作都远不如没有学的人,我们的组织反而比人家混乱,没有章法,那这个时候社会大众他会不会认同传统文化?他说,「这个学经典的人做事比我们还混乱。」那不是让他们丧失信心吗?所以学经典应该是做人、做事都更精益求精才对,不然我们学的经典就变成纸上谈兵了。
文章摘录自《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